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州八景——洮水流珠

岷州八景——洮水流珠

《洮水流珠》

清·王維新

冬日河流急,浮波珠粒粒。

不勞象罔求,自有鮫人泣。

洮水流珠是洮河獨有的奇觀,堪稱天下一絕。由於洮河上游山岩險峻,落差很大,三九嚴寒時節,河流流到岷縣境內濺起的水珠凍結為冰珠落入水中浮在河面而形成。

岷州八景——洮水流珠

洮河流珠最為壯觀的景緻是在甘南境內。由於這一帶流域內地勢複雜,河道迂迴曲折。窄狹處水流急湍,飛花濺玉;寬闊處水流平緩,柔腸百結。每逢寒冬臘月,流珠如傾,煞是壯觀。尤為奇妙的是,這些流珠在河床平緩窄狹處愈積愈厚,一夜間就會形成一座冰橋,這種冰橋自然天成,可使人畜車輛安全通過,為當地翻山越嶺的人們提供了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然而,當遇到非常寒冷的年月,洮水流珠將會形成冰凌,河面不時傳來巨大的崩裂聲,河道冰塊嶙峋,堆積如山,有時會導致河水恣意橫流。據說這種現象的出現,其實就是來年豐收的徵兆。

洮水流珠,作為岷州八景之一,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頗有著述。清趙延璋詩云:“洮水含晶潔,嚴冬泛綠珠。浪翻圓影動,月照冬雲鋪。消息通元妙,流行任有無。何勞聞象罔,探取老驪須。”清陳鍾秀詩云:“萬斛明珠湧浪頭,晶瑩爭赴水東流。珍奇難入俗人眼,拋向洪波不肯收。”又有詩云“誰把珠璣萬斛傾,嚴寒水面走盈盈。常疑無數痴龍戲,試問幾多老蚌生。解佩有聲鋒利勁,媚川隨處月華明。莫存合浦能還想,獨抱冰心一片清”。

岷州八景——洮水流珠

古時在洮河流域流傳著許許多多的民間傳說。其中最為感動的就是流傳於卓尼境內的“石媳婦”的傳說。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牧主的女兒看上了給她家放羊的小夥子,並經常關心和幫助他,但小夥子儘管心底仰慕,只因家境困寒,難以言表。久而久之,兩位年輕人在長期的交往中,心心相印,相敬相愛,誓為連理。但老牧主決不答應。最後在女兒的執意祈求和以死相逼下,老牧主向放羊的小夥子提出了一個苛刻的條件。那就是,如果一定要娶他的女兒為妻,必須以珍珠首飾作為聘禮。於是,小夥子和姑娘日夜尋思,可是到哪裡去才能尋找珍珠呢?

他們就這樣想著,到處打聽著,日子一天天過去了。一天晚上,正當他們為此而憂心如焚,如夢如幻時,一位白鬚仙翁從天而降,明明白白告訴他們說,在逃河源頭有一片珍珠林,那裡的珍珠是世上最好的,但那裡路途遙遠,處處是崇山峻嶺,處處有狼蟲虎豹。第二天夢醒後,他們似信非信,但小夥子為了表達自己的一片誠意,發誓說,哪怕是刀山火海,他也要去找。於是,小夥子在姑娘送別時含淚的目光中,踏上了尋找珍珠的漫漫長途。

走過秋天,踏上冰雪,在一片凜冽的西北風中,小夥子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到達了長滿珍珠樹的洮河源頭。可是此時的小夥子已經精疲力竭,無力採摘綴滿樹枝的珍珠。他爬著、攀著,艱難地挪到了珍珠樹下,用畢生的盡力搖啊搖,霎時間,河面上落滿了晶瑩剔透的珍珠,隨波逐流,滾滾東去……

天天在家中守望的姑娘,終日站在河邊,盼啊盼,望啊望,眼見滿河的珍珠銀光閃閃,如期而至。面對如此景觀,她喜出望外,可又無心撿拾這滿河的珍珠,她一心期盼著心上人兒的早日歸來。可是,等啊等,眼看滿河的珍珠日漸稀少,也不見小夥子歸來的身影。就這樣,等到了春風送暖,冰河消融的時候,還不見小夥子的身影。這位久久站在河邊守望的姑娘,在霜雪凌厲的剝蝕中,在風雨無情的吹打中,在默默無望的期盼中,站成了一尊蒼老而憂傷的石媳婦。

這個傳說悽美哀怨,令人傷神。但它給“洮水流珠”這一景觀平添了一種神秘色彩,讓人浮想聯翩……

岷州八景——洮水流珠


1、文章部分文字與圖片來源網絡。

4、本網頁如無意中侵犯了媒體、公司或個人的知識產權,請告之,我們將立即予以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