拍花的話使用什麼焦段鏡頭合適,採用何種技法好?

紅塵V時空

拍花的話使用什麼焦段鏡頭合適,採用何種技法好?

我平時也愛拍一些花花草草。要說用什麼焦段的鏡頭好,那要看拍攝什麼樣的對象和需要拍攝何種效果所決定。拍攝花卉這類題材幾乎所以的鏡頭,所有的焦段都能拍。

如果拍攝的花朵比較小,周邊環境也比較雜亂。這時候我們可以選擇用微距鏡頭進行特寫拍攝。這樣既可以把花朵拍得很大,又可以清晰自然地把花朵的紋理質感體現出來。

這張照片就是我用尼康百微鏡頭拍攝的。這種野花春天的野外很常見,花朵很小,比米粒兒稍大。用微距鏡頭拍攝這類小花相對來講,比較容易一些。

對花進行特寫拍攝,除了可以用微距鏡頭拍攝外,使用長焦鏡頭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長焦距+大光圈能很好的營造出迷人的淺景深氛圍。
這是一張尼康80-20mm拍攝的野花照片。

我們常用的一些變焦鏡頭,如24-70mm這類鏡頭也比較適合拍一些小場景花卉片。

這張照片就是用騰龍28-75mm鏡頭拍攝的。

另外還有一些如徠卡,蔡司這類德系鏡頭也非常適合拍攝花卉。這類鏡頭一般色彩都比較豔麗,銳度也比較高,對花卉的色彩和質感都有很好的表現。

這張照片就是用蔡司35mm鏡頭拍攝的。可以看到月季花的色彩和質感都非常好。

在風光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前景中遍地的野花。這就是廣角鏡頭拍攝花卉的經典場景。

綜上所述,花卉拍攝中,使用不同的鏡頭,不同的焦段會拍攝出不同的效果。但不管怎樣,器材始終是死的,人是活的。我們要善於利用好手中的器材拍出美的花卉作品。

關於這個話題,就簡單聊到這裡。大家有什麼好的建議,希望留言或關注。


蘇州三憶影像

拍花的話一般會選擇微距鏡頭,如“百微”,“90微”,“60微”可以拍到單體花卉的細節 ,突出主體。

這張照片是我10年菊花展拍攝的照片,用的是騰龍90微的鏡頭,利用了逆光的手法拍攝的,為的是表現花卉的立體感,花瓣半透明效果也得到了真實呈現。

這張照片是09年菊花展拍攝的,用的也是90微加多了個近攝鏡,在花卉中忙碌的蜜蜂我們也可以將它們加入到構圖裡,這樣不會感激拍攝花卉的照片過於單調,有活力,拍攝昆蟲類因為它們常動來動去,所以我們需要加上閃光,增加快門速度,同時也提高出片的成功率。
這張照片是用了閃光燈,透過對硬光的調整,可以使生硬的光線變得富有表現力,同時還需注意背景的處理。在拍攝花卉時,需適當模糊背景,且背景本身的顏色不應與所拍攝的花卉顏色相近,這樣才可襯托出花朵優雅的特質。


因為我們拍攝用的是微距鏡頭,本身的景深已經極淺,建議光圈可以開大一點,我一般光圈開到8.0或以上,這樣景深大,才能拍到花蕊和花瓣都清晰的畫面。

Hello!我是左手奶瓶右手相機的全職奶爸。歡迎大家搜索“行攝奶爸”,我們討論男人帶娃,講攝影,聊生活。


行攝奶爸

我是一個喜歡用手機拍照的人,下面就聊聊手機拍攝花卉適合什麼焦段的鏡頭。下面兩張照片是我用iphone8拍攝的鬱金香,外接了一個長焦鏡頭。

建議選用60—80mm的鏡頭,這個焦段可以拍出比原廠鏡頭更加虛化的前後景,同時拍出的效果更接近於我們人眼的透視關係,看著更為真實。

當然也可以採用微距鏡頭拍攝,但介於手機的微距鏡頭的工作距離都很短,想要拍完整的花朵一般只有選擇小型花卉了。大一點的花兒恐怕只能採取開放式的構圖了。

可以拍進一些昆蟲,讓作品更有生機。當然也可以起早去拍攝帶著晨露的花卉效果,尤其是太陽初升的時候,可以讓花朵更加晶瑩剔透。如果你懶得起床,也可以人工噴灑一些水珠替代。不過還是天然的效果更動人。


手機攝影手冊

花卉攝影是一年四季都可以玩的攝影題材。根據我的瞭解,喜歡拍花卉的攝影愛好者,比拍其他任何題材的人都要多。所以真的有必要相互分享拍攝經驗。


首先說,題主提出的拍花用什麼焦段的鏡頭合適?這個很難說。拍不同的花卉、拍不同的效果,可以相應選擇各種焦段的鏡頭。從廣角到超長焦都可以。比如拍荷花大家都用70-200;有的攝友就喜歡用百微拍微距。

