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与成功

坚持与成功

《一壶水 》的故事:

一支英国探险队进入了撒哈拉沙漠的某个地区,

在茫茫的沙海里,负重跋涉……

水都喝完了,大家口渴难耐,心如火急……

这时,探险队长拿出一只水壶,说:

“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这是规矩”。

这壶水,成了大家穿越沙漠的动力源泉;

求生的欲望又重现在队员们濒临绝望的脸上;

前行,坚定不移……

终于,探险队顽强地走出了沙漠,挣脱了死神的追击……

大家激动相拥、喜极而泣;

用颤抖的手,拧开了那壶支撑他们精神和信念的水

——缓缓流出来的,却是一壶满满的沙子!

坚持与成功

再说一个例子。

一般认为,没有空气,人大概只能活四分钟;

离开水,幸存时间不会超过四天,就会死去。

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

46岁的卢珠兰曾经在被埋13天后,被救生还,创造奇迹;

事后,儿子问她:“13天是怎么熬过来的?”

她说:“我一想到死,就觉得解放军会来救我,给我生机;

再说,我胖,一点点消耗脂肪呗,我觉得我还有劲头再坚持;

那里还有个小苍蝇和我做伴,它也被压在地底……”

结论:坚定的信念,是坚持的力量源泉、成功之基。

有些民办学校采用河北衡水中学的管理模式:

全封闭、量化管理;6点起床,22点就寝,中午休息1小时;

一天上12节课;练习一大堆,每一个星期都要测验,时时处处都在比;

起床、刷牙、跑操、吃饭、洗碗、上课、下课、冲凉、洗衣……

时间紧紧的,打仗一样紧张,学生面临很大压力;

天天跑操,不管风雨;不准带电子产品和手机;

重视学生人格和精神的培养,重视学生潜力的发掘与激励;

日常生活明文规定,违犯纪律扣分;采用末尾淘汰制……

这就是著名的“衡水模式”。

2014年,河北衡水中学考进清华、北大119人,

一般的学校无法相比。

但是,有一些初进学校的新生受不了;

有的人说:“下学期,我要转学……”

有的人说:“读完初中,我要转校……”

有些家长很心酸,心想:

“我花了那么多钱供你读书,你为什么不争气;

我要你上天,你却不展翅……”

孩子:你了解父母的爱子、爱女之心吗?

就这么一个孩子,父母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你的身上;

你是父母心中的太阳,占据着父母心中最重要的位置。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孩子有出息,就是父母最大的荣耀,

坚持与成功

就是对父母人生的最大最有力的支持。

孩子:换位思考吧!

你未来也要为人父母,也要生男育女;

未来,当你的孩子不求进取之时,你是怎样想的?

一个人活在世上为了什么?

就是为了成人、成才、成功,为了体面过日子。

不求一定要达到什么目的;关键是要尽心尽力。

挖掘潜力,努力过,尽力了,一辈子不后悔;

后悔的煎熬,也是非常痛苦的。

老大徒伤悲,源于少壮不努力。

当你中年已过,当你老态龙钟、人生潦倒之时,

你才会想到:

“唉!我本来天赋很高,为什么少年不努力?

为什么会贫穷潦倒成这个样子?……”

要知道:成功是努力和时间的乘积;

如果“努力”或“时间”为零,成功也为零。

看看《伤仲永》的故事吧!

方仲永天赋很高,五岁能见物作诗;

他的父亲以为有利可图,就天天带他出去,

给人作诗赚钱,不再让他学习。

结果呢,到了十二三岁,写出的诗一般一般;

到了十八九岁,他的才能已完全消失,与常人无异。

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有天赋而不努力,一样没有出息。

你们能够进入重点学校重点班,

说明你们有天赋,而成功就取决于自己努力。

要想有出息,就要根据社会现实的需要塑造自己。

纵观古今中外,

无论什么社会,无论什么时期,选拔人才均要通过考试;

升大要考试,就业要考试,晋职要考试……

学习和考试伴随终生,直到退休为止。

人家只有了解你,才会录用你。

考什么?考品德、考知识、考能力。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没有时间的堆积,没有大量的练习,没有先进学习方法的采用,

你们的学问如何做到炉火纯青、登堂入室?

