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沉說周思聰:如果不畫畫,會更痛苦

周思聰和盧沉是20世紀晚期中國畫壇最具影響力的藝術伉儷。他們是生活上的伴侶,事業上的合作伙伴。周思聰是我國20世紀美術史上傑出的女畫家,一生留下了不少極具影響力的佳作。盧沉生前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即以寫實人物著稱。夫婦二人在藝術上志同道合,相輔相成。《中國當代美術20年啟示錄》中收錄了徐恩存對盧沉的採訪,其中關於周思聰,盧沉說道:她是一個執著的喜歡繪畫的人,雖然很艱苦,但在精神上,若不畫的話就更痛苦。這種生活上的磨礪形成了她悲涼的繪畫風格,這也是人生的一種寫照。

盧沉說周思聰:如果不畫畫,會更痛苦

▲1969年5月周思聰與盧沉結婚,這是當時的結婚照。

周思聰這一生全身心投入藝術,是心無旁鶩、專而不雜的典型。她創作了一批令人敬佩的作品,對當代藝術有很大的影響。作為一個現代畫家,她的影響不小,所以1985年美協選舉的時候,她當選為副主席,這是大家推選出來的、票數最多、眾望所歸。她的成就在1985年以前就獲得肯定了,創作了《礦工圖》《涼山婦女》《彝女》《總理和人民》《總理和清潔工》等作品。她本就是寫實風格的,又是學院出身,當時要求也更傾向於這樣的選題。

盧沉說周思聰:如果不畫畫,會更痛苦

▲周思聰 彝族婦女 紙本水墨

盧沉說周思聰:如果不畫畫,會更痛苦

▲周思聰 秋天的素描 紙本水墨 1983年

改革開放以後,藝術觀念有了變化,隨之藝術風格也有了新的表現。周老師每一個階段都有幾幅代表作,關於總理的幾幅作品,其中《總理和人民》是比較寫實的代表作。後來《礦工圖》又一變,主要是因為主題不一樣了,《總理和人民》是歌頌的,《礦工圖》是表現性的,前者手法比較寫實,後者手法比較誇張。因《礦工圖》描寫過去勞動人民的苦難,主題是礦工,實際上是一個民族災難的縮影,受到異族的侵略、奴役,成為亡國奴的痛苦,等等。這是她藝術風格上的一次變化。這組畫當初定了九張,最終卻沒有畫完。開始先畫的是《同胞、漢奸和狗》,我還動了筆,後來又畫了三張。而《人間地獄》《王道樂土》都是她一人畫的。但由於這是早期的畫,所以簽名是我們兩個人,實際上是周思聰一個人畫的。因為那時我身體已不好(肝開始硬化),完全沒辦法進入到這樣的創作中。當時的中國畫壇基本上還是寫實的風格,所以以這樣一種風格來表現現實題材,是首創的,在全國的影響很大。

盧沉說周思聰:如果不畫畫,會更痛苦

▲周思聰 墨荷 紙本水墨 1990年

盧沉說周思聰:如果不畫畫,會更痛苦

▲周思聰 墨雲 紙本水墨

盧沉說周思聰:如果不畫畫,會更痛苦

▲周思聰 非霧又非煙 紙本水墨 1992年

後來,為了完成《彝女》系列,她到涼山去收集材料,她很喜歡那種原始的、質樸的生活。這個系列也將她自己人生的寫照容納了進去——勤勞的婦女總是一種重負的狀態,生活很艱難。到《荷花》時期,類風溼折磨著她的身體,手脫臼,大拇指失靈了,無法正常握筆,她便用中指夾著筆畫。人物畫要求準,荷花比較隨意,可以即興,畫錯了也不要緊,可以修改、調整。她用這種畫來調劑自己的精神狀態。因為生病很痛苦,她天天都在與病痛打交道,疼得受不了就靠激素維持,激素效力過了以後又疼起來了,她就靠畫畫減輕,忘掉痛苦。她是一個執著的喜歡繪畫的人,所以雖然很艱苦,但在精神上,若不畫的話就更痛苦,而且畫畫的時候可以忘掉痛苦。這種生活上的磨礪形成了她悲涼的繪畫風格,這也是人生的一種寫照。

盧沉說周思聰:如果不畫畫,會更痛苦

▲周思聰 陌上 紙本水墨 1992年

盧沉說周思聰:如果不畫畫,會更痛苦

▲周思聰 彝裝 紙本水墨 1992年

思聰的《荷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時期,只有短短的兩三年。後來她就去世了,但在她一生當中,我認為這是最好的作品之一。最好的作品是在晚年出現的,當然以前的作品也好,但不一樣。因為此時的創作已和她自身的人格結合起來了。以前是表現客觀世界多一點,這一回完全是自己的精神狀態,感情中的一切煩惱懊悔,一切痛苦都在裡面有著落了。回溯中國曆代以來表現荷花的繪畫,都是荷花本身的狀態,如“出淤泥而不染”,這是比喻性的,而她周思聰則是一種直接的投入,在繪畫的過程中她的喜怒哀樂都會在裡畫流露出來。材料是常見的生宣及綜合材料,這時候她不光用墨,還用丙烯、廣告黑,和墨摻在一起,肌理效果非常複雜,這是完全用墨所不能畫出來的。她利用了繪畫材料顆粒粗細的不同、滲透速度不同的屬性特點,有的材料比如墨很快就滲出去了,有的比如丙烯還留在那兒,疙疙瘩瘩的,造成比較強的一種藝術對比。但這種溼乎乎的、虛乎乎的藝術效果很吸引人,很耐看。這也顯示了她對畫面超強的控制能力。

盧沉說周思聰:如果不畫畫,會更痛苦

▲周思聰 輕雷 紙本水墨

盧沉說周思聰:如果不畫畫,會更痛苦

▲周思聰 輕荷 紙本水墨 1991年

盧沉說周思聰:如果不畫畫,會更痛苦

▲周思聰 風定花定疏 紙本水墨 1992年

盧沉說周思聰:如果不畫畫,會更痛苦

▲周思聰 夢迴池塘外 紙本水墨 1992年

思聰對材料的熟練掌握,這就是她藝術才能的一部分。也許是天賦吧,有的人學一種東西很久才能學好;但有的人呢,好像看一看就能用上。這種紙的拼貼、肌理效果、組合式的構成,都是現代藝術裡面很常見的形式,但是搞慣了寫實繪畫的人,轉換起來是很困難的,顯然周思聰在這個方面好像轉得比較順,平常也沒看見她花多大力氣,好像很自然就用上了,而且效果做得非常好。作為一種藝術趣味,一種表現力來講,都是很生動的,充滿了一種藝術的對比。

盧沉說周思聰:如果不畫畫,會更痛苦

▲周思聰 水花晚色靜 紙本水墨

她的後期主要是畫荷花,因為身體不好,畫人物已經力不從心了,而畫荷花主要是精神上的需要,因此整個氣氛是比較傷感的,荷花沒有花,荷葉也是一種殘荷的感覺,不像一般的荷花。實際上這都是她當時心態的一種表現。思聰不喜歡顏色,這跟她的病、跟她精神上的壓抑都有關係,病痛帶來的折磨,致使最終的畫面產生了一種哀悼的感覺,這是潛移默化並且非常自然的情感流露。實際上這之後不久她就去世了。

本文摘自《中國當代美術20年啟示錄》

如有疑問請聯繫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