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明月一個大疑惑,《秦時明月之帝子降兮》正確的解讀!

2015年,秦時明月番外特別篇《秦時明月之帝子降兮》橫空出世,以全新的敘事手法演繹陰陽家長老湘君與湘夫人的故事,氣氛詭譎,懸念重重,引發了秦迷們的燒腦解析。

秦時明月一個大疑惑,《秦時明月之帝子降兮》正確的解讀!

不知不覺,三年過去了,作為秦迷的你,是否可以正確解讀其中的重重迷霧了呢?

首先要說明的是,這部動漫中並沒有所謂的人格分裂,也沒有所謂的陰謀論,有的只是真與假、虛與實。而真假虛實之間,是同步存在的,沒有割裂的情況,簡單地說,就是幻術、夢境中發生的一切,男主角都是真實體驗過的。

而之所以讓人云裡霧裡,不明覺厲,究其原因,就在於現實、幻術與夢境的交疊,其中的界線混淆不清,虛虛實實,讓人難以捉摸。

秦時明月一個大疑惑,《秦時明月之帝子降兮》正確的解讀!

所以,我們可以分階對此進行解析:一,從已知情節中得出正確推論;二,分清哪些是現實,哪些是幻術,哪些是夢境;三,綜合劇情。


首先,從已知情節中,我們可以得出以下推論(綜合劇情時要用):

第一,最後男主角死了。這個點應該沒有疑惑,結尾死者手上的傷痕,與男主角手上的一致,死的的確是那個男主角。

第二,舜與湘夫人是知道彼此的存在的。這個點也應該沒有疑惑,湘夫人和舜聯手殺敵後,湘夫人的那句“夫君,你又要離開······”注意,是“又”,說明舜來過多次這個地方,又一如往昔般離開,至少不止一次。

秦時明月一個大疑惑,《秦時明月之帝子降兮》正確的解讀!

第三,舜內心覺得死的是娥皇,留在瀟湘谷中的是女英。竹林中,男主角向舜提到娥皇時,舜很驚訝,並連問了兩個問題:“你···見過娥皇?她在哪裡?”舜明明知道湘夫人所在地(第二個推論,已證明),為什麼又會問“她在哪裡”這樣的問題呢?那就只有一種可能,在他心裡,他覺得死的是娥皇,被他救下的是女英,不然不會問男主角見到娥皇的地點。(假設他內心覺得死的是女英,被他救下的是娥皇,那麼舜下意識地就會知道:男主角見到娥皇的地點就是他以前去了又會離開的那個地方,不會再問地點。所以這種假設不成立。)就是因為男主角見到娥皇,與舜認為的娥皇死了產生衝突,所以有此兩問。

秦時明月一個大疑惑,《秦時明月之帝子降兮》正確的解讀!

第四,娥皇已死,舜救下的是女英。理由有三:

1.血色彼岸花象徵著死亡。在娥皇的敘述中,女英死在床上;在女英的敘述中,娥皇死在彼岸花叢中。因而死去的是娥皇。

2.舜曾對男主角說“她心地善良,一定會為閣下化解”,更符合女英“上善若水”的技能。

3.男主角第一次見到娥皇是幻術使然,第二次見到的女英是現實。這個接下來會講到。

4.外加一點,歷史人物情感中,湘君湘夫人本就是絕配,而只有女英才能與舜交相融匯。(這個有點牽強,所以就不算吧)


接下來,我們來分清現實、幻術與夢境的界線。

故事一開始,男主角被仇家追殺,身受重傷,闖入瀟湘谷,體力不支而倒地。隨後,舜君(看身影很明顯是男的)出現在了男主角倒地的旁邊。不遠處,一朵彼岸花盛放,上面蟄伏著一隻螳螂。這個場景肯定是現實,不然就不存在解析的意義了。

秦時明月一個大疑惑,《秦時明月之帝子降兮》正確的解讀!

男主角見到娥皇的部分我們先放著,先來看女英的部分。

男主角見到女英時,叫她娥皇夫人,娥皇很疑惑“你怎麼知道我姐姐的名字”,特別是當女英說“娥皇是我姐姐的名字”時,男主角立刻跑進房間裡,想通過裡面的靈位證實娥皇告訴他的妹妹女英已死的事實。而當他看到上面的是娥皇的靈位時,徹底驚呆。男主角問她是誰,她回答說“我叫女英”,接著男主角陰陽咒術發作,然後女英告訴他:“他在你身上施展了陰陽咒術,使你產生了幻覺。”從男主角的痛苦神態,以及後面女英為其解咒可知,女英這句話是不假的。

那麼,問題來了,男主角什麼時候中了舜的陰陽咒術?他經歷的哪些屬於幻覺?

