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的970 EVO 500GB怎麼樣?

用戶1955652435256

早在去年10月份三星的PM981出現在淘寶上面的時候我們就預見到這貨未來肯定和970 EVO跑不了關係,結果4月份的發佈會上,三星拿出來的970 EVO根本就是PM981的翻版,主控、緩存、閃存都是一樣的,採用Phoenix主控加三星64層堆疊V-NAND TLC閃存,而970 PRO則是換了MLC閃存的版本,性能自然更好。

今天要帶來的是三星970 EVO 500GB的評測

三星970 EVO的規格參數,要注意的是2TB的版本用的Die Size是512Gb,而另外三個容量則是256Gb,三星這樣做的原因是要保障小容量的也要有足夠的Die數量,不然這寫入性能還得對半砍。

放上960系列的規格表供大家對比

說真的三星的M.2 SSD是不可否認的強大,970 EVO的數據依舊是那樣的強大,與上一代的960 EVO相比,連續讀取速度從3200MB/s提升到了3400MB/s,每個容量的寫入性能也有不同的升幅,SLC Cache的大小設置和之前的960 EVO是一樣的,而新增的2TB的SLC Cache大小為78GB,真的相當之大,另外970 EVO的1TB和2TB版本在SLC Cache用光之後也有不錯的TLC原始寫入速度,而250GB和500GB的TLC原始寫入速度則相對慘點,不過這跌幅在同類產品中還是比較好的。

閃存從48層V-NAND變成64層V-NAND之後,SSD壽命也變得更長了,每250GB的耐久度也從100TB提升到了150TB,質保也從三年升到五年。

三星970 EVO 500GB和PM981 512GB,兩者基本上沒太大區別,不過如果三星肯把正面那張貼紙弄到背面的話就更好了,這樣玩家自己加散熱片的時候就不用糾結到底撕不撕這張紙了,不撕就隔熱,撕了就沒保修啊。

兩者PCB背面都是沒有電子元件的,只不過970 EVO多了張貼紙

背面這張不是普通的貼紙,從側面看很明顯有一層銅貼在SSD的PCB上面,應該是用來強化散熱的

把貼紙撕開後可以四顆較大的芯片,銀色的是主控,右側兩顆是閃存,中間長方形的是緩存

PM981、970 PRO、970 EVO都是使用這顆Phoenix主控,支持NVMe 1.3規範,之前的960 PEO/EVO SM961/PM961的主控則是Polaris,主控正面用金屬貼故意墊高了,一來金屬貼的導熱性更好,二來把高度調至與閃存一樣,用戶加散熱片時就會貼合得更好。

緩存編號是K4F4E3S4HF,是三星的LPDDR4,容量512MB,PM981 512GB上面也是這顆

PM981使用是三星最新的第三代64層堆疊V-NAND TLC,編號是K90MGY8H5A,PM981 512GB用的也這款閃存,Die Size 256Gb,也就是每顆閃存裡面封裝了8個Die。

970 EVO的主控、緩存、閃存都是和PM981是一樣的,所以我開頭就說過前者是後者的翻版,不過兩者的固件明顯是不同的,性能上有輕微的區別,OEM產品換個型號推向市場這種現象其實很常見,三星過往也有很多這樣的產品,我就不具體舉例了。

性能測試

測試使用新SSD橫評的測試方式,測試平臺也是那套,SSD用轉接卡插在主板上的第二根PCI-E插槽上直連CPU,具體平臺列表的請看我們的橫評文章,下面我們就來看看 三星的970 EVO 500GB性能怎麼樣。

三星970 EVO 500GB CDI截圖

Expreview Storage Benchmark 2014測試

Expreview Storage Benchmark 2014測試是我們自行製作的真實硬盤I/O軌跡腳本回放測試,整測試包括日常應用、辦公應用和遊戲應用三個部分,涉及多個軟件的操作,這些腳本使用Intel NAS Performance Toolkit進行全速回放,運行完會生成一份詳細的測試報告,我們取其中的平均傳輸速度,三個測試的傳輸速度加起來取平均值就是這項測試的結果,有興趣去了解這個測試的話可看文章的最後。

三星970 EVO 500GB在我們的回放測試中表現得挺不錯的,速度達到了1095.5MB/s,略微高於上代的960 EVO,不過由於容量設置得比OEM版本的PM981要保守,性能上稍微有點差距。

PCMark 7測試

PCMark 7存儲測試中三星970 EVO 500GB的得分為5928,而上一代的三星960 EVO 500GB的得分為5891,而PM981 512GB得分為6019。

PCMark 8測試

在PCMark 8的存儲測試中三星970 EVO 500GB的得分為5005,這結果比PM981和960 EVO都低。

AS SSD Benchamrk測試

ASSSD Benchmark測出來三星970 EVO 500GB的連續讀寫速度為2533/2346 MB/s,QD1的隨機讀寫速度為63.7/204.6 MB/s,速度表現是挺不錯的,隨機性能較960 EVO有很大的進步。

CrystalDiskMark測試

CDM的測出來三星970 EVO 500GB的連續讀寫速度為3290/2468 MB/s,QD1隨機讀寫性能為55.4/271.4 MB/s,所有性能都比960 EVO表現更好,連續寫入速度比PM981 512GB更好。

IOMeter測試

在使用IOMeter對SSD全盤進行兩小時的4K QD32隨機寫入後所記錄下來的IOPS離散分佈情況,雖然有23GB大的SLC Cache,不過如果全速寫入的話還是會一下子消耗完的,原始TLC的寫入穩定在12000到14000IOPS之間,SLC Cache在寫入結束之前再也沒啟動過。

