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軍閥多如牛毛,那麼軍閥是如何控制部隊的呢?

近代辛亥革命後,一直到新中國成立,近半個世紀,中國一直處於軍閥混戰、割據的局面。那麼近代軍閥是如何維繫自己軍隊的呢?

1.靠師生關係。這個最著名也是最成功的,就是大家眾所周知的“校長”蔣介石了。蔣介石以黃埔軍校的師生為紐帶,牢牢把控著中央軍的軍權。在很多影視劇裡,我們也能看到,很多黃埔生稱蔣介石為“校長”,而不是他的職位“委員長”。

民國時期軍閥多如牛毛,那麼軍閥是如何控制部隊的呢?

黃埔軍校

2.靠金錢利益。軍閥自然是沒有信仰的軍事組織。那麼為了聚攏人心,金錢就不可或缺了。很多軍閥打仗前都會有“開拔費”,就是為了收買人心,為他賣命。中原大戰期間,蔣介石以一敵三,並最終取得勝利,靠的並非是中央軍強大的戰鬥力,而是所謂“金元攻勢”。蔣介石仗著自己有江浙財團做後盾,大灑金元收買敵對方的軍閥和軍官,西北軍馮玉祥手下軍官幾乎都被買通,馮玉祥成了光桿司令。而閻錫山和李宗仁也只能龜縮山西、廣西。兩件事一舉奠定了自己中央領導權威,名義上統一全國。

民國時期軍閥多如牛毛,那麼軍閥是如何控制部隊的呢?

馮玉祥、蔣介石、閻錫山

3.靠血緣關係。這樣的軍閥以家族血脈為紐帶,任命自己的親人、親戚、宗族為各級軍官,牢牢把握軍隊的權力。幾乎所有近代軍閥,都或多或少會利用血緣關係來控制軍隊。所以軍閥的部隊也往往被稱為“X家軍”。當然,親緣關係人數較少,所以軍閥們通常會任命自己的親屬宗族擔任近衛部隊、精銳部隊、後勤等關鍵機構任職。

5.靠宗教關係。而靠宗教關係把控軍隊的,最著名的就是西北軍馮玉祥。馮玉祥有一個著名的綽號叫“基督將軍”。他要求所有的部下全部信奉基督教,以基督教為紐帶,把控部隊。而北洋軍閥吳佩孚也曾以儒教來控制部隊。

民國時期軍閥多如牛毛,那麼軍閥是如何控制部隊的呢?

基督將軍馮玉祥

4.靠地域也就是老鄉關係。由於中國地域廣闊,各地不同風俗人情,因此老鄉之間的關係顯得格外緊密。很多軍閥就以同鄉關係為紐帶控制部隊。比如最著名的晉系軍閥閻錫山,他的部隊就有一句話:“會說山西話,才把洋刀掛”,也就是山西老鄉,才有可能被提拔成為軍官。而民國期間,軍閥的部隊往往也以地域做區分,比如北洋系段祺瑞的皖軍,張作霖的奉軍;新軍閥的桂軍、川軍、晉軍等等。

民國時期軍閥多如牛毛,那麼軍閥是如何控制部隊的呢?

1926年軍閥割據地圖

軍閥混戰導致民不聊生,軍閥都是以自己的利益為出發點。做不到也不可能做到如人民軍隊一樣的秋毫無犯,所以往往給當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甚至有軍閥為了收稅斂財,20世紀初就把稅收到了21世紀,橫徵暴斂,人民苦不堪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