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這座城市怎麼樣?

一顆有故事的小草

武漢,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是中國京武滬三大一線城市成員,亞洲之心,東方魯爾區,亞洲底特律。

武漢,有些全球僅有的地理區位和自然條件。十幾億人口,上千萬平方公里的巨大時空都以武漢為中心,整個亞洲都是武漢的腹地!整個中國的航運民航鐵路高鐵公路交通體系都以武漢為中心!武漢氣候宜人,水資源豐富,物產豐饒,湖廣熟天下足!

武漢是全球重要的產業中心,鋼鐵汽車石化微電子通信航運等產業,都具有全屬性的影響力和競爭力!因而,武漢也是中國數一數二的經濟中心城市!

武漢,還總有全球最大的教育科研體系!高校和科研院所規模技術力量都全球領先,擁有全球最多的高校在校生!武漢是中國的文化中心!

武漢,因漢民族的發祥地漢水流域而得名!中華民族因漢而興起,因辛亥革命而走進新時代!武漢,無疑是中華民族的聖城!


武大東湖

復興大武漢,指日可待。

為什麼叫復興大武漢,就是在歷史上,武漢是與上海齊名的大城市。全國敢在城市名字前,加上大的,只有武漢和上海。復興 就是要與上海比肩。



我就不像教科書一樣去寫武漢有什麼?或者是什麼樣子的?我就簡單列舉幾方面的例子,來說明武漢這座城市怎麼樣。

一、為什麼武漢的GDP全國排名第9,總量已達1.3萬億,而武漢天河國際機場,2017年機場吞吐量2313萬,全國排名第16位?不匹配?

原因主要在於武漢高鐵非常發達,到全國主要大中城市,乘坐高鐵均在5小時以內,比如到北京、天津、濟南、上海、合肥、南京、杭州、南昌、廣州、貴陽、重慶、西安等,這樣的行程,乘坐高鐵最舒服。



說到底,武漢就是全國的中心,交通樞紐。

二、武漢既是傳統重工業基地,又是新興高新技術企業搖籃。經濟有支撐,又有活力。

傳統重工業如武鋼、武重、武船、東風汽車等等。



武漢的光谷現在也是名聲在外,出現了郵科院、烽火通信、長飛、楚天激光等高科技企業。

同時在前段時間公佈的“獨角獸”企業排行榜上,武漢排名有5家,全國排名第5位。

第三、以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為龍頭的、全國排名第三高校資源,為武漢提供了持續不斷的高科技人才和年輕人,這是武漢發展的保障。

武漢在校大學生人數100萬,週末的光谷廣場,地鐵二號線 。你就能感受到武漢這座城市的年輕與活力,人頭攢動的人群,全部是大學生和年輕人。



四、武漢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空前。

1.每年通車2條地鐵線;

2.正在建設四環,加上外環,就有5條環線。

3.長江主軸建設已經啟動,打造世界級長江城市天際線。

4.長江新城的建設已經啟動,打造比肩浦東新區的新區。等等



武漢、值得你期待。


左右說房

武漢這座城市如何?

饞嘴妹覺得武漢好、很好、非常好!今天不說什麼大江大湖大武漢、九省通衢、國際大都市、國家中心城市等,這些都是虛的。饞嘴妹來說說和我們息息相關的一些事情:

①武漢的美食 民以食為天,一日三餐就是吃吃吃。過早、中飯、晚飯、宵夜一個月30天可以不重樣,熱乾麵、面窩、豆皮、油條、小籠包、湯包、饅頭、花捲、糯米雞、歡喜坨、湯麵、牛肉麵、水餃,還有武昌魚、洪山菜薹、排骨藕湯、紅燒肉、酸辣藕帶,當然還有油燜大蝦、爪子、毛豆、串串等,太多太多了,一哈數不完。總之,在武漢你總能找到你喜歡的美食。

②武漢的美景 長江漢水在武漢交匯,大武漢橋都名副其實,每一座大橋或者是小橋都是一道靚麗的風景。全國最大的城中湖已由武漢湯遜湖取代了武漢東湖,武漢城市在擴展,武漢的美景也在蔓延。黃鶴樓、東湖、武漢大學等,上百所大學分佈在武漢三鎮,每一個大學校園都是一個公園。出門走在武漢的街頭,三步一景五步一園,處處都有美景享受!



