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品读经典诗词《定风波》

在央视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中,把苏轼这首《定风波》改编成歌,古典大气,一曲入魂,令很多观众为其疯狂打call。为让更多的观众更加详细、深度的了解这首诗词,下面带来王立群老师对《定风波》完整版赏析。

王立群品读经典诗词《定风波》

人们常说,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这句话在苏轼的一生中,体现得极为突出。苏轼先是对王安石变法持有不同意见,遭遇“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是在哲宗亲政后全力打击旧党时,被一贬惠州,再贬儋州,差点丢了老命。因此,苏轼一生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对待贬官。不仅是苏轼,每个人的人生中最大的问题都不是你遇到了什么,而是你如何应对什么。这里的“什么”,可能是麻烦,也可能是幸运,无论是麻烦还是幸运,如何应对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成熟与否和气度大小。

苏轼是一个简单的人,他对人生、世道的险恶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否则,他不会在诗中表达自己对新法的不满。“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之初,苏轼的内心充满了委屈和不安,所以他在《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这首词中,用残月、疏桐、漏断、幽人、孤鸿一组意象倾诉了内心的清冷、孤独、不平、不安。这首词说明此时的苏轼尚未能从突如其来的政治打击中走出来。

而在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我们已完全看不到他刚刚被贬黄州时的精神状态了。这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结果,这是精神突围的结果。

王立群品读经典诗词《定风波》

《定风波》是词牌名,原是唐代的教坊曲,后用作词牌。双调,有多种格式。教坊是由唐至清管理宫廷演出中音乐、舞蹈、戏曲的机构。

这首词前有一段小序: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小序交代了这首词的写作时间及背景。三月七日,指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春三月七日。当时,初贬黄州的苏轼家中经济困难,无法养活全家二十多口人。黄州官府便把城东山坡上一块荒地借给他,但因为他不擅务农,产量不高,四十亩地打的粮食不够全家人吃。因此,到黄州的第三年,黄州的两个朋友劝苏轼再买一块儿好地。三月初七这天,苏轼和两位朋友、自己的一位书童到沙湖去看田。出发时,天阴沉沉的,苏轼遂让家中一位书童先带雨具半路迎接。未想到雨来得太快,刚出家门不远便风雨交加。这就是《东坡志林》卷一所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这首词即因此而作。

据小序所言,苏轼一行人在“沙湖道中遇雨”,这雨当是急雨。何以断言?因有“同行皆狼狈”五字。如果是一般的小雨、微雨,不至于“狼狈”,而且不是一位同行者感觉“狼狈”,而是“同行皆狼狈”,因此,“沙湖道中遇雨”是突遇急雨、大雨。之所以如此狼狈的另一原因是“雨具先去”。“雨具先去”是因为让书童提前到半道迎接。但是,苏轼自述“余独不觉”,面对如此急雨,何以他人个个“狼狈”,苏轼“独不觉”呢?

其实,感觉不感觉,全在自我感受!

你感到狼狈不堪,自然会非常狼狈;你视若小菜一碟,自然是小菜一碟。苏轼沙湖道中遇雨的气定神闲,在小序中已经表现得相当出彩了。当然,急雨的特点在“急”,“已而遂晴”,不多时,天晴了,大家虚惊一场。

下面,我们看这首词的上片: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先看首句。“穿林打叶声”五字,写出了这场突如其来的急雨的气势。因为有“林”字,表明词人是走在树林中。树林中由于林密叶茂,一般的小雨不会对树下行人造成多大影响。既然“穿林打叶”之声出来了,可见是来势甚猛、声势甚大的急雨。但是,苏轼却偏偏在“穿林打叶声”之前,举重若轻地加了一个“莫听”。什么叫“莫听”?说白了,就是听它干吗,管它干吗,走自己的路。雨势甚急,对待急雨的态度却甚缓,不怕不惧,不急不躁。

这还不算,第二句再来一个“何妨吟啸且徐行”,那就更潇洒了。一边吟诵,一边长啸,而且是慢步徐行。这就把苏轼笑傲风雨的心理状态、精神气概全写出来了。什么状态呢?四个字:云淡风轻。“吟”,吟诵,这是古人诵读古典诗词的一个重要方法。“啸”,一种歌吟方式。

写到这里,苏轼仍然不想放过自己对外界干扰的轻蔑,因此,又画了一幅自己雨中独行的自画像: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拄着“竹杖”,穿着草鞋,自认为这远远胜过骑马。这简直就是《记游庐山》的那位狂生: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谁怕”两个字,表达了自己的毫不在乎。注意:“谁怕”两字词人用了反问的句式,更强调了对突然而至的急雨的蔑视。

上片最后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表明自己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这一句,将自己面对急雨、面对人生困境的态度再次升华,成为全词最令人击节赞赏的两句之一。它体现的人生态度是苏轼经历了“乌台诗案”后最为巨大的精神回报。苏轼在自己的诗词中,三次用到“平生”:第一次,“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第二次,“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第三次,“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让我们深深感受到,苏轼面对人生不同境遇时的强大内心!

这首词的上片写的是雨中,下片写的则是雨后。上片写雨中,还有对急雨的描写;下片写雨后,则专写自己的感受。

这种感受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生理上的感受,一是精神上的感受。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这三句主要写的是生理上的感受。一场春雨过后,料峭的春风轻轻拂面,虽说冬天已过,但是离大地回暖的日子仍有一段时间。春风吹得酒醒了,身体微微发冷。缓缓下沉的早春夕阳,虽然不能带来浓浓的暖意,但那抹温柔的红色毕竟是相迎自己而来。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场急雨过后,回首刚刚令人狼狈的地方,“归去”,一切都过去了,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既无风雨也无晴天。这是写实,更是写虚。自然界中的风雨与晴天,你若淡然处之,也便不觉狼狈,亦不觉欢喜;人生中的风雨与晴天,你若淡然处之,也便不觉艰难愁苦,亦不觉兴奋愉悦了。这三句,词人精神上再度升华。之前所写的只是无惧风雨,现在再度思考后,已不是无惧无畏,而是在词人的眼中,人生已没有风雨与晴天的分别。一切都是人生的必修课,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人生际遇,一切都是命运的最佳馈赠。

摘自《赏词如风:王立群品读经典诗词 》,王立群著,大象出版社2018年版。

王立群品读经典诗词《定风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