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高知識問答」怎樣預知孩子的成年身高?

孩子在家庭中的一點一滴都值得“小題大做”,往往一些細節才是關係到孩子健康茁壯成長的關鍵。

身高問題自孩子出生,就應該是父母關注的重點。因為身高影響著孩子今後的學業、擇業、擇偶等一系列社會問題,當然最重要的莫過於身高亦反應出孩子的健康問題,這才是父母最擔心的。

比智高何晨軒說,由於絕對身高受遺傳因素影響較大,高高矮矮很正常,但生長速度卻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

最新的一項調查顯示:

現今家長們有53%認為自己孩子長得矮;有86%的家長知道孩子身材矮小會影響將來找工作和發展;還有近90%的家長表示,即使知道孩子的身高在平均線上,依然希望孩子還能再高一點兒。

在生長髮育中孩子的身高問題成為了家長最頭疼的問題,下面就一起來看看何晨軒為家長們總結的其最關心的六個問題:

1、怎樣預知孩子的成年身高?

孩子身高受遺傳的影響為70%,所謂遺傳身高也是針對這70%進行計算,與真實身高有部分偏差。

具體公式如下:

現今兒童的條件優於父母以前的條件,這對遺傳身高結果有一定影響。

2、孩子每年長多少算正常?

嬰兒期(從出生到滿1週歲以前):一年長25釐米。

這一年的人一生中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

嬰兒正常出生時的身長,一般為50釐米。長到1歲嬰兒期結束時,這一年的身高一般要長25釐米,體重一般為出生時的3倍。

「長高知識問答」怎樣預知孩子的成年身高?

幼兒期(1週歲以後到滿3週歲):長高17釐米。

一般來說:

1-2週歲,身高會增長10釐米左右;

2-3週歲,這一年會增加7釐米左右。

一小部分的低出生體重兒在2歲前生長髮育會追上同齡孩子,剩下的大部分,如果不進行干預的話,可能會導致比同齡孩子矮小。

「長高知識問答」怎樣預知孩子的成年身高?

學齡前期(3週歲以後到6-7歲入小學前)和學齡期(6-7歲入學起到12-14歲進入青春期止):每年5-6釐米。

這個階段的孩子的生長速度是相對恆定的。

青春期:每年別低於7釐米。

該期從體格生長突增開始,到骨骼完全閉合,軀體停止生長、性發育成熟而結束。

如果每年平均長高低於7釐米(女孩6釐米),就說明生長出現偏差,應儘快就醫。

但如果是青春期提前(女孩小於8歲就出現乳腺發育,男孩小於9歲時睪丸大於等於4毫升),因生長期縮短,身高也會受到影響。

3、生育年齡會不會影響孩子身高?

人的高矮由多方面因素決定,例如家庭中孩子的數量,以及孩子出生的先後順序都會影響到孩子的身高。而父母生育孩子時的年齡的確也會影響孩子的身高。

「長高知識問答」怎樣預知孩子的成年身高?

相關研究:

新西蘭奧克蘭大學的科學家研究發現,父親生育年齡會影響其子女的身高及健康狀況。

研究小組對277名年齡在3至12歲的孩子進行了一項調查,這些孩子出生時,其父親的年齡均在19至52歲之間。

研究發現,父親生育年齡在31歲以上的孩子較其他孩子相比,平均身高高出2釐米。

4、孩子是早產,對身高有影響嗎?

北卡羅來納州大學的跟蹤調查研究顯示,只有一小部分早產兒在生命的頭一年體重和身高都可以長成正常值;

而另一大部分早產兒,如果不經過干預的話,各方面的身體指數永遠無法達到正常值,哪怕在長大後身體的指數也都會低於平均值。

許多早產兒哪怕日後體重逐漸趨向正常值,身高也有可能會矮於同齡人。

5、父母都不高,生的孩子能高嗎?

答案當然是:可以!

在人的生長髮育過程中,共有兩次生長高峰——嬰兒期和青春前期。

影響孩子身高的因素很多,主要有遺傳因素和後天因素兩大類。遺傳因素佔70%,後天因素佔30%。

「長高知識問答」怎樣預知孩子的成年身高?

而後天因素則是可以改變的,後天可以通過飲食、睡眠、運動及心情等方面來改善身高。

如果家長能有意識地避免營養不良、營養過剩、精神壓力、睡眠不足、運動過少、體弱多病等不利於長高的因素,就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孩子的身高。

6、父母都高,為何生的孩子不見高?

如果父母都不矮,孩子卻很矮小,通常是一種疾病“信號”。

很多疾病可以引起孩子身材矮小,常見的有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全身性疾病(如腎病等)引起的營養不良、代謝性骨病、骨骺損傷、骨發育不良等。

在排除孩子自身疾病的情況下,家長要注意孩子小時候是否經常感冒發燒,身體不好,導致睡眠受影響;吃飯方面,是否由於家長對孩子的挑食現象放鬆管理,才導致這樣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