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假裝很努力,因為結果不會陪你演戲

(5)

“霍金”為什麼被轉發

最近霍金離開了,朋友圈開始無窮的刷屏。

但自己對於此事的第一感覺,是無感!雖然自己從內心敬佩他是一個超級厲害的物理學家!

因為我們要對自己要誠實!

就拿我來說,我對時間簡史真的是不懂,並且霍金對我的影響,遠遠沒有學霸同學、大咖同行、初戀女友對自己的影響大!

我們有多少人轉發霍金,是因為對物理學的熱愛,對因為他對自己的影響,而感到惋惜而轉發?

或許,轉發霍金,就是想給朋友圈的朋友們留下自己比較有逼格的形象,其意義要遠遠高於對於霍金本人緬懷!

這個現象,讓我突然想起了一句話“請不要假裝很努力,因為結果不會陪你演戲”。

你很努力的去在別人心目中營造一種正面、比較高大上的形象,可能最終的結果會讓你比較失望。

因為,結果確實不會陪你演戲。

請不要假裝很努力,因為結果不會陪你演戲

(4)

學習

記得在學校期間,總有一些人看似非常努力地學習,但最終每次考試成績都是一般,或者很差。

還有一些人,平時不太愛學習,但每次考試成績好的,都讓哪些努力的同學懷疑人生:難道大家的智力差別真的這麼大嗎?

記得高中時候,當時自己是一個復讀生。有過復讀經驗的人都知道,那一年的壓力有多大。

那一年是自己最黑暗的歲月,沒有之一!

那時候自己,一天三件事:吃飯,睡覺,學習!每天學足16個小時,一直學到高考前。

而每次月考的成績,和自己的付出遠遠不成正比。

而,同班復讀的有一個叫朱嘯宇的同學,現在我還清晰的記得他的名字,因為那時候被他爆點的次數太多了。

他明天除掉上課時間認真學習,晚上上完2個小時的晚自習,其他時間,都是打籃球、踢足球、還泡了我們班的班花!

這可是復讀班,他竟然還可以談戀愛,並且是和班花談戀愛,真實沒有天理。

高考結束後,我考了一個很一般的二本院校,而朱嘯宇和班花,一起考進了中國人民大學。

後來一直對自己的智商存在很大的懷疑,甚至做過智商測試,測試結果也不差呀!

一直對這個現象耿耿於懷,不得其解。

直到,多年後一次高中同學聚會,復讀班的班主任一番話才讓自己恍然大悟。

那時候我們班裡面很多同學和我一樣,為了向周邊證明自己多麼努力,只是一味的死學,並且還刻意的把這種努力的狀態表演給周邊人看,活脫脫就是一個戲精。

在大家都去玩的時間假裝看書,實際自己在偷瞄前排的女生。

在課堂上假裝一直盯著黑板看,實際自己腦子裡面一直在想著:今年如果再考不上,怎麼對得起父母,任由自己被各種恐懼包圍著,完全不能集中注意力。

遇到不會的題目,一味在那邊死扣,或者花了2個小時摳出來,或者一直做不出來,一直罵自己最後不了了之。

而朱嘯宇們,他們經常與老師溝通自己的學習方法,解題方法;在自己鬱悶的時候,哪怕揹著被老師罵的風險也要去打籃球;上課的時候會根據自己對於課程預習情況跟著老師講課節奏,提出自己解題方法,甚至於不怕激怒老師。

而我只是在假裝很努力,努力給老師看,努力給父母看,而沒有真正的想去解決最終的問題,那麼高考的結果肯肯定不是能演出來的。

(3)

工作

工作之後,看到職場上也同樣會有這兩種人。

記得有一段時間,我在一個傳媒公司的業務部,大家知道,業務部最終是靠著業績說話的。

當時在的那個公司比較奇葩,他們也考核結果,但是對於過程更加重視。

就是公司特別重視員工,平時每天上班、下班時間;每天打電話記錄,拜訪客戶記錄。

如果月度業績沒有完成,老闆會鼓勵大家多努力,有了電話量,拜訪量,最終一定會出業績。

如果年度目標沒有完成,老闆又會說,今年的經濟形勢不太好,大家繼續努力,以後會變好的,也不會做什麼懲罰!

多麼佛系的老闆呀!但是,就是這樣的佛系的老闆,會害死很多戲精。

當時,公司進來了一個同事,都35歲左右了,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地步,進公司也是通過關係進來的。

他每天按時上班,下班準時打卡。平時業務開拓電話,公司規定20個每天,他也會撥通20個客戶,然後把電話接通情況錄入公司數據庫;每週10個客戶拜訪,一個不少。

一年過去了,他沒有任何的業績,因為是總部老闆的關係,不能怎麼樣他,加上老闆佛系品質,更加不會怎麼樣了。

三年過去了,業績還是一塌糊塗。佛系老闆也忍不住了,感覺按照他的能力和行業經驗,結果肯定不會是這樣的,最終佛系老闆,瞬間變成法系,讓我去調查他的數據庫。

一查,大家徹底懵逼了,原來一個戲精活活在大家面前演了3年。

客戶開拓電話數據庫記錄,量是夠的,但是其中有效的開拓記錄基本沒有,大多數都是:“沒需求,不需要”、“接通了,不說話,掛了”、“已經做了,說以後不要再打電話了”........

拜訪客戶的數據庫記錄是:到那個公司,見了誰,說了什麼,以後可能又業務需求,保持聯繫.........

但,回訪電話過去,很多客戶電話都是錯的,客戶電話沒有錯的,基本上客戶都說從來沒有見過這個人.....

