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會不會升為直轄市?

閣中論史

武漢升為直轄市,是歷史的必然!

不要不服氣,在中國,確實沒有第二座城市能承擔起這個歷史重任!

為啥?

首先,武漢地理位置優越,正好處於中國最中心的位置,正好處於整個中國的人口經濟地理佈局的中心!正好處於中國整個水資源流域的中心!中華民族的龍脈長江和中國的脊樑京廣線在武漢交匯,所以,武漢比任何城市更有資格成為中國的中心!

其次,武漢實力強大,規模龐大,基礎良好。武漢不處於沿海,卻發展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甚至是全球規模最大的中心城市!工農業生產、交通物流、貿易流通、科技教育都處於中國數一數二的位置。京武滬本身就是中國三大核心一線城市的代表!

再次,武漢成為直轄市,甚至成為首都,是即使演進的必然。武漢一直引進著整個中國的發展,不管是產業技術,還是社會變革。洋務運動,在武漢產生了一大批現代的產業,辛亥革命,從武漢引領了整個亞洲的歷史變遷!——亞洲的共和之火從武漢開始!

武漢的優勢,相比北京,不缺水!相比上海,國防縱深無限!相比成都重慶,地勢平坦,可開發空間大!相比廣州深圳,輻射力強,位置好!沒有理由,武漢會落後於這些城市! 武漢的復興,是即使的必然,更是引領整個中華民族的復興!

歷史上亞洲的第一個直轄市——武漢!必將重現!

總的來說,鑑於武漢的地位實力區位,還有歷史的作用。武漢成為直轄市,是時間問題!甚至成為中國首都,或者今後成立的亞洲同盟首都,也是歷史之必然!


武大東湖

中央直轄不是榮譽獎勵,也不是城市規模人口。中央要直管必定是①戰略地位重要,如天津是首都門戶。②經濟地位重要,如上海是金融經濟科技及對外開放的中心。③重大發展項目,如重慶因三峽大壩而成為控制水源的中心,十四億人口生命之源。中央必控。


手機用戶55197634531

行政級別上,武漢是國家中心城市,同時也是中部六省市中唯一的副省級城市,距離直轄市僅僅一步之遙。行政級別上的優勢也反映了武漢受中央的重視程度,同時也意味著武漢在公共資源的配置上有著無比的優勢!具體可以反映在事項上就是高等院校和大型企業的擁有度。目前為止,武漢擁有高等院校82所,在全國範圍內排名第二,其中不乏像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這樣的985知名院校,武漢“科教重鎮”的榮譽稱號實在是實至名歸!如此強大的教育實力,讓武漢每年輸出的優秀人才也越來越多,武漢的發展潛力不容小覷!高等人才上的優勢,加上當地開放寬鬆的投資環境,也讓武漢成為了眾多大型企業落戶的不二選擇。比如華為、騰訊等世界級的互聯網大企業也選擇在武漢建設基地。

國家戰略上,武漢作為中部六省市的執牛耳者,同時又是長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肩負著帶動整個中部崛起的重任。作為中四角的領頭羊,武漢將與長沙、南昌和合肥形成合力,一起將這片區域打造成區域經濟群之一乃至中國經濟新的增長極。隨著產業升級的逐步完成,武漢的經濟腹地也必將得到擴展,屆時武漢將成為真正的中部城市霸主。

地理交通上,根據2016年出臺的《中長期鐵路線規劃》,2020年中國將形成“八縱八橫”的鐵路網格局。武漢也將因為“米字形”的鐵路網成為中國的高鐵中心之一。到那時,武漢將打造“3小時都市圈”,與上海、北京和廣州等大都市的直線距離將縮短好幾倍!在新的交通網絡的佈局下,武漢的城市發展必將邁出新的一步。

最後是經濟總量上。去年武漢的GDP總值已經踏入“億萬城市GDP豪華俱樂部”了,名列全國前十。到2030年,武漢的GDP更將取得爆發式增長,直衝3萬億。政治、經濟和文化體量如此大的武漢,升級為直轄市,依貓哥來看,是指日可待了!


百曉生貓哥

1、應該說,如果湖北區域不進行區域調整的話,武漢顯然難以成為中央直轄市,畢竟武漢市湖北中東部的核心區域,其一市的GDP產值11913億元,就佔全省的近37%。加之其周邊地區進人直轄市,勢必造成現湖北市的衰弱,國家顯然不可能為了武漢而導致湖北(西部)的經濟的衰弱。 2、區域規劃的調整客觀上為武漢的直轄創造了條件。中原經濟區的規劃,已經未將豫南的南陽、信陽、駐馬店三市(人口2338萬人/GDP產值7121億元)。鄂西有宜昌、襄陽、荊州、荊門、十偃、隨州、施恩七市(人口2732萬人/GDP產值13792億元,豫南鄂西十市中,宜昌、襄陽、南陽都是三線城市,新的湖北省會必然在三市中產生。十市人口5070萬人,GDP產值20913億元。 3、若武漢成為中央直轄市,必然會採取重慶模式,帶動其周邊的黃崗、孝感、黃石、咸寧、仙桃、潛江、天門等城市共同發展。 成為產值與人口與重慶相媲美的中部最大最重要的國家中心城市…