你们处于少年时期,心智未成熟,缺少自制力;

有这样一个好时机,要学会珍惜。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

学校的严格要求,正是你们成人、成才、成功的开始。

不畏浮云遮望眼;远望方知风浪小;

憧憬自己的未来,清华、北大在向你们招手致意。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不知读书苦,哪知日后甜?

为了使自己的人生少走弯路,就必须努力学习。

几千年来,古今中外,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学习没有捷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像芭蕉文犹绿;

唯有一行一行认真读书,把书中的知识记在心里,

它才是你拥有的知识财富,具有无限的价值。

能不能坚持,关键看你们会不会想,会不会比。

要站得高,看得远,追寻人生的意义。

翻开古今中外的历史,就可以知道:

任何一个成功者,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想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吗?想享受美好的生活吗?

请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大胆实践与创新,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当你站在时代和科学的前沿,引领潮流,财富会滚滚而至;

IT先驱比尔·盖茨、马云、李彦宏、周鸿祎、马化腾等,

他们的创业,也是从一无所有、艰难困苦开始。

一个不学习、不努力的人,人生结果会是怎样的呢?

往往是失业、贫困、潦倒、痛苦、后悔伴随一辈子。

其实,追求物质财富不是人生的最终目的;

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拼搏,在于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与幸福。

人生有五大需求:

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价值实现等需求。

物质需求是人生最基本的需求,最低档次。

只有不断走向成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实现自我价值,快乐与幸福才会追随你。

越是巨大的成功,越能激励你。

即使在晚年的时候,每当想起它,你还会激动不已。

这就是幸福,最能体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如果把眼前的学习跟自己未来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

找出因果关系,想到自己人生可能遇到了危机,

想到父母深情的爱,想到亲朋好友、老师、同学的鼓励,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前行、不发奋努力?

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

追求信仰,追求真理,肯定要付出毕生的努力。

革命先驱们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吃尽了多少苦难;

今天,为了建设好我们的国家,当然也为了自己,

多吃一点苦,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又怎么不可以?

当怀揣“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红心去读书,会有更多的动力。

坚持与成功

信仰、理想是一个飞翔的翅膀;

有了它,何言苦?还敢于直面生死!

当把学习的兴趣变成乐趣、志趣时,

你根本不会感到学习的苦,

而是把学习当成一种快乐、一种幸福的体验,一种成功的开始。

不论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

毛泽东都非常刻苦读书:

《共产党宣言》读了一百遍、《红楼梦》读了五遍……

即使在1976年9月8日临终之时,

他迷迷糊糊、断断续续看书;

据统计:这一天,毛泽东先后看文件、看书11次,共计近三小时。

为什么毛泽东能够成为: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卓越的领导者,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以及伟大的诗人和书法家?

是因为毛泽东一辈子读书,读书一辈子。

善于读书学习的人,人生立足点高,视野辽阔,

往往能够正确、全面、科学看问题和处理问题。

想成为自己人生的主宰者吗?想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吗?

请从读书学习开始。

请找残疾人奥斯特洛夫斯基、朱彦夫、张海迪、和志刚、尼克等人比一比;

他们人残心不残,充满自信,以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的精神,

走向成功,成就辉煌的自己。

自己在学习上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比他们大吗?

他们能够成功,但自己为什么不能、不可以?

要比出信心、比出勇气、比出坚毅。

理想有多高,信心就有多高,决心就有多大;

了解众多人物的历史,展望自己的人生,

再回头看自身的问题,真是不值得畏惧。

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

人生的风风雨雨,既是阻力,也是动力。

彩虹常在风雨后;

奋斗、拼搏的人生,一定会显现幸福的“彩虹”,壮观无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