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金稅三期系統推廣以後,如今稅負率是動態的!

自從金稅三期系統在全國推廣以後,由於其運用時下最流行的大數據,企業很多的問題都暴露在金稅三期強大的系統之下。

很多以前查不到或不被重視的情況如虛開發票、長虧不倒、稅負率偏低的一些企業逐步的浮出水面,成為納稅評估或稅務稽查的對象。

金三系統風險管控平臺

簡單的講,金稅三期風控系統就是稅務機關在風控平臺上對每戶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進行了深度的剖析,通過各種指標建立指標分析模型來進行案頭分析工作,從而發現企業存在的疑點。

現在的稅務稽查可不會再和以前一樣了,現在稅務稽查都是帶著明確的目的而來的,來到我們企業以後往往非常有針對性,稽查的效率得到了提升,同時對我們企業殺傷力也大大增強。

自金稅三期系統推廣以後,如今稅負率是動態的!

金三實現了國地稅和其他部門的聯網

金稅三期的總體目標為建立“一個平臺、兩級處理、三個覆蓋、四個系統”。一個平臺指包含網絡硬件和基礎軟件的統一的技術基礎平臺。兩級處理指依託統一的技術基礎平臺,逐步實現數據信息在總局和省局集中處理。三個覆蓋指應用內容逐步覆蓋所有稅種,覆蓋所有工作環節,覆蓋國地稅並與相關部門聯網。四個系統指通過業務重組、優化和規範,逐步形成一個以徵管業務系統為主,包括行政管理、外部信息和決策支持在內的四個應用系統軟件。

金稅三期的功能更加強大,運行更加順暢,內容更加完備,流程更加合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實現國地稅和其他部門的聯網。因為此前地稅很多並未使用金稅系統,所以此次地稅系統的工作量最大,涉及大量數據的移庫和操作培訓。為了儘可能減少對納稅人的影響,稅務機關將按照新系統的要求,對現有數據進行大量的清洗和錄入工作,向納稅人進行核實、補錄信息。簡單來說,金稅三期全國統一了稅收徵管及相關稅務系統軟件,不再是各省各自為政,減少數據利用的難度。

稅務局的大數據評估及雲計算平臺

1、企業的任何事項均會留下記錄,金稅三期的大數據,也會追蹤企業的資金流、票據流等。只要大數據系統將企業納稅人識別號做為起點,追查同一稅號下進項發票與銷項發票,企業是否虛開發票了,以及是否購買假髮票入賬,其實一目瞭然。

2、開票軟件已經增加了商品編碼,為下一步企業開票的貨物流監控預留接口,買黃金票衝進項的年代一去不復返。

3、五證合一後,稅務、工商、社保、統計、銀行等接口,個稅社保、公積金、殘保金、銀行賬戶等,應該在稅務系統裡面一覽無餘!

4、金三上線,企業的違規被查風險確實增大,掩耳盜鈴式的反舞弊手段失靈,一批靠偷漏稅的企業,要走向死亡。

下面我們來主要講一下稅負率,網上傳過行業稅負率的,但那些已經不適合了,因為如今的稅負率是動態的!

自金稅三期系統推廣以後,如今稅負率是動態的!

稅負率不再是一個既定的指標

經常有會計問“我們這個行業稅負率多少呀?”

這個問題還真不好回答,稅負率在金稅三期上線以後,它不再是一個靜態的指標,而是一個動態的指標,而且即使相同的行業每個地方也是不一樣的。

如果現在還是按照以前國家稅務總局給出的稅負率指標來評估企業的稅負水平,已經不科學了!因為,金三是從系統內提取同地區同行業平均的稅負率!

增值稅的稅負率計算公式:

● 增值稅稅負率=應納稅額 / 應稅銷售額

假設甲企業2017年6月份應稅銷售額為500萬,繳納的增值稅是5萬,那麼也就是說甲企業在6月份增值稅稅負率是1%;通過大數據風險評估模型,對本地區所有的同行業應稅銷售額和應納稅額數據彙總後,應稅銷售額為500億,應納增值稅為7億,那麼同地區同行業的平均增值稅稅負率應該是1.4%,甲企業的稅負率低於稅務局掌握的同行稅負率,系統就會作為預警提示。

稅務機關出於管理的需要,在稅負率指標上允許有一定數值的偏離,比如上述案例中,如果稅務局允許存在的偏差是0.05%,那麼增值稅稅負率在1.35%~1.45%都不會被系統掃描到。

自金稅三期系統推廣以後,如今稅負率是動態的!

稅負率分析的那些敏感指標

1. 納稅系統申報的銷售額與防偽稅控中的開票銷售額以及財務報表中的銷售是否對比正常

2. 國稅申報的增值稅金額和地稅的各項附加費是否有邏輯

3. 地稅的教育附加費與水利建設基金是否做到了匹配相符

4. 企業的增值稅發票增量、使用量情況是否與往期存在異常

5. 企業存貨週轉情況與銷售收入是否做到了同比變動

6. 理論銷售收入與公司實際的銷售收入是否對比相符

7. 企業的稅負變動是否與上期存在變動異常

8. 企業新增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預收賬款、應付賬款、企業應付款等往來賬戶的金額是否與企業的銷售收入、銷售成本對比異常

9.

企業的期末存貨與增值稅留抵稅額是否匹配

10. 商貿企業一定時間內進項稅額稅率是否異常

11. 企業的進項稅額變動率是否大大高於銷項稅額變動率

12. 企業的運費抵扣與營業收入是否對比正常

自金稅三期系統推廣以後,如今稅負率是動態的!

如何應對新環境下的稅負分析

1.每月你網上報送的數據,成為稅務評估、稽查案源的來源! 每月報表報送之前都應本著符合業務真實性的原則進行自查,當關鍵指標出現異常時,對異常原因及時自我檢查,內部處理,保證對系統報送的財務報表遠離指標異常預警的紅線。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金稅三期帶來的稅務預警風險!

2.我們企業如果與同地區同行業平均稅負率出現大的偏差,就要有合理的理由來解釋過去。解釋不了的還是及時補稅吧,避免不必要的鉅額滯納金和罰款。

3.自己企業的行業選擇很重要,去稅務局登記系統裡查看一下自己的行業在稅務局系統裡是否正確。

4.網上的那些稅負率,行業最低稅負率都已經沒有任何參考意義了!現在的稅負率是動態的,也就是說需要參考的是同地區同行業平均稅負率,如果你的稅負率在平均稅負率偏差之內的,單純從稅負率的角度來說,你的企業是“安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