其實,拍花主要的還是用光、構圖、處理背景和如何創意。

正常來說,早晨和傍晚是最佳的拍花時間。這個時間的光線柔和、角度低。可以讓花卉更顯得有質感、有立體感。逆光拍攝,半透明的花瓣,非常漂亮。

拍攝花卉的構圖,主要就是根據花卉的呈現狀態來就地選擇。常用斜線構圖、虛實對比構圖、三角形構圖、疏密對比構圖、特寫等等。

拍攝花卉時,選擇和處理好背景,是尤為重要的。常用的就是大光圈虛化背景、其他的方式還有利用大光比,壓暗陰影中的背景;用天空、水面做背景;用人工背景等等。

很多時候,拍攝花卉還要注意讓花卉跟周圍的環境結合。比如春天拍油菜花,可以跟徽式建築搭配、拍牡丹可以跟附近的古建築遙相輝映等。



金立攝影

拍花我習慣用長焦,什麼微距,近攝我不用的!因為我窮,買不起鏡頭,手中就只有支70-200!(不要被忽悠,漂亮的花都離你很遠,近你的花一般都會被弄殘了,用微距拍殘花?)

其實用什麼焦段拍花,是個人喜好而已,能運用好,什麼鏡頭都能拍攝到美麗的花!我介紹一下我拍花的經驗(大師請不要拍磚,我只是一個攝影愛好者而已)!

光線是拍攝花的必要條件。花朵一般很薄,透光性非常好,合理的作用光線照射到花上,會出現很不錯的通透感,增加花的立體感,特別合理的用逆光拍攝。技巧方面,點測光,加大減少曝光補償等方面,網上非常多教程,不討論了。

要討論的重點是構圖,拍一朵花,誰不會拍?問題是拍了出來就是一朵花,沒任何特色,最多就是拼鏡頭,拼器材!花銳背景奶油化開,還有圈圈迷人,如果你覺得這樣夠了,那麼可以不看我的文章了。

我拍花,喜歡結合場景,言而有物,最少也能知道你在哪裡拍花啊,環境如何,想表現作者的什麼什麼觀。這是與器材無關,與拍攝者的思維有關。拋棄對器材的依賴,拍花前多想想!想什麼?花與環境,花與光線,花與人文,等等,每個人的認知不同,想表現的東西就不同,照片就有它特有的生命力。

拍一朵大花容易,把花與環境結合,這需要在拍攝前圍著花多走走,廣角表現場景,定焦收納人文,長焦特寫花型,這些在沒拍之前已經非常瞭然。拍攝的時候再合理的作用拍攝技巧,我肯定你也能拍攝出有自己特色的花卉作品。



如果大家對我說的東西有什麼意見,歡迎討論,這樣才能相互進步,謝謝。


慎言老陳

問答之前先闡明,花卉圖片太太擅長拍攝,在攝影中我重點放在拍攝人物題材。

作為攝影人在花卉拍攝中,最重要是瞭解四季花開規律,但個別拍圖不受限於季節,如“殘荷”。

前不久在《頭條》,一位“雪域攝影人”網名攝友的一幅“阿媽”人物肖象作品中,著實的打動了我,圖片作品能引起關注,自然有震撼之處,私信交流原本以為定焦鏡頭拍攝,其果?300mm長炮遠攝“打下”。講這位攝友的作品目地,自然是講長焦鏡頭同樣可以拍花卉昆蟲作品,後期裁圖製作。

日常攝影中,花卉拍圖筆者不使用百微鏡頭,出門拍圖多以24mm/f1.4定焦替代微距拍攝,同樣能達到效果,淺景帶來的虛化表現良好,而後期也可調整修圖效果。當然使用百微拍圖效果會更好。

註文章配圖,不代表微距焦段拍攝。


前哨影像傳媒

定焦體現局部細節,長焦能打鳥為什麼不能拍花?


90定焦出的蘑菇木茼蒿。

24-240出的紅葉李

總體,各有各的用途,各有各的優勢。


嘁得隆冬隆冬嗆

早先的時候習慣用70-200/2.8,後來買了150-600S以後感覺用更長的鏡頭拍更好




金仲金聲玉振

啥頭都能拍,關鍵是想通過畫面表達什麼主題。超廣貼近了拍能得到誇張的變形效果,長焦能得到空間壓縮的視覺感受。關鍵只有一句話,鏡頭不重要,重要的是鏡頭後面的那顆頭。

下圖是800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