三星970 EVO 500GB的隨機性能隨隊列深度的變化

Trim與GC測試

這測試會在用IOMeter對沒分區的SSD進行全盤的4K QD32寫入2小時,然後再分區格式化進行全盤TRIM,隨後再進行一次HDTune寫入測試看看寫入性能可以恢復到什麼程度。

空盤的HDTune測試可以很直觀的看到SLC Cache空間有多少,經過兩小時寫入後寫入速度只剩下兩位數,隨後靜止一小時,再次測試時發現SLC Cache空間小量恢復,其他空間基本沒清理,全盤TRIM後速度恢復正常。

超能指數及總結

現在用SLC Cache模式的SSD越來越多了,Cache有空餘和用光後性能完全是兩個極端,用傳統快餐測試軟件的話雖然也能夠測得出,但是出來的結果並不太符合實際情況,所以現在我們決定超能指數只統計Expreview Storage Benchmark 2014、PCMark 7和PCMark 8三個回放測試的成績,回放測試全部都實際的磁盤操作的重現,可以反映出SLC Cache的實際表現。

新的超能指數是三個測試項目成績的加權值之和,即:

超能指數 = 係數 * ∑(權重 * 項目成績 / 項目平均值)

最新公式的係數=13,PCMark 7和PCMark 8兩款測試的權重是2,我們的Expreview Storage Benchmark回放測試權重是3,最新的SSD超能指數如下表:

三星970 EVO 500GB在我們的超能指數中得分為121.4,僅比上代960 EVO高一點,低於PM981 512GB,實際上970 EVO 500GB在理論性能測試上是高於PM981 512GB的,落敗的主要原因是它在回放測試中表現不佳,這點與它們兩者的固件不同有關,說真的970 EVO居然落敗於PM981是讓人有點失望的。

然而當你實際使用時這點性能差異是很難體驗出來的,970 EVO依然是一款不錯的高性能SSD,而且它吸引人的地方是它的價格,1TB和2TB這兩個肯定是天價,然而250GB的售價僅799元,500GB的為1499,價格其實會比PM981稍微貴一點,然而970 EVO是官方質保五年的,和店保三年的PM981差距很大,另外970 EVO是可以使用三星Magician優化維護軟件的,雖然目前還沒提供支持,也比根本不可能支持的PM981強得多。

附錄:Expreview Storage Benchmark 2014介紹

到目前為止我們使用的SSD評測規則是兩年前我們做橫評時所定下來的,當時定下的測試標準比較注重SSD的基本性能,當時的測試標準中也有實際應用的測試,但是現在來看這類測試的比重還是偏低,有點偏離實際使用,在新的橫評中我們會使用新的測試標準,新的測試標準會更為貼近實際應用情況。

新的測試會比較注重硬盤真實情況的重現,增加回放類測試的比重,並在此隆重推出我們自己的I/O軌跡回放測試:Expreview Storage Benchmark 2014。

要反映日常的使用,CDM、ASSSD這類簡單的測試軟件是肯定不行的,IOMeter可以進行較為複雜的測試,但是要反映真實的讀寫情況腳本要設置得非常複雜,PCMark的硬盤測試則是採用真實的磁盤I/O軌跡回放,這種測試方法比較能反應硬盤的真實讀寫情況,不少外國媒體都有製作自己的回放測試來考驗 SSD。

測試使用我們自行錄製的真實硬盤I/O軌跡腳本,整測試包括日常應用、辦公應用和遊戲應用三個部分,涉及多個軟件的操作,這些腳本使用Intel NAS Performance Toolkit進行全速回放,運行完會生成一份詳細的測試報告,我們取其中的平均傳輸速度,三個測試的傳輸速度加起來取平均值就是這項測試的結果,比如上圖中就是用超極速S330 128GB跑出來的,它的測試成績是432MB/s,各個測試的具體構成包括:

日常應用測試

1.同盤複製一個MKV電影文件,其實就是以前Fastcopy測試用的那個,文件大小2198MB。

2.同盤複製一個有大量零碎文件的文件夾,也是以前Fastcopy測試所用的那個,文件夾大小2250MB,文件總數10980個。

3.啟動QQ,並對聊天記錄進行搜索,隨後關閉。

4.用Internet Explorer 10流量本地網頁文件,逐個進行人工翻閱。

5.用Media player播放本地高清視頻,並拖動進度條。

整個日常應用測試涉及的數據吞吐量是12742MB,其中讀取數據8005MB,寫入數據4737MB,涉及的文件數量4319個。

辦公應用測試

1.用Word 2013打開多個doc、docx文件,並逐個翻閱。

2.用Excel 2013打開多個xls、xlsx文件,並逐個翻閱。

3.用PowerPoint 2013打開多個pptx文件,並逐個翻閱。

4.用Windows 8自帶的閱讀器打開多個pdf文件,並逐個翻閱。

5.用PhotoShop CS6打開一個4.04GB大小的psd文件,並將其另存為一個新的psd,其實就是以前的PhotoShop測試。

整個辦公應用測試涉及的數據吞吐量是34250MB,其中讀取數據23579MB,寫入數據10671MB,涉及的文件數量112個。

遊戲應用測試

1.《Battlefield 4》遊戲啟動,開啟新遊戲進入第一關。

2.《Crysis 3》遊戲啟動,開啟新遊戲進入第一關。

整個遊戲應用測試涉及的數據吞吐量是3865MB,其中讀取數據3865MB,寫入數據24KB,涉及的文件數量121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