③武漢的交通 隨著武漢天河機場T3航站樓的投入使用,以及即將開通運營的新漢陽火車站、光谷火車站加上現有的武漢站武昌站漢口站,現有7條地鐵線路加上每年新開通1-2條線路的速度,還有武漢全國出名的公交的士隊伍,可以說是海陸空以及地下全部高度發達,能夠全方位、多模式的滿足人們的日常出行!



④武漢的商業 曾經有個段子說,光谷這邊的外地大學生第一次到光谷廣場時,以為光谷就是武漢的中心,等她經過街道口時,認為街道口應該是市中心,可是當她去了中南、江漢路以後,她徹底迷糊了,她完全分不清哪裡才是武漢的市中心。由此可見,武漢之大,武漢商業之繁榮。平時逛街購物可以去的地方很多,比如光谷步行街、街道口、中南、楚河漢街、司門口、徐東、青山眾圓、白沙洲萬隆、江漢路、武廣、武漢天地、南國西匯、鍾家村、王家灣、經開萬達永旺等等,實在是多的數不過來,買買買、逛逛逛都可以滿足你。



衣食住行玩才是我們每天要面對的,饞嘴妹喜歡這樣的武漢!那麼你呢?


武漢饞嘴妹

首先,真的很開心回答這個問題,個人認為武漢是一座極具發展潛力的超級城市,雖然目前看起來相差甚遠,但是武漢極具開放性和包容性——“追求卓越,敢為人先”,是武漢人的名片,未來的武漢一定會證明自己。



作為土生土長的湖北人(家在鄂州),從地理位置來講是省內離武漢最近的縣市,因此,武漢的一切我還是比較熟悉的,內心一直以來都少不了對武漢的喜愛,年少求學在這裡,畢業工作也曾在這裡,現今創業也在圍繞這裡發展,可以說武漢就是我的第二故鄉,我熱愛這座城市!它有著好多極具特色的地區文化:

1、水土養人美食多(吃貨福音)



走遍武漢三鎮,隨處可見的美食讓人流連忘返,從早餐開始:面窩、油條、熱乾麵、湯包、豆皮、豆腐腦,各類粉面、燒麥…



就沒見過比武漢過早還多的,且都是邊走邊吃,是為一大特色;



此外,光谷,虎泉戶部巷,江灘,司門口,江漢路,雪松路等等,


感覺武漢的每一個角落都是美食,油燜大蝦



、周黑鴨…不敢寫了,口水都來了。



反正這裡總會有一款你最喜歡的美食,各路明星大咖來了都移不開腳步。

2、武漢美女多(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先看看全國平均值吧!(排在第四)

對比以上三甲地區,我感覺武漢(湖北地區)更加來自不易,東北冷美女皮膚如雪,個子高挑挺拔,



四川重慶號稱天府之國,生態環境美不勝收,抬手就是一張照片就可以當桌面,且自古以來就是美人坯子的發源地,



但是武漢則不同了,上一秒凍成狗,下一秒跟烤肉就差一撮孜然粉,一年四季彈指一揮間…😂

3、武漢大學生人數全國第一(人才保障,可持續發展)

武漢擁有高等院校82所


高校數量全國第二,學術氛圍那是槓槓的啊,同時,武漢的大學生人數全球所有城市中高居第一,



是不是太牛 一本高校10所,985工程建設大學2所(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211工程建設大學7所(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華中農業大學)。

4、武漢的交通規劃好(依然堵)

素有“九省通衢”之稱的武漢,交通出行那是豐富多彩,冠絕全國,高鐵數量全國第一,


地鐵難度全國第一(地鐵7號線採用地下兩層設計,上面走汽車🚗,下面走地鐵,



簡直了😱),另外單獨說說武漢的公交車司機,那技術趕上開火箭🚀的宇航員,說的士亂插亂別,叫他到公交面前試試,瞬間秒殺的士,讀書的時候每次坐得熱血沸騰,尤以521路為最,此路號稱武漢F1賽車公交。 ,雖然現在經過整改已經歸於平淡,但江湖裡還有關於它的傳說,“521超的士不牛逼,521超521才是奇觀”,



