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飲品店“喜茶”再遭山寨 店家稱買了配方

网红饮品店“喜茶”再遭山寨 店家称买了配方

呼家樓地鐵站附近的“喜社喜茶”和最近頗受追捧的“喜茶”十分相似

山寨“喜茶”店自稱買了配方

近日,市民付先生和張女士注意到,在呼家樓地鐵站附近新開的一家名叫“喜社喜茶”的飲品店和最近頗受追捧的“喜茶”十分相似。兩人詳細瞭解情況後才發現,該店與“喜茶”似乎並沒有關係。

不過,“喜茶”官方網站介紹,品牌目前不接受任何形式加盟,在北京僅開設了三里屯、朝陽大悅城兩家店面。除了“喜茶”和“喜茶熱麥”兩個品牌,“所有與此類似或者添加前後綴的品牌均與我們無關。”

喜茶三里屯店店長介紹,目前市面上許多打著喜茶旗號的飲品店,其實都與喜茶無關,且喜茶產品配方屬於保密配方,從未對外出售。

“喜茶”更名前曾被多次山寨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喜茶”第一次被“山寨”。“喜茶”最初曾使用“皇茶”作為品牌名,但後來由於無法註冊商標而被放棄,其官方網站介紹:“現在市場上所有你看到的以‘皇茶’為名稱的門店都不是我們開設的。我們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加盟,一切關於加盟的一律不回覆。”

彼時“皇茶”商標之所以未被註冊成功,就是因為品牌走紅後,引發模仿熱潮,以至於各地出現不少山寨的“皇茶”茶飲店,且部分已經註冊商標。

業內人士透露,網紅店之所以屢遭山寨,一方面是因為部分企業在開店之初並沒有申請註冊商標。另一方面,許多“山寨”店鋪都很擅長“打擦邊球”,往往會在名字、標識、裝修等方面略做改動,導致維權困難。

商標“公示期”成山寨高峰期

2016年3月,以“杭幫菜”為特色的杭州綠茶餐廳,在北京海淀區法院對多家山寨綠茶提請訴訟。據媒體報道,杭州綠茶早在2013年11月就申請註冊了“綠茶GREEN TEA”系列商標,但在公示期間,杭州綠茶收到了多個企業的商標註冊異議申請,直到2015年6月才最終獲得“綠茶GREEN TEA”系列商標權確認。而在此後對其造成困擾的大量山寨店,正是在處於商標公示期的2014年開始在市場上大量出現。

北京知元同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合夥人張炳楠律師介紹,根據現行《商標法》規定,商標局會在收到商標註冊申請文件之日起9個月內審查完畢,符合規定的予以初步公告,3個月期滿如無異議將核准註冊。

因此,目前一般商標註冊自提交申請至核准註冊,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一些山寨商家就是利用這一段時間來蹭熱度。“雖然商標局承諾將在2020年之前進一步縮短審查週期,但考慮到可能遇到申請內容需要修正或異議等情況,為穩妥起見,我們通常建議申請人儘早準備提交商標註冊申請,避免因申請時間延誤造成不利影響。”

張炳楠律師建議,在尚未註冊商標(包括已申請尚未核准的商標),當企業發現市場出現仿冒商標或搭便車的行為時,如果未註冊商標達到《商標法》意義上的“馳名商標”或“有一定影響”的程度時,也可以依據《商標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