他假裝很努力的演了3年,佛系老闆賠了3年不是很多的基本工資,結果自然是被開掉了。而他,丟掉了人生中無論是對於自己,還是對於家庭責任最為重要的3年。

(2)

生活

中國從2008年到2018年,據不完全統計,北上深房價平均漲了7倍,南京,蘇州,合肥等平均漲了5倍。

而現在很多人熱議的階層分化、階層固化,在很多同學中已經完全淋漓盡致的體現出來了。

記得,我的一個高中同學2007年大學畢業後,在南京找了一份國企的工作。大家都知道國企,公司很穩定的低,平時也很按部就班。

畢業一年後,他拿著3000多的工資,想在南京買房子。雖然那個時候,南京遠一點的地方房價在5000左右,按照他的收入是根本買不起的,但他就是一根筋的要把房子在那年搞定。

最終他看上了一套房子,88平方米,每平方5000元,總價44萬,首付需要將近14萬,當時他一共積蓄不到3萬,其它的咋辦?

他昧著良心和一輩子都是農民的父母借了5萬,又和周邊的同學借了一些,最後還差了2萬,他竟然想到向單位預支。在他的單位是從來沒有這個歷史的,1年的新員工能向公司借錢,敢向公司借錢!

最後,單位竟然同意了!

就這樣他在2008年買了自己人生第一套房子。

上一段時間見到他,他說自己在南京已經有了3套房子了!

很奇怪他是怎麼做到的,他說哪些年他經歷了很多,

因為國企的工資和些許補貼,只夠每個月按揭款,根本沒有辦法還同學和父母的錢,他在原單位幹完把單位的借款還清,就跳到了他公司的供應商那邊做主管。

2年把房貸還清了,然後又把還清的房子向銀行做了抵押,首付又買了兩套房子,那時候南京還沒有限購。一直在供應商那邊幹著,又幹了7年多,在南京最瘋狂一輪漲價的來臨之前,他把其他兩套房子貸款還清了。

同時,和他一樣畢業的同學們,對他當時瘋狂的行為非常看不上,甚至有些鄙視,大丈夫豈能因為一套房子,讓自己沒有機會展示自己,展現自己的雄心大志。

因為大家都在投資自己,想著如何創業,如何參加一些興趣班,發展自己的愛好。感覺自己變得值錢了,以後再貴的房子也能夠買起。

並且是上班的時候,擠出的時間也用來學英語;下班後,週末也要去報班,學習一些未來可能有用的課程。

因為很多人的職業規劃,和個人到底想幹什麼都沒有想清楚,現在很多人首付的錢越來越不夠首付。

面對現實的生活,我們很多人又何嘗不是一個戲精。

面對父母催著買房,告知他們自己以後會如何如何,並且用自己努力學習去展示自己多努力,自己多麼有潛力。

面對現實生活,用自己毫無規劃的學習,毫無方向感的跳槽,似乎對社會說:你看我都這麼努力了,我可以得到我想要的了吧?而最後,社會沒有回應!

因為,你只是假裝在努力,根本就沒有想去解決真正的問題!社會可以陪著你演過程,但最終的結果你自己必須承擔,因為結果從來不會陪你演戲!

(1)

戀愛

現在各種相親節目越來越多,很多人相親節目已經變成,除掉沒有找對象的功能,其他功能一個不缺!

從主持人到男女嘉賓,都是戲精!沒有一個人對相親的結果“結婚”,負責!

記得,以前認識鄭州郊區農村的一個女孩:165的個頭,愛笑,氣質很像陳喬恩。

但因為她有兩個弟弟,所以,初中畢業,她就被迫退學了,因為家裡要把僅有的錢供兩個弟弟上學。

認識她的時候,他在鄭州一個商場做櫃檯售貨員。

和她聊天,她未來的職業目標是什麼?

她回答很乾脆,先把自己嫁出去,再想著跟著嫁的人能幹什麼。

當時我的反應是,這也太現實了吧,你還有自我嗎?

她給的理由很簡單,自己是初中文化,專業技能也沒有,想做什麼意義不是很大;何況自己長相還不錯,爭取找個好點人嫁了,再想著以後的日子咋過,也沒有錯呀。

我說,好吧!那你的條件是什麼?

她說,三個條件:1、鄭州市區本地人,2、高中文化,3、自己做生意的,上班族不要。

我說,為什麼呀?

她說,我一定要嫁到鄭州市裡面來,父母在村裡面有面子;大學生肯定看不上自己的初中文化,所以高中比較靠譜,以後說話也能說到一塊去;自己無論是開門面做生意,還是開公司都可以,因為結婚後就有機會幫助自己的兩個弟弟,如果是一個上班族,就沒有這個機會了。

這姑娘活的太清晰了!

去年和她聯繫的時候,她都實現了。老公是做建材生意的,女兒3歲了,老公給她開了一個花店,她的兩個弟弟跟著他的老公跑工程。

而,現在寫字樓看到很多姑娘在選自己未來另一半的時候,受“非誠勿擾”們影響真是太大了。問她們究竟想找什麼樣的男生?

給的標準驚奇的一致:

不能太矮吧?

不能太醜吧?

不能太沒錢吧?

人品不能差吧?

品味不能差吧?

星座不能不合吧?

............

一個標準清單下來,進入無人區。

然後就是不停地換男朋友:確定關係,分手,確定關係,分手,確定關係,分手.......................

如果你假裝很努力的去談戀愛,沒有給自己從內心真正的幾個擇偶標準,毫無目標的去尋找緣分,演給朋友看,演給父母看,甚至演給自己看,結果可能遠遠就不是自己想要的。

因為結果不會陪你演戲!

無論是學習、工作、生活、戀愛........

假裝很努力遠比真正的努力要難得多,因為假裝努力只需要對過程負責,只需要對周邊人的眼光和考核負責就行。

而,真正的努力一定是要對結果負責的,能夠靠演戲有結果,只有演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