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數字化轉型的路口,下一波銀行業的變革將從“全聯接”開始

文/鄭凱

互聯網只是金融機構業務模式改變的表現形式之一,真正做到趨勢行業變革的力量,是“背後的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ICT技術為代表的金融科技。

隨著金融科技的融合與發展,銀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日新月異。《銀行3.0》的作者Brett King在4月底舉行的華為全球金融峰會上提出,“銀行4.0已不僅僅是讓銀行來適應技術,而是說銀行業更好地通過技術來提供服務,包括所有的銀行業務都需要技術來幫助交付。”

站在數字化轉型的路口,下一波銀行業的變革將從“全聯接”開始

“無論是語音控制、AI還是VR、智能眼鏡、手機等等,都是如此。未來的5G技術將促使銀行變得更加實時,到2025年,將有更多的人每天用電腦、智能手機、語音和AR(增強現實)來處理他們的錢,而不是到分支機構網點。” Brett King說道。

銀行4.0就是科技與金融走向融合

在傳統銀行業務增速放緩的前提下,以服務和體驗取勝的數字銀行和移動銀行業務卻迎來了快速的發展。這背後就是金融科技與傳統金融在市場走勢上的對碰。

金融科技公司建立起了以客戶體驗為導向、以數據技術為驅動、以互聯網低成本擴張為手段的業務模式,打破了銀行的壟斷局面,在細分領域不斷衝擊傳統銀行的核心業務。如何應對新競爭者,尋找新的業務模式將成為銀行業如今思考最多的難題。

麥肯錫的報告指出,“如今的客戶要求銀行以客戶體驗為中心,提供全渠道、無縫式、定製化的產品和服務,這就意味著銀行必須顛覆傳統業務模式,借力金融科技創新,打造以自身業務為核心、融合科技創新的一體化移動金融生態圈。”這說明,金融科技將是銀行數字化轉型的核心驅動力。

在4月25日,華為與IDC聯合首發《數字化引領銀行業》白皮書中也提到:全球的數字銀行正在從主要以渠道為基礎數字銀行服務,重點轉向了銀行本身。下一波銀行業的變革將從“全聯接”的銀行開始,銀行在技術和業務模式上更加開放,傳統銀行和Fintech將演變成為有機的生態系統,轉型後的核心繫統將為銀行業新的增長奠定基礎。

顯而易見,在經歷了電子銀行、網絡銀行、移動銀行後,銀行業已經全面步入4.0時代,即“全聯接”時代。

站在數字化轉型的路口,下一波銀行業的變革將從“全聯接”開始

同時,金融服務將嵌入用戶日常生活金融服務,將使銀行等金融機構本身變得“無形”。正如華為企業BG副總裁,華為EBG全球銷售總裁馬悅在華為全球金融峰會所說,“銀行的服務可以和各行各業的業務流程完美融合。”而最大的關鍵就是,讓銀行成為數字化轉型的“主人”,用科技的手段,將業務與科技產生融合。

通往數字化,本質是以客戶為中心的轉型

銀行的轉型通常在“以客戶為中心”的原則上進行變革,目標是為客戶提供高價值的服務。

所以,越來越多的傳統金融機構和非傳統金融機構更關注手機銀行等渠道,操作模式和業務模式趨於簡化,有更多的創新業務和產品出現。讓"以客戶為中心"的業務模式不僅僅是一個口號,更成為金融服務行業發自內心的需求。

麥肯錫的數據研究表明,銀行只要聚焦20-30個核心客戶旅程改造,就可以大幅降低運營成本,並顯著提升客戶體驗。可見銀行的數字化改造本身就是以客戶為中心的轉型。

站在數字化轉型的路口,下一波銀行業的變革將從“全聯接”開始

但必須認識到,數字化轉型對業務流程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從前臺營銷到後臺運營,積極擁抱數字化的改革極大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同時,新興技術也為傳統業務流程提供了一系列無法實現的業務模式。難題在哪?

