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幫扶甩“窮帽”

4個孩子上學需要錢,妻子患重病每年上萬元的醫藥費,一年到頭地裡的莊稼又賣不了多少錢……入不敷出的窮困生活,一度壓得隴西縣權家灣鎮田家灣村的建檔立卡戶權連富喘不過氣。

然而權連富並沒有因此喪失脫貧致富的信心,一心埋頭苦幹,靠著國家扶貧政策的幫扶和自己的辛勤努力,2017年,憑著孩子打工和他打零工及養殖的收入,家庭總收入達4萬多元,他順利地甩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走進權連富家,一排瓷磚貼面的磚瓦房寬敞明亮,院子裡的牡丹花兒開得正豔,權連富正忙著給4頭牛添草……

但幾年前,他的家卻是另外一幅景象。前些年,他妻子患嚴重的心臟病幹不了體力活,每年還得花費上萬元醫藥費。4個孩子都在上學,父母親也都八十多歲了,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候。全家八口人擠在不足60平方米的土坯房裡,僅靠權連富一個人種植20多畝山地的農作物來維持生活。

2013年,權連富家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2015年,在幫扶幹部的幫扶下,他藉助1.15萬元的農村危舊房改造補助資金,自籌資金10萬元,建成90平方米的磚瓦房,家裡的住房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

當年10月,權連富又貸了5萬元的精準扶貧專項貸款,花了1.5萬元買了一頭懷犢的母牛,2016年3月產下一頭母牛犢。這兩年,村裡陸續接通了自來水,拉上了動力電。權連富沒捨得賣掉牛犢,想著再多養幾頭牛。

2017年,權連富又藉助8000元的財政扶貧專項補助資金和自己籌的2萬元買了兩頭母牛,新建了30多平方米的牛圈。11月,他以7000多元的價格賣了一頭牛犢,嚐到了養牛帶來的甜頭。

現在權連富一門心思想著靠自己的努力,繼續擴大養牛規模,過上更好的生活。回想前些年的苦日子,權連富感慨地說:“不管政府再怎麼幫助,幸福生活還是要靠自己努力奮鬥,生活才會越過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