在武漢待過的都知道。😏

5、武漢有最好看的商業步行街

光谷步行街,



漢街兩者交替打破世界最長步行街稱號,不論何時過去永遠都是燈火通明,



讓人不捨離去,那是武漢潮流聚集地,吃喝玩樂不會讓你失望,同時也號稱中國的硅谷,高新技術也不會讓你失望,這就是我心目中的武漢,也許說的不夠全面,也許它也有太多不好的一面,但是,不論是優點還是缺點,都不妨礙我們對它的喜愛😃

筒子們,你們心中的武漢呢?(武漢話燥起來)


胖哥不太胖

武漢的重工業(含軍工、鋼鐵、汽車、化工、冶煉、船舶)、輕工業(含紡織、食品、服裝、日用化工等)、電子製造業(高新電子、光硅技術)、文化教育事業等業態齊全、百花齊放,綜合競爭實力強。再加上山水相映、諸橋飛連南北、古韻古色的城市風景,更令人目不暇接、留戀忘返。如果你傍晚時分有幸登上龜山電視臺,看蒼山鎖翠、舟葉橫流。。。大有“落霞與黃鶴齊飛、山水共長天一色”之妙嘆,讓你恍惚間又回到了王勃時代 !
武漢市區內也有比較獨


特、古色古香的人文景觀和歷史遺留 : 黃鶴樓上引黃鶴、古琴臺中撫琴絃;晴川閣邊舟船閒、歸元寺中禪音輕;武漢大學櫻花開、東湖洲頭魚水踴;武漢關邊笛聲鳴、光谷上下人攢動;木蘭山上香火旺、曇花林巷中古色深。。。唯有燈火闌珊處,看武漢晴空,虹舞江堤、綠流窗前、紫氣盛開 ! 再配上融通東南西北中的武漢小吃和大餚,不禁叫人驚呼 : 地道武漢,武漢地道 !

如此風光旖旎、大橋流水、小道素雅、平湖落嬌雁、江闊憑魚躍、山水共長天的武漢,怎能叫人不依戀、不頃情嚮往呢?! 無論是從發展硬件上和城市軟環境上講,武漢都是一座很不錯的城市,很適合人們去旅遊、就業和居住 !


zhangjun-8

說起武漢,先來一段武漢介紹吧!


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是湖北省省會、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和特大城市,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也是中央軍委聯勤保障部隊武漢聯勤保障基地駐所。

武漢是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每年舉辦武漢國際旅遊節。武漢自然風光獨特,四季氣候分明,擁有其他大都市罕有的166個湖泊和眾多山巒。武漢的人文景觀具有濃郁的楚文化特色。


武漢的風景名勝有很多,著名的有:黃鶴樓,武大的櫻花,木蘭天池,雲霧山等等!

武漢是中國四大科教中心城市(北京,上海,武漢,南京)之一!

著名高校有: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預警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指揮學院,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民族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武漢城市榮譽頗多,如: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中國金融生態城市 2017年中國百強城市(第10位) 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行榜(第5位) “中國十大幸福城市”榜首 ...... 對了,2019年10月,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將在武漢舉行!

武漢這座城市是相當不錯的!您認為呢?歡迎留下您的評論!


蕪湖小恆

在武漢呆過幾年,現在想起大街小巷的美食,仍記憶猶新。如果你剛畢業,建議你考慮下這個城市,優點很多:

1.交通相當便利,水陸空,輪船、地鐵、高鐵、動車、飛機,國內國外,想去哪去哪。

2.超多美食,熱乾麵、周黑鴨、精武鴨脖、豆皮、燒麥、油燜大蝦等等,也許你在別的城市也能吃到,但絕對沒有在武漢本地吃到的美味可口。


3.就業政策好,2017年10月11日,武漢市發佈《關於加強大學畢業生安居保障的實施意見》《關於進一步放寬留漢大學畢業生落戶試行政策》和《武漢市大學畢業生在漢工作指導性最低年薪標準》三項新政。

4.畢竟是湖北省會城市,就業機會還是比較多的,如果你是湖北人,又不想遠遊,選擇在武漢發展是個不錯的選擇。



滔之夭妖

我是湖北農村人,從小對省會武漢有一種莫名嚮往。

初中暑假來過一次武漢,唯一的印象是武漢的夏天好熱。

大學四年在武漢紡織大學,更加驗證了武漢夏天好熱這件事,也對武漢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