男主角接觸舜一共只有兩次,一次是在他倒地的時候,另一次是在竹林中相遇。

秦時明月一個大疑惑,《秦時明月之帝子降兮》正確的解讀!

假設男主角是在與舜竹林相遇時被下了咒,那就意味著前面遇見娥皇的部分和與舜相遇的部分都是現實,按照這個假設,男主角被舜下咒後,畫面出現的就是女英為他包紮傷口了,那麼,男主角本應出現幻覺的部分在哪?如果是在那個時候中咒,到女英為他解咒期間,沒發生過任何事情,也就是中咒後他回去就被女英解了,那對男主角其實沒出現幻覺影響。這顯然與事實是不符合的。

所以,男主角中咒,是在倒地的時候,舜就已經對他施展了陰陽咒術,使他產生了幻覺。這樣,前面他見到娥皇的部分屬於幻覺,他見到女英的部分是現實,那麼再回看劇情,很大一部分謎題就能迎刃而解了。

而他見到女英的部分,以及女英為他解咒的部分,是現實,承接男主角倒地、並中咒後的現實。

秦時明月一個大疑惑,《秦時明月之帝子降兮》正確的解讀!

接下來有三個場景,一個是白天再次遇到舜,男主角質問舜為什麼對他下咒,舜對男主角講述了他和娥皇女英三人之間的愛恨糾纏;一個是晚上舜回去的路上跌倒,猛然醒悟湘妃竹上的不是淚痕,都是血,然後挖出了兩具跟他穿著同樣衣服的屍體;再一個是男主角從夢中驚醒,發現他的仇家追殺而來,湘夫人聯手舜殺敵,舜又一如往昔般離開。

從這裡的第三個場景可知,男主角做噩夢了。那麼,這個夢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他經歷的哪些屬於夢境?

細細思索後,你會發現,男主角做噩夢,就是女英為其解咒後,只有在那晚男主角才有做夢的機會。而白天再遇舜和晚上挖出屍體,應該是一個銜接的整體,不可能無緣無故在中間插一段夢境。

秦時明月一個大疑惑,《秦時明月之帝子降兮》正確的解讀!

噩夢驚醒後,就是屬於現實了。這部分的現實,承接女英為男主角解咒後的現實。

最後,男主角死了,昨晚(整部劇情只發生在一晚的時間)蟄伏在彼岸花上的螳螂,落在了男主角手邊,繼而騰空而起。這肯定是事實,照應開頭的現實。


最後,我們來綜合一下劇情。

現實部分:(夜晚)男主角被仇家追殺,身受重傷,闖入瀟湘谷,體力不支而倒地。舜出現,對其下了陰陽咒術。男主角進入幻境。

幻境部分:白天男主角在幻境中遇見娥皇,聽娥皇敘述姐妹倆和舜君的故事。第二天在竹林中遇見舜。

現實部分:(男主角倒地後,舜對其下了陰陽咒術)晚上男主角被女英救起,併為他包紮傷口。當女英聽男主角提到娥皇時,女英很驚訝,但很快就知道他接觸到了舜,並且中了咒術產生了幻覺。女英在向男主角講述了姐妹倆與舜的故事後,開始為男主角解咒,這裡有隱晦情節,(注意,那時候是晚上)那啥後男主角進入了夢境。

夢境部分:白天男主角在竹林再遇舜,舜說明下咒的原因,並給男主角講述他與娥皇女英之間的故事。晚上回去的路上,跌倒後猛然醒悟,湘妃竹上的不是淚痕是血,還挖出跟他穿同樣衣服的屍體(預示著自己的死亡)。然後男主角被驚醒。

現實部分:(天還未亮)男主角從噩夢中驚醒,發現仇家追殺而來,女英聯手舜殺敵後,舜一如往昔般離開。女英叫男主角別離開。

現實部分:(天亮)男主角死。


綜合劇情的現實部分,我們發現,其實這個故事很短,也就發生在一晚上時間的事情。

秦時明月一個大疑惑,《秦時明月之帝子降兮》正確的解讀!

夜晚男主角被仇家追殺倒地後,舜出現對他下了陰陽咒術(在幻境中見到了娥皇,聽了娥皇講述故事),女英將他救起,向他講了姐妹倆和舜君的故事,併為他解咒,隨後進入夢境(夢境中再遇舜,聽舜講述三人間的故事;回去路上挖出跟他穿同樣衣服的屍體,然後從夢中驚醒)。夢醒後,仇家追殺而至,女英聯手舜殺敵,舜再一次離去。女英叫男主角別離開:“公子,別離開我,好嗎?”

男主角在幻境與噩夢中感受到了這個瀟湘谷的詭異,最後選擇離開。

但“所有來到瀟湘谷的人,進的來,都出不去”,男主角的結局註定是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