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人殲敵232名,俘敵14名,被評為‘一級殺敵英雄’‘機槍聖手

他是王克勤,之前在國民黨當過許久的大頭兵,後被俘虜成了解放軍。在解放軍裡前期,他表現讓人不是很喜歡,他瞧不起步槍土炮,最重要的是他心態不好,武效賢特意來到一連參加訴苦運動。一連指導員說:“指導員,我們想動員王克勤帶個頭,但怎麼說他都不幹。”武效賢找王克勤談,王克勤開口還是那句話:我沒有苦。”“你的苦很多。你父親是被地主逼死的,母親和弟弟討飯,至今不知下落。在國民黨軍隊,捱過批,也受過很多苦......明天,你向全連講講吧?”“不,不!”他搖著頭說:“丟人,丟人,我不講......"他不講,別人也奈何不了的。第二天,一連的訴苦大會在一排院裡舉行。許多人爭吐苦水。一個哭著坐下,一個又站起來,紛紛控訴國民黨反動派,地主,惡霸,保長欺壓他們的罪行。有的人母親被殺害,有的人妻子被姦汙,有的人被地主逼得家破人亡......一筆筆血海深仇,一樁樁悽慘經歷,使人不忍卒聽,臺上臺下,一片哭聲。開始,王克勤東張西望,很不以為然。但漸漸的,他的眼圈紅了,當副連長黨建庭訴說父親被地主逼死,母親領著他討飯時,王克勤頭也抬不起來了.......會從早開到晚。會場上的控訴,像條苦水匯成的大河,滔滔流不盡。第二天繼續進行。武效賢處理完營裡的事,去晚了些。一進會場,看見臺上站著個大個,不是別人,正是王克勤。他抽泣著,滿臉淚痕,說幾句,扯起衣角擦擦紅腫的眼睛,哭哭講講,一個人整整講了兩個多小時,把積壓在心裡的20多年的苦水,全倒出來......這位出生在安徽水圈便,祖輩都是地主町戶,17就被賣了壯丁的“機槍聖手”泣不成聲地說:“狠心的地主......黑心的國民黨......把我害苦了,我,我還替他們打仗,我被解放過來,還認為倒黴。我好糊塗啊!我......”

他一人殲敵232名,俘敵14名,被評為‘一級殺敵英雄’‘機槍聖手

他捂著臉,跑下臺去。他不知道,他的司令員還惦記著他呢。王近山問武效賢:“怎麼樣,那個王克勤?”武效賢高興地說:“訴苦運動以後,他可變多了,開始接近班長,接近黨員,還耐心地教大家使機槍。”王近山一聽,喜道:“好嘛,進步很大呀!”“不過,他也時常拍拍機槍對人嘆息:‘咱們這邊,就這玩意太少,再多一點,再有大炮,坦克,飛機,那......’”話說到這裡,聽的人就明白了,他還是嫌棄我們武器差。班長和老同志跟他談,說打仗不光考武器,首先是靠有覺悟的人,再說今天我們機槍少,明天就多了,現在我們沒飛機坦克,以後會有的。還給他講紅軍和八路軍的故事,他聽著,眯著眼,憨憨地笑。”王近山滿意地點點頭:“這就不容易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要慢慢來,多關心他,把他培養成人民的‘機槍聖手’。”

他一人殲敵232名,俘敵14名,被評為‘一級殺敵英雄’‘機槍聖手

此時的劉,鄧大軍在隴海線上趁熱打鐵,擴大戰果。一次戰後,武效賢來到一連,一連指導員高興地說:“教導員,王克勤在戰鬥中表現很好!嘿,他的那庭機槍,筒子都打紅了,也沒中斷射擊!”武效賢找到王克勤想鼓勵他一番,誰知道他卻先低下頭,喃喃地說:“教導員,我對不起你,對不起指導員,連長,對不起......”他哭了。武效賢納悶了,安慰道:“有話慢慢說,啊?”王克勤抬起頭來,怯生生地說:“剛解放過來,我是糊塗。訴苦以後,我懂得了誰是仇人,誰是親人。我決心在咱們這邊好好幹下去。可是這次打仗以前,我心裡又嘀咕:怕打不過他們,直到吹衝鋒號的適合,我還在胡思亂想......”原來是這麼回事!武效賢鼓勵他說:“你不愧是‘機槍聖手’!為人民立下了第一功!”“反動派說共軍打仗,全讓俘虜打頭陣。那天,我才看清,他們全是造謠。”他臉漲紅,嘴唇發抖:“槍一響,班長,連長,指導員都領頭衝,我看了心都跳。照這樣,咱們怎麼會打敗仗......”

他一人殲敵232名,俘敵14名,被評為‘一級殺敵英雄’‘機槍聖手

武效賢一聽,是對症下藥的好時機!他們一起談過去,談現在,也談將來。王克勤說:“教導員,人心都是肉長的,我要重新做人!”這話,是從他心底掏出來的。......王克勤變了,他心靈上厚厚的塵埃一點點被洗淨了,他淳樸善良的本質開始閃閃發光,他成長起來了。王克勤以他突出的表現入了黨,又當了班長。武效賢把他的每一點進步都及時地通報給了縱隊司令員,王近山聽了,欣慰地說:“太好了!客氣從那樣一個落後的戰士,變成今天能處處嚴格要求自己,這是很有典型意義的,你們先在營裡總結他的成長過程,等時機成熟了,我們要在全縱隊推廣他的事蹟,號召大家向他學習!”......

他一人殲敵232名,俘敵14名,被評為‘一級殺敵英雄’‘機槍聖手

8月,不到兩個星期就敲掉蔣軍1.6萬餘人,敲得老蔣的光頭都冒火氣。不過,劉,鄧的將士也真的累了,深秋的寒意已悄悄襲來.......

後來的王克勤在1945年10月至1946年10月,他創造了一年個人殲敵232名、俘敵14名的驕人戰績,被評為“一級殺敵英雄”、“模範共產黨員”。班長任上,他善於做深入細緻的思想工作,用“在家靠父母,革命靠互助”的格言,教育新戰士及全班戰友搞好團結,並組織起兩個互助小組,開展思想、技術、生活三大互助活動。1946年10月6日,山東鉅野徐莊阻擊戰中,他帶領全班發揮戰鬥互助作用,與國民黨軍激戰一天,打退敵數次進攻,殲滅大量敵人,全班無一傷亡,圓滿完成任務。戰後,全班榮立集體一等功,3人被評為戰鬥英雄,他被提升為排長。劉、鄧大軍所部首先普遍開展了學習王克勤運動。1946年12月10日,延安《解放日報》發表以《普遍開展王克勤運動》為題的社論,稱讚他“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創造了新的光榮的範例”,號召全軍部隊普遍開展“王克勤運動”。他的“三大互助”帶兵經驗迅速在全軍推廣,對人民軍隊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他一人殲敵232名,俘敵14名,被評為‘一級殺敵英雄’‘機槍聖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