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解讀: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審核將重啟

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解讀: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審核將重啟

5月25日,第一電動網從知情人士處獲悉,發改委向有關部門發佈《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第一電動網對其涉及的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五大要點作了解讀。

一、發改委鼓勵民營資本投資國有汽車公司

徵求意見稿第九條明確,“鼓勵企業通過股權投資,開展兼併重組和戰略合作,聯合研發產品,共同組織生產,提升產業集中度。支持國有汽車企業與民營汽車企業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強強聯合,組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汽車企業集團。鼓勵汽車產業骨幹企業整合產、學、研、用等領域優勢資源,組建產業聯盟和產業聯合體。”這意味著中國將鼓勵民營資本投資國有汽車公司,從而打造行業龍頭,與諸如豐田汽車和大眾汽車等國際巨頭相抗衡。

二、發改委將重啟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審核,而且在項目所建省份、企業法人、建設內容等方面提出嚴格的要求。

徵求意見稿指出,鼓勵現有傳統燃油汽車企業加大資金投入,調整產品結構,發展新能源汽車產品。嚴格新建純電動汽車企業投資項目管理,防範盲目布點和低水平重複建設。新建純電動汽車企業及現有企業投資純電動汽車項目,應建設在產業基礎好、創新體系全、配套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省份及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區域。推動新增產能向新能源汽車消費需求旺盛和傳統人員汽車替代潛力較大的省份集中。

1、徵求意見稿第十二條對新建純電動企業投資項目,所在省份提出要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佔比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比較完善,樁車比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新能源汽車殭屍企業和殭屍資質清理工作全部完成;現有新建純電動汽車企業投資項目均已建成,且產量達到建設規模。

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解讀: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審核將重啟

2、徵求意見稿第十三條對新建純電動企業投資項目的企業法人、股東作出了明確規定。這條規定束縛了那些依靠新造車企業“圈錢”的投資者。另外,發改委還對產品工藝裝備、研發團隊、整車開發能力、產品售後服務等方面作出細緻的規定。

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解讀: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審核將重啟

有業內人士認為,以上條款意味著,“代工模式受到了認可,而且政策將會對新造車企業非常利好,一旦他們通過代工模式生產的車型在市場銷量滿足上述條件,生產資質也就不遠了。”

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解讀: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審核將重啟

3、徵求意見稿第十四條對新建純電動汽車企業投資項目的建設內容和投產後提出明確要求。如:建設規模,純電動乘用車不低於10萬輛,純電動商用車不低於5000輛。項目建成後,只生產自有註冊商標和品牌的純電動汽車產品。

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解讀: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審核將重啟

根據相關政策規定,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必須分別拿到由發改委以及工信部頒發的兩項資質,才能算真正擁有新能源車型的生產資質,從而進一步進行大規模量產。

據第一電動網瞭解,目前,儘管15家企業的純電動乘用車生產項目獲發改委批覆,但通過工信部審核的企業僅北汽新能源、雲度新能源、江鈴新能源、知豆、長江汽車、前途汽車、合眾新能源七家企業。

如今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的審批將重啟,而且各方面要求嚴格,企業要想獲得生產資質更是難上加難。

三、發改委對新建車用動力電池單體系統投資項目,在產品研發機構、團隊、生產設備、生產產品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

徵求意見稿第十八條指出,能量型車用動力電池單體比能量應不低於300瓦時/千克,系統比能量應不低於220瓦時/千克。功率型車用動力電池單體快充倍率應不低於8C,循環2000次後剩餘容量不低於初始容量的95%;功率型車用動力電池系統快充倍率應不低於5C,循環1500次後剩餘容量不低於初始容量的95%。

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解讀: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審核將重啟

四、發改委對新建燃料電池電堆/系統投資項目,在燃料電池企業開發能力、電池堆生產能力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

徵求意見稿第二十條規定,擬生產的燃料電池系統產品實車運行壽命,乘用車不小於5000小時,商用車不小於10000小時;低溫冷啟動能力能夠滿足零下25度的需要。

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解讀: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審核將重啟

五、發改委制定嚴格的監管措施

徵求意見稿第三十二條規定,地方政府不得妨礙市場公平競爭,違規為汽車投資項目提供稅收、資金、土地等優惠條件。對於那些不符合規定的汽車投資項目,將實施聯合懲戒。

第三十六條規定,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地方投資主管部門要建立健全監督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加強汽車投資項目事中事後監管,對不依法履行監管職責或者監管不力的行為,責令改正。對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依紀依法給予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