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电影的经典瞬间,让我们反思中国式教育

「附」五段视频按先后次序分别出自电影:

《阿黛尔的生活》(2013,阿布戴·柯西胥)

《红气球之旅》(2007,侯孝贤)

《灵魂歌王》(2004,泰勒·海克福德)

《每分钟120击》(2017,罗宾·坎皮略)

《未知密码》(2000,迈克尔·哈内克)

五部电影的经典瞬间,让我们反思中国式教育

「视后话」

逢年过节,朋友凑凑难免不聊两句教育孩子的话题,交流中我发现中国家长普遍存在以下共性:

1、大人要求孩子做的通常都是自己做不到的

比如说努力、勤奋、克制、坚持等等这些品质。具体体现在自己从不主动吸收知识,却要孩子好好学习;自己不做家务,却满口教育孩子要勤奋;自己克制不住玩游戏、上网、吃的欲望,却告诉孩子要节制欲望;自己完不成理想计划,却让孩子在枯燥乏味的补习班上坚持…

而所有这些施教者语言和行为的不统一,其辩护理由却是:爸爸要赚钱养家啦,没这个幅啦,爸爸这一辈子就这样了,你别生在福中不知福啦之类说词。

而这一特点,直接导致了下面的又一共性:

2、家长对孩子的“思考”与“花钱”严重失衡

这话怎么说呢:一个家长很难为与自己孩子交流去读一本“儿童心理学”的书籍;也很难为自己孩子选学一门乐器而去读一部小说或人物传记或是看一部有借鉴性的电影;他们更不会去费时间了解学校里教孩子的老师是个什么性格的人;由此,家长与孩子的心灵沟通也就基本上没有了。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小时候在学校被老师揍回家不说(“红黄蓝事件”可不仅是新时代的产物了)!相反,花钱便是对这一缺失的最好替代品了,哪怕对那些工薪家庭。

3、家长喜欢把“玩”和丧志、懒惰、逃避联系在一起

丧的什么志,通常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志;懒的什么惰,通常是不爱上学、不爱写作业的惰;逃避的又是什么,自然,还是学习那些事儿!难道中国孩子就跟学校、学习有不共戴天的仇吗?!难道玩就跟学校、学习水火不容吗?难道“玩儿”里面就不能藏着语数外、物化哲吗?!

想想我们小时候,老师一边在课堂里尴尬地讲着青春期生理课(有的干脆把那章Pass掉),一边在外面禁止谈恋爱;一边讲着物理驱动原理,一边警告你别拆毁物件;一边大谈特谈语法,却不让你看课外书……

没错,玩儿就这样和知识断绝了关系,并被扣上了丧志、懒惰和逃避的屎盆子。

为什么家长会如此义无反顾地支持这些观念呢?接着看...

4、大部分家长笃定孩子成为“贝多芬、朗朗、马云”就会幸福

怀揣着这种信念的家长一定都是自己没达到那些地位的人。因此,大家站在所谓的社会低处只能看到人家光鲜的东西。就像我们刷朋友圈通常只能看到别人的阳光面一样,就像我们看国产都市片的华丽奶油画面一样。

于是,学习的终点便和那些开豪车、住洋房、旅游度假式的中产生活自然地捆绑到了一起。

加之大众通常只看国产娱乐、综艺片和好莱坞大片,可想而知,如果哪个家长看了《爆裂鼓手》,还会不会向往自己孩子成为大师了;如果哪个家长看到北大学子毕业后在深山隐居三十年、或是街头卖猪肉,他们还敢不敢送孩子去高等学府了。

以上观念和共性让千百万中国家长一辈子墨守着一个不成文的规则:老子管小子!

5、中国家长跟孩子永远不存在平等与友谊

如果我们人生中能有幸得到一两个真心的朋友,我们会庆幸彼此之间的坦诚交流。哪怕是揭露自己的懒惰、玩物丧志、欲望、虚荣...为什么我们要这么做,因为我们需要释放自己的天性。我把这种交流称为平等和友谊。很可惜,这种袒露通常是平辈间的事情,在中国的家长与孩子之间是绝无仅有的,自然,这种家长与孩子也永远成为不了朋友,哪怕是互相了解的朋友。

回到“五段视频”中,你可以说那些孩子在接受教育,在学习,但没有一个不是跟玩儿联系在一起的,看看他们那天真幸福的表情就知道了。没错,他们在学习中也释放了自己的天性,这便是我们该去反思的东西。


撰文:太虚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