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風景——嶽池縣臨溪鎮

圖文:《六根社》雲中漫步唐唐

臨溪——初次聽到這個地名時,腦海中呈現出溪流潺潺、臨水而居的這樣一幅小鎮景象。幾年前聽大師兄介紹臨溪時,瞭解到那裡是嶽池縣東南最邊遠的鎮,東與華鎣高興相連、西與中和鎮接壤、南望伏龍天寶,那裡有座古寺廟後改為學校,整幢建築無一顆釘子,全榫卯結構。

幾年過去,帶著對此地的好奇、對大師兄的緬懷,前幾日終於開啟了臨溪之行。

四月,綠意盎然,洋槐滿枝,車窗外飄來橘花的清香芬芳入肺。進入臨溪界,正值春耕,大片大片的農田灌滿了水,水田裡已有勤快的農人插秧,據稱這裡素有“米糧倉”之譽。藍天之上雲彩淺淡,平整整的水田如一面面鏡子,春日映耀之下,線條優美,色塊迷人,好一派田園風光。

行走的風景——嶽池縣臨溪鎮

行走的風景——嶽池縣臨溪鎮

行走的風景——嶽池縣臨溪鎮

臨溪的新街就是一條馬路街,場頭到場尾一眼能望盡,坐在街邊的早點鋪吃著豆漿油條時,心裡是有著淡淡的失望的,和趕場的食客聊天,打聽那所學校還有臨溪老街的所在地,順便問及臨溪的市場在哪,習慣的想去市場逛逛。從肉鋪的巷子穿過,熱鬧喧囂的市場撞入眼簾,竟然真的有小橋碧樹、流水淙淙!橋上摩肩接踵的鄉鄰,各色新鮮的果蔬、討價還價之時富有特色的鄉音,一時間,驚喜與親切感湧上心頭,最是喜歡這樣有水有橋極具生活氣息的純樸小鎮。臨溪,果然不負我心裡有過的臨水而居、溪流潺潺之臆想!

行走的風景——嶽池縣臨溪鎮

行走的風景——嶽池縣臨溪鎮

行走的風景——嶽池縣臨溪鎮

行走的風景——嶽池縣臨溪鎮

行走的風景——嶽池縣臨溪鎮

行走的風景——嶽池縣臨溪鎮

行走的風景——嶽池縣臨溪鎮

行走的風景——嶽池縣臨溪鎮

行走的風景——嶽池縣臨溪鎮

行走的風景——嶽池縣臨溪鎮

行走的風景——嶽池縣臨溪鎮

行走的風景——嶽池縣臨溪鎮

臨溪的老街在筒車橋村,當地人在介紹起臨溪老街那段歷史時簡直如數家珍、口若懸河,據說臨溪曾名為臨溪府,只因民國二十五年一場大風吹斷了老黃葛樹、吹垮了老街房屋,臨溪老街就此遷移到雙石橋,還有傳說當年因為土地稱泥重比九龍鎮輕了一點點,若不因此,嶽池縣城就會在臨溪府選址了。老街早已是殘壁斷牆、雜草叢生,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命名的紅旗食堂四字與五角星還印在牆上,字跡斑駁褪色。石馬灣關於石馬、石獅、石牛、石狗、石豬兒等等在土裡深埋的各式傳說都有,儘管是傳說,但是有一匹已殘肢風化的石馬,卻是真實的穩穩的立於田地之間遠望。院子外的孩子們在陽光下自在的玩著遊戲,久遠的傳說與歷史的印記對他們而言似已毫無興趣漸行漸遠,唯有田野村莊、還有那匹石馬依舊靜默在這方駐守。

行走的風景——嶽池縣臨溪鎮

行走的風景——嶽池縣臨溪鎮

行走的風景——嶽池縣臨溪鎮

行走的風景——嶽池縣臨溪鎮

行走的風景——嶽池縣臨溪鎮

行走的風景——嶽池縣臨溪鎮

行走的風景——嶽池縣臨溪鎮

臨溪高寺,佇立在一片高坡之上,漫山的野花與綠樹掩映其石牆與青瓦屋頂,龍雲光夫婦二人與他們的兩條狗一群雞鴨守護著這已經垮塌的古老建築,寺廟大殿的挑簷上那獨特的榫卯結構在耀眼的光芒下倔強的昂首向天,似想證實其曾有過的輝煌。作為曾經的高寺學校,危牆上除了有提示危險的通告,還有熱愛祖國的紅色標語,教學樓外的院子裡,孩子們曾經玩耍的滑梯在幾株盛開的洋槐廕庇下泛著沉寂的光,教學樓兩側的牆上萬里長城和中國地圖及世界地圖的版畫依舊鮮豔,那些曾在此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的學生們,如今走向了世界何方?

曾經以其美名揚的“洞天福地、靈山古剎”,如今鏽跡斑斑、鐵門上鎖,荒草叢生之下,風化的石牆石門上字跡斑駁,撥開野草,一對石獅子沉默的望向遠方......悠悠歲月,歷史蒼茫,有多少人曾從此而過,又有多少人還惦念著這方——臨溪,這片美好又蒼茫的遠方!

行走的風景——嶽池縣臨溪鎮

行走的風景——嶽池縣臨溪鎮

行走的風景——嶽池縣臨溪鎮

行走的風景——嶽池縣臨溪鎮

行走的風景——嶽池縣臨溪鎮

行走的風景——嶽池縣臨溪鎮

行走的風景——嶽池縣臨溪鎮

行走的風景——嶽池縣臨溪鎮

行走的風景——嶽池縣臨溪鎮

行走的風景——嶽池縣臨溪鎮

行走的風景——嶽池縣臨溪鎮

行走的風景——嶽池縣臨溪鎮

行走的風景——嶽池縣臨溪鎮

行走的風景——嶽池縣臨溪鎮

行走的風景——嶽池縣臨溪鎮

行走的風景——嶽池縣臨溪鎮

行走的風景——嶽池縣臨溪鎮

行走的風景——嶽池縣臨溪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