首先,金融機構轉型面臨的最重要的挑戰就是傳統的IT架構無法敏捷的滿足業務需求。馬悅說,“我們也認識到在過去傳統的IT架構支持金融機構實現了業務目標,更重要的是確保了監管遵從。但是煙囪式的結構使得內外部的互聯互通非常複雜,成本昂貴。”我認為,這就是為什麼IDC為提出“全聯接”銀行概念的意義,業務的數字化需要數據的打通、挖掘和價值實現,所以“全聯接”將是銀行走向數字化的基礎。

其次,新技術的運用和業務流程的改造,對客戶體驗提升至關重要。伴隨社交網絡、虛擬現實以及人工智能技術運用日趨廣泛,為銀行網點服務升級和線上渠道用戶體驗改善提供了全新的手段。

第三,從內部和企業文化層面認可數字化的方向。為了能夠保障新興技術與業務的真正融合,銀行亟需根據自身數字化轉型目標不斷吸收人才,並通過內部架構、制度的整合帶動整個組織培養數字化轉型意識,建立新型企業文化。銀行的數字化轉型並不是簡單的業務改造,更是實現銀行服務提升的乘數效應。

在國內,我們也看到很多金融機構已落地數字化轉型的堅實步伐。

馬悅介紹說,招商銀行和華為共同建設了大數據平臺,為招行的個人客戶提供更加豐富的零售產品和服務。而中國人壽則與華為合作,實現覆蓋全國三千五百多個網點的無差別的網絡體驗。

民生銀行和華為在此次峰會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重點開展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領域的智能化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推進傳統金融行業轉型升級。

從這些案例當中,我們不難發現,通過新技術的應用,這些轉型中的金融結構正在打破固有的思維定勢,從內部流程開始接受了數字化的理念,並將技術融入業務,最終實現了客戶服務的提升,為成為數字化銀行奠定了基礎。

基於場景創新,銀行業不能好高騖遠

其實,對很多銀行的IT部門來說,太多的新技術誕生給他們帶來了沉重的壓力。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生物識別等層出不窮的新技術應用,如何去取捨,如何去選擇,如何去融合,可謂難題疊加著難題。

馬悅建議,“金融機構首先不要追求過於完美的技術方案,而是要找一個真實的業務場景,基於為客戶提供更好服務的需求。”的確,數字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銀行業需要從具體的業務流程中,總結應用場景,並找到合適的技術手段,以客戶需求為前提,去創新服務。

另外,對於銀行來說,選擇好一個合適的合作伙伴也非常關鍵。這個夥伴必須願意在技術和創新方面進行大量投入,並對銀行的數字化轉型經驗十足,提出的解決方案可以切實有效的幫助到銀行。進行長期合作。

以光大銀行為例,在全國有38家分行,1家總行,過去長期採取的是IT設備獨立採購,各自部署的方式,造成了IT資源管理和運維的難題。同時光大銀行私有云部署了兩級資源池,針對分行站點繁多的二級資源池,也急需簡單的方案來實現快速部署和簡單管理。

華為運用超融合架構的FusionCube 6000 來構建光大銀行的二級資源池,使38家分行在3個月內完成全部安裝、配置及應用的遷移工作。創新性的形成全行總、分兩級資源池,實現了資源的集中管理,統一調度。實現了二級資源池各分行的大“瘦身”。

再來看招商銀行,作為國內銀行業向客戶服務轉型的先鋒,招商銀行也是創新科技的先行者,所以在數據庫架構標準和實施能力方面招行絲毫不遜色於互聯網企業。但是在數據庫分庫和橫向擴展上遇到了難題,在明確了分佈式數據庫是解決問題的“鑰匙”之後,招商銀行決定與華為在分佈式數據庫領域進行聯合創新。

雙方利用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以及領先的金融業務實踐和優質資源聯接業務與技術,聯合進行分佈式數據庫技術的研發和產品應用。如今這個項目已經進入初創期,預計2020年將達到穩定期,招行和華為聯合打造的金融級分佈式數據庫,其價值也將遠超互聯網金融企業通常採用的開源數據庫,能夠代表國內金融級分佈式數據庫的最高等級。

從這兩個案例,不難得出結論:華為顯然是一家非常值得銀行信賴的合作伙伴。

站在數字化轉型的路口,下一波銀行業的變革將從“全聯接”開始

那麼,華為對銀行業的數字化轉型,還有哪些實際的驅動力?

