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奇葩说第五季》的宣传片,其它综艺脸红吗?

5月17日,《奇葩说第五季》创意主题宣传片“Give me five”上线,这则宣传片创意十足,广受好评。反观目前我国市场上的综艺宣传片,不仅制作粗糙、毫无新意,而且盲目跟风、趋向同质化。

看了《奇葩说第五季》的宣传片,其它综艺脸红吗?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这部从策划、拍摄到剪辑仅用4天时间完成的宣传片可以说是市场上的一股清流。

《奇葩说第五季》宣传片打破常规,另辟蹊径

看了《奇葩说第五季》的宣传片,其它综艺脸红吗?

4分钟左右的短片以“看病”为切入点,进行“自我剖析”,以这种方式来做宣传片,颇具创意,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整个宣传片阐释了《奇葩说》节目的现状,引发观众共鸣。宣传片中的“妈妈”对“奇葩说”说道:“不用担心妈,你的两个弟弟“偶练”(《偶像练习生》)和“嘻哈”(《中国有嘻哈》)已经长大了,也能够照顾妈,而且妈也已经上市了。”

看了《奇葩说第五季》的宣传片,其它综艺脸红吗?

这反应出《奇葩说》目前所面临的残酷的市场,“爆款”频出不断分流观众,它必须有所突破才能维持自己的热度。

这则宣传片以“微故事”的形式叙述了一个真实而又温暖的情节,片头的“病症分析”、中间的“现状呈现”、片尾的“情感升华”层层递进,给观众呈现了一个“人”(即《奇葩说》)真实的心路历程,也蕴含着节目制作者的理念。

国产综艺宣传片现状:

同质化、制作粗糙

例如《高能少年团第二季》的“宣发”受到MC粉丝的集体围攻,其宣传片分为“高能星球”“燃系”两类,这两则宣传片制作粗糙、毫不走心,而且依旧沿袭“文案+MC演绎”的模式。

看了《奇葩说第五季》的宣传片,其它综艺脸红吗?

看了《奇葩说第五季》的宣传片,其它综艺脸红吗?

虽然走心文案对于综艺宣传片是“加分项”,但是《花儿与少年》《奔跑吧》《极限挑战》等综艺的宣传片都是这种套路,这会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而且渐渐地会让制作方形成固定框架,这个框架使他们困在一个牢笼中,在他们看来宣传片就应该如此来拍。

但是《奇葩说第五季》告诉我们宣传片有多重样式,不能局限于一种,我们要开启无限可能。

宣传片是一档节目的“试金石”,是一档节目向外输出的窗口。不能因为一种类型的宣传片火爆后,就盲目跟风,要根据自身节目的定位及其内容来制作宣传片,突出自己的独特性。

宣传片是观众最先接触到的,所以制作方必须通过简短的几分钟短片让观众了解到节目的理念,抓住他们的眼球,激发他们的观看欲望,来增加自身的收视率或点击量,获得较高地收益。

历史证明同质化产品在经历激烈的竞争之后,终将会被市场淘汰。不仅综艺和影视有这种定律,宣传片也是如此。《奇葩说第五季》不仅赢在创意,更赢在用心。

只要用心制作就会赢得观众的青睐,一味地跟风只会丧失竞争力。观众是记忆力较差的物种,你要么站在顶峰、要么定位独特,总之被观众记住才是生存的唯一法宝。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综艺要想得到关注就离不开“宣发”,而宣传片是“宣发”中最关键的环节。一档节目如果连宣传片都很LOW,那么这档节目本身也不会有多大的价值。

《奇葩说第五季》:挑战与突破

《奇葩说》从第一季的辉煌到第四季的“落寞”,“《奇葩说》到底还要不要做下去?”这个问题在马东心中盘旋了很长时间。奇葩辩手缺少“新面孔”、辩论话题打擦边球、吸引新用户等问题在第五季中都亟待解决。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直面出击,理性看待。正如马东所说:“决定做不做的前提是能不能理性地面对自己,能不能知道自己哪有病。”

看了《奇葩说第五季》的宣传片,其它综艺脸红吗?

在爱奇艺世界·大会上马东表示,宣传片所展现的一系列问题砸向自己时有想过放弃,见好就收。“但我听到另外一种声音——如果这个时代的屏幕没有《奇葩说》,也未尝不是一种遗憾。透过这种追问,我们告诉自己,节目虽然已经第五季了,但它有存在的价值。价值是关注更多的人,关注自己当下的生活,关注现代人内心的困境与焦虑,通过辩论与交流的方式,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而对于广告主而言,我们关注的社会价值,也许就是你们的商业价值。”

宣传片中所指出的这些问题在第五季中能不能解决?如何解决?这些都是第五季应该面对的挑战。《奇葩说第五季》想要取得突破就必须为节目注入新鲜血液来吸引年轻受众,目前综艺节目的受众呈现年轻化趋势,因此必须选取他们所关注的话题,而且也必须高速地迭代自身的创造力量。

此次《奇葩说第五季》宣传片的推出是米未向市场投出的第一粒石子,层层涟漪下体现着“创意为王”。一成不变的综艺宣传片制作理念已经out!要想在浩瀚的海洋中“独树一帜”,就必须“推陈出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