留研

這個問題我會答過不止一次了,

現實

以現在湖北的情況上來看,武漢直轄是不可能的。一方面如果湖北的版圖不調整武漢肯定不會直轄的,而另一方面湖北目前還找不出能代替武漢的城市,武漢是湖北的交通,科教,政治,經濟中心,如果武漢直轄了,對整個湖北影響可想而知。如果這樣就完了,肯定不行。畢竟關注和回答這個問題的人特別多。

遐想

如果武漢直轄了,肯定要划走武漢城市圈的成員城市,面積不到湖北省三分之一的武漢城市圈,集中了全省一半以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GDP總量,是中國中部最大的城市組團之一。這樣一來就和重慶市差不多了,武漢會成為我國重要的城市之一。


所以湖北要麼被劃分到其他省,要麼把河南的南陽,信陽,駐馬店劃給湖北,這是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方法。這樣一來河南的人口壓力,湖北的人口問題,都迎刃而解。(河南三市能給湖北帶來GDP 7119億元,人口2337萬人口)

而且這三市不是河南中原城市圈的成員,再把省會定到襄陽,(襄陽城市規模,地理位置優越七省通衢,南船北馬,交通樞紐,都是僅次於武漢的,城市基礎好),然後組成襄陽城市圈,輻射全省。反之宜昌,荊門,荊州方法一致。


科技零食工

不會。

我們先來看看上一個直轄市重慶是怎麼變成直轄市的。

首先重慶的自身條件適合劃分出來做直轄市。本身它就偏居四川省東部,而非四川省的腹心,容易進行行政區劃的再劃分。

而且重慶的經濟條件好,和成都能夠分庭抗禮,這就導致了它能分出來也能立起來。

當時四川是中國第一人口大省,人口1.2億,佔全國人口的1 /10,作為一個省管理比較吃力,把重慶分出來減小了管理難度。

其次,重慶變成直轄市遇到了很好的歷史機遇。三峽大壩的建設,讓移民安置成為了一個問題,設立重慶市有助於安置三峽移民。

我們再看武漢的條件。

先看人口,2016年末湖北省常住人口5885萬人,光武漢就有常住人口1076.62萬人,武漢人口占了全省人口六分之一還多,湖北省沒有管理不過來的問題,分出去武漢反而會損失很多人口。

再看經濟。目前武漢就是盡全省之力扶持出來的。2016年武漢地區生產總值11912.61億元,而湖北省全省2016年完成生產總值32297.91億元,武漢佔了全省GDP的三分之一還多,去掉武漢,湖北經濟將受到很大打擊。失去武漢的湖北想把經濟第二城宜昌扶植到現在武漢的程度就更不容易了,因為2016年宜昌全市實現生產總值3709.36億元,遠遠不及武漢。

再看行政區劃。武漢不是鼓勵的位於湖北東部,要是成立直轄市估計得把黃岡劃出去,湖北省損失更大,估計更不會答應。

而且湖北省現在沒有三峽這種超級工程或者國家級戰略,需要在行政區劃上作出妥協。哪怕是“千年大計”的雄安,也沒分出去成立直轄市,更何況武漢。

目前武漢待在湖北省是更好的選擇,繼續依託中部崛起戰略,全省扶持武漢與鄭州、成都競爭,這才是武漢的正確選擇。目前武漢已經壓倒鄭州和長沙,和成都的競爭也在關鍵時刻,湖北應該和武漢共同努力,競爭過成都才是正途。


海匯觀潮

告訴你們武漢市永遠成不了直轄市,武漢市是湖北省省會,可以成為一線城市省會,但是湖北省各地全靠武漢帶動全省各地經濟中心!沒有武漢湖北省各地城市變成了廢物,告訴你只有江蘇省可能直轄市廣東省深圳市有可能直轄市,其他不要白日做夢


AAAAA8888899999

不會。湖北太過於依賴武漢,如果把武漢切出去,湖北的整體實力就更為低下,再說,找不出區域內可以撐起局面的二哥。還記得我當年高考前就有吵吵說要直轄了,襄樊和宜昌在爭省會城市。不知道是不是謠傳啊,但對於考生來說這是個太好的消息,直轄意味著武漢可以享受和北上廣深一樣低到無窮低的分數線,同時重點大學的在漢招生計劃也可以單列,不用和黃岡中學天門中學出來的考試機器一起拼指標。說實話,我們武漢學生真的拼不過他們。結果,到現在,我都工作多少年了,武漢還在湖北這口鍋裡和地市的考試機器們擠獨木橋。不過是從黃高沔高換成了襄樊四中五中。只希望,高考改革能讓武漢招生單列,直轄的夢,不做也罷。


咖啡不要糖

武漢俱備成為直轄市的條件!地理上處於中原腹地,可以輻射整個中部地區;規模上武漢具備特大城市的條件,長江、漢江將武漢分割成三鎮,又地處平原地區,向外拓展空間無限;科技實力上也具備成為直轄市的雄厚基礎,高校雲集,僅部屬高校就有7所,還有國家級科技創新產業園,如東湖高新區、光谷等。雖然武漢直轄後確定會抽空和削弱湖北省實力,但站在國家層面看,其對中部的崛起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wozikuiran

也許會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b3a616b4b17e64ad487ccae426d05e7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