首先,華為在全球有豐富的服務於金融機構的經驗。華為數字銀行解決方案在300多家金融機構商用,包括全球Top10銀行中的6家。華為的一站式移動銀行平臺解決方案已服務全球19個發展中地區、超過1.5億人口,每天交易量超過3500萬筆。如馬悅所介紹的,“華為幫助俄羅斯銀行Sberbank建立了行業領先的SDN網絡,幫助銀行連接客戶和員工;幫助巴西的一家銀行部署了華為的統一存儲平臺,簡化多層的數據存儲,幫助他們降低了管理難度,節約了運營成本。”

在中國市場,已成為國有四大銀行、交通銀行、國開行的主流IT設備供應商。

第二,華為堅持“平臺+生態”,始終秉承開放合作,攜手共贏的理念,以客戶的成功為成功。華為通過全渠道銀行,雲通信,移動銀行,移動支付,供應練金融等優質行業解決方案,與業界優秀的ISV合作伙伴一起,實現萬物的全聯接,全面提升金融服務的質量,為金融機構的客戶帶來極致的金融服務體驗。

在金融行業聚焦金融價值整合,提供面向萬物的全聯接,攜手行業夥伴加速數字化轉型,助力其向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的角色轉變。通過聯接萬物,銀行加強了對客戶需求和資產管理的及時而優質的響應,真正提供“以人和資產為核心”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全面實現價值的高速流轉。

華為全球金融峰會期間,民生銀行與華為聯合創新實驗室正式成立,聯合創新實驗室主要聚焦智慧金融場景、金融雲、大數據、新一代網絡架構、新一代綠色環保智能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物聯網等七大領域,將推動民生銀行與華為進一步協同構建“科技+金融”新生態。聯合實驗室聘任華為CTO辦公室專家擔任首席科學家,雙方已就合作的金融場景和技術方向進行了初步探索和計劃制定。此次民生銀行與華為公司聯合創新實驗室的建立,將推動民生銀行與華為公司進一步實現資源共享,最大化發揮雙方專業優勢,促進產品和服務創新,為雙方客戶提供更便捷、高效、多樣化的服務。

第三,華為全面的技術創新能力,可以幫助銀行做到科技與業務的融合。華為能為金融機構提供創新的一站式ICT解決方案及產品,構建面向數字化轉型的新平臺,驅動金融創新。

如華為企業BG金融系統部總裁劉利民所說:“在金融領域,華為不僅基於雲、大數據等技術幫助客戶構建新一代技術和業務平臺,而且結合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幫助客戶實現業務創新並聯接萬物構建金融生態,助力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

華為構建了以雲計算為核心,覆蓋了“雲-管-端”三個層面,包括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SDN、移動的新技術,這使得華為能為金融客戶提供一站式的整體解決方案。

在華為全球金融峰會上,華為發佈了新一代企業級分佈式數據倉庫FusionInsight LibrA 解決方案(以下簡稱LibrA),旨在為各行業客戶提供統一的、可擴展的、高性能的數據分析平臺。據我瞭解,LibrA是華為FusionInsight大數據解決方案的重要組件,提供PB級企業數據倉庫能力。具備高性能、高可靠、高擴展、高安全、易用性等特點。它採用MPP(大規模並行處理)和無共享架構,當數據量呈現爆發式增長時,系統的高擴展性可實現在線擴容但業務不中斷、平滑遷移無感知。同時,允許通過X86服務器進行橫向擴展,滿足客戶業務需求的同時又降低TCO。

華為EBG中國區金融業務部總經理劉維明表示:“我們處於一個瞬息萬變的新時代,一方面,金融、運營商、大企業等行業的數據每天都在快速大量增長;另一方面,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不斷髮展演進並進入我們的生活。基於客戶對大數據分析的需求,華為推出了新一代企業級分佈式數據倉庫FusionInsight LibrA,將幫助更多客戶快速、實時地分析海量數據,挖掘更大商業價值。”

總結來看,站在數字化轉型的十字路口,銀行業其實沒有是否轉型的選擇,有的只是如何正確轉型的選擇,從內部轉變思維方式,從外部選擇好的合作伙伴,並堅持走下去,金融業還會是各行各業中數字化效率最快的行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