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開新三板“最便宜做市股”財務迷霧:15億應收怎麼來的,3億庫存在哪裡?曾圈錢15億,吸引了600散戶

拨开新三板“最便宜做市股”财务迷雾:15亿应收怎么来的,3亿库存在哪里?曾圈钱15亿,吸引了600散户

一股7分錢,新三板上目前股價最低的可交易做市股,曾經是市場上的明星股,曾募資15億,最高時股價曾高達20元/股,吸引了600多位投資者進入。

如今,這家新三板面臨著財務緊張、業績虧損、內控不全、多位董監高被立案調查的諸多麻煩,甚至,還可能涉及財務造假。

財報迷霧重重

可能很多人已經知道這家公司的名字了,沒錯,它叫ST明利(831963),新三板“明星”股,被ST之前證券簡稱是“明利股份”。

5月10日,其主辦券商華林證券提示了四個風險:

一是ST明利資金鍊緊張,生產經營模式由自產自銷轉變為委託加工,對公司經營業績構成重大不確定性;

三是其2016、2017年年度財務報告,會計師都無法表示意見;

四是控股股東和實控人之前承諾承擔瑕疵房產帶來的相關法律責任,包括給ST明利造成的損失,現在二者資金鍊出現問題,能不能履約存在不確定性。

這樣一家風險不斷暴露的公司,披露的財報也是迷霧重重。

4月底,它披露了2017年年報,稱去年實現營收1億元,業績由盈利轉虧損過億。會計事務所還覺得這份年報裡面含有不少水分,列舉了八大疑問:

1

期末應收賬款14.8億哪裡來的?審計人員設計了函證和重大客戶訪談,無果;

2

期末存貨中庫存成本達3億元在哪裡?不知道。公司原有設計安裝的數據計量表尚未啟用,已有的量尺聯通設施鏽蝕或腐蝕,監控設施數據失真,結繩技術方法精確度不足……這麼多問題,還怎麼盤點?

3

在建工程賬面價值3.5億?那在建工程的工程預算、涉及施工圖紙等工程資料在哪裡?公司表示無法提供。

4

研發資本化項目33個,涉及金額1.12億元?那立項、研究、開發、測試、成果與驗收等相關研發過程資料總會有吧?沒有,公司未能提供這些資料。

5

公司去年實現貿易、磷酸、磷酸鹽、材料包裝物收入9166萬元?進銷存記錄不完整,會計師在查閱資金流動資料、函證及進行重大客戶訪談程序時都沒辦法有效實施。

6

公司雖累計識別確認關聯方有39戶,但具體的關聯交易沒按公司有關的程序走,叫會計師怎麼查?

7

截至2017年末,ST明利賬面現金只有139萬,但逾期未還的短期借款利息接近7億元,子公司對外擔保的金額還達到2億元,這些加起來,公司流動資金得有多困難?

8

去年3月份,公司及多位董監高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到現在還尚未形成最終結論。

這是會計師對ST明利2017年財務提出質疑的地方。

最讓會計師奔潰的估計是對存貨的盤點。

比如,他們要去盤點硫磺存貨,結果人家說這些東西存放在地下,怎麼查?然後,去倉庫的時候,發現他們存放危險化學品的倉庫竟然年久失修,屋頂還漏水……

拨开新三板“最便宜做市股”财务迷雾:15亿应收怎么来的,3亿库存在哪里?曾圈钱15亿,吸引了600散户
拨开新三板“最便宜做市股”财务迷雾:15亿应收怎么来的,3亿库存在哪里?曾圈钱15亿,吸引了600散户

公司董事會是怎麼回應的呢?

往來款有問題?我們以後會加大力度催收。

存貨有問題?以後會嚴格按照規定保管好憑證的。

在建工程有問題?是我們管理疏忽了,之後會對工程進行風險評估。

研發申報有誤?這我們以前都沒在意,我們在意的是專利技術的申請。

立案調查的事,我們目前還沒收到相關部門的書面調查結論。

……

拨开新三板“最便宜做市股”财务迷雾:15亿应收怎么来的,3亿库存在哪里?曾圈钱15亿,吸引了600散户拨开新三板“最便宜做市股”财务迷雾:15亿应收怎么来的,3亿库存在哪里?曾圈钱15亿,吸引了600散户
拨开新三板“最便宜做市股”财务迷雾:15亿应收怎么来的,3亿库存在哪里?曾圈钱15亿,吸引了600散户拨开新三板“最便宜做市股”财务迷雾:15亿应收怎么来的,3亿库存在哪里?曾圈钱15亿,吸引了600散户

……

機構浮虧95%

然而,這樣一家看起來問題頗多的企業,如今還擁有9家做市商(今天海通證券說下週一要退出做市,現在就只剩下8家),二級市場交易還算活躍。

5月11日,ST明利股價收於0.07元/股,是目前可交易的股價最低的做市股;成交量是574萬股,是今天新三板成交量第二大的股票,僅次於嘉泰數控的576萬股。

成交活躍,源於其數量不少的股東數。

這家來自廣西防城港的倉儲服務公司,2015年營收23億、淨利潤2億元,吸引了眾多機構投資者和散戶,一年內連續進行了兩次定增募資,累計募集資金15億元。

當時定增進入的15億資金(包括當時優先認購的在冊股東),成本分別為4元/股和5元/股。後來該公司實施過10轉10,現在成本分別為2元/股和2.5元/股。

按照一股7分錢算,這些資金已浮虧95%以上(如果還沒退出的話)。

“業績看起來還可以,機構投資者也進去了,還有那麼多做市商給它做市,應該沒什麼問題,所以我就買了。”這是一位個人投資者的自述“買股邏輯”。

這位投資者告訴論壇君,他的成本是兩塊多,現在ST明利一股只有7分錢,“虧了九成,不想賣了,你知道哪裡有維權群嗎?”(論壇君回了句“我也不知道”)。

據瞭解,在ST明利停牌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之前,其二級市場股票交易持續活躍,截至2016年末,擁有613戶股東。到現在,一個都沒少。

新三板論壇

長按上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入新三板交流群請長按下方二維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