湖北是教育大省,武漢高校數量全省最多,武大華科都是全國排名前幾的大學,所以來武漢讀大學是個不錯的選擇。武漢大學生數量更是拍全世界第一,再加上武漢外來人口和流動人口較多,這就造成了嚴重的城市擁堵,特別是開學季和春運時期,雄楚大道,光谷那邊堵的是不可開交,現在武漢軌道交通發展很快,記得我來讀大學時只有輕軌一號線,現在已經有二號線,三號線,四號線,六號線,八號線,二十一號線了,地鐵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武漢的擁堵,但革命尚未成功,武漢仍需努力。

武漢經濟發展很快,但是房價發展的更快,三環內接近兩萬,三環外也是一萬大幾,像我這樣打工仔想在武漢買房幾乎是不可能的,目前是租房,不過居住起來武漢還算一個宜居城市吧,生活比較方便,好吃的東西多,好玩的地方也不少,有朋友來帶吃帶玩都不錯!

武漢每天不一樣,希望武漢發展的越來越好,也希望我能憑藉自己的努力,融入這座大城市,在這裡找到自己的一席立足之地!


知恥而厚勇

這裡就讓不瞭解武漢的人認識下,很多人只是管中窺豹,到了武漢,只遊黃鶴樓,長江一橋,東湖,江漢路,光谷外,沒看清武漢外貌,就放言武漢排在北上廣深(杭)(重)後,武漢除教育資源,交通要道外,目前呈放射形發展,東到葛店開發區(鄂州)東北輕軌連通陽邏(江北開發區),北到黃陂(漢口北市場),西北至天河機場(臨空經濟區),西往走馬嶺(物流園)西南(法國風情區)南面沌口開發區,東南(江夏開發區)可以說面面俱到,齊頭並進。每個湖,四面不是別墅就是高樓大廈,(東湖,湯遜湖,沙湖,菱角湖,北湖,金銀湖,墨湖等等),每個湖就是一個風景,連武漢人不一定玩遍所有湖,兩江沿岸更不必說了。更有為迎接世界軍運會很多大型基礎設施,標誌進行中(未來中國第一高樓綠地中心,雙層八車道過江大橋等)無疑武漢未來3至5年會成為黑馬展現在全國人民眼中。


徐敬文水電

掉了1塊錢很高興為您解答:

武漢當然不差!武漢有九省通衢之說,更是國家明確規定的全國中心城市!也是老牌大城市,大區中心,新十大城市之一,國家重點打造的特大城市!那麼是什麼一直支持著武漢如今的這種發展及繁榮局面呢?請看我下面的分析!



地位論

武漢在新中國以前便有大武漢之稱,而當時能在全國稱大的城市僅有兩座,一個是上海,一個便是武漢!可見武漢當時的實力!而新中國後,武漢依舊繼承了其傳統,繼續引領著全國的經濟發展!而武漢也並沒有讓國家失望,如今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更多資源的傾斜便是國家對武漢的一種肯定!地位一說也由此而來。



地理論

在如今已經是大陸經濟接棒海洋經濟的時代,武漢因為其優越的地理位置獲得了模式改革後的首批紅利,當然,不說經濟模式的轉變,武漢也可以因其地理位置獲得眾多的資源,如今武漢熱火朝天的上萬工地同時開工就是一個證明。



科教論

武漢是繼北京上海之後的科教第三城,武漢擁有普通高校88所,國家重點大學7所,國家重點實驗室25個,在校大學生和研究生總數超百萬人!這些生力源都是現階段乃至日後武漢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支撐!而最新科技部發放的全國獨角獸企業排名,武漢有5家企業上榜,數量僅次於北上杭深之後,更是超越了香港廣州等超大城市!而這也僅僅是武漢剛剛發力的開始,而按武漢的潛力肯定並不滿足於這僅僅5家,武漢未來的不久要做的就是在獨角獸企業數量上做超越杭州深圳,達到北京上海的規模!

以上便是我對武漢現階段乃至未來發展的肯定和分析!當然武漢的成功還有其他一些原因,但其中肯定離不開武漢人以及一起建設武漢的人們的辛苦付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