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人均年薪17萬元 高管卻高達4000萬

小米向來以工資低、工作強度高而出名,但是有些諷刺的是,高管們卻拿著數額巨大的年薪,根據數據,前五名高管2017年人均年薪達到4000萬元,2016年更是達到5600萬元的水平,與此對應2017年所有員工人均年薪僅有不到17萬元。

小米人均年薪17萬元 高管卻高達4000萬

小米高管團隊合影小米高管團隊合影

小米IPO可以說是2018年以來互聯網圈最為轟動的事件,關於其估值、業務模式等問題的探討層出不窮,其中有部分直諫之言,但也不乏諸多以訛傳訛,一度讓外界對小米的認知產生混亂。

今天是小米系列的第一篇,聚焦於小米普通員工的工資、員工持股以及高管薪資等身關員工切身利益的問題,高速前進中的超級獨角獸,員工到底享受到了什麼?

員工人均年薪僅為16.73萬元

小米IPO帶來了諸多的財富神話,最典型的有以下兩種:

一是雷軍等創始高管的身價問題。

根據資料,雷軍通過各種複雜的設計,總計持有小米31.41%的股權;聯合創始人、總裁林斌持股13.33%;聯合創始人、品牌戰略官黎萬強持股3.24%。

這三位是小米的核心和靈魂人物,持股比例也是高管中最大的,這次小米成功掛牌,若是按照700億-800億美元的估值計算,雷軍個人身價直接在200-300億美元,林斌和黎萬強也成功晉升億萬富豪行列。

第二個是員工的身價問題。長期以來小米實行三種工資結算辦法,即可以選擇2/3的報酬+股權;也可以選擇1/3的報酬+股權;亦或者全部拿現金。提供股權激勵的門檻並沒有設置得很高,如,客服人員只要工作半年以上,工作表現得好,就給期權。

截止小米招股書披露的時間點,小米14513萬名員工中已經有5500多人選擇持股的方式,因此外界瘋傳工號前1000的員工都會因股權激勵而成為身家千萬。

這樣的情況肯定是真實的,但是數字有誇大的成分,新浪財經更關心的是這麼數量龐大的員工,這8年來過得怎樣?他們在小米工作期間獲得的報酬如何?

根據招股書顯示的資料,小米2017年僱員工資、薪金和花紅開支共計24.28億元,如果按照2018年3月31日14513萬名員工數量計算,每位員工的年均工資僅為16.73萬元(這裡暫不考慮2018年前3個月新進員工的人數影響)。

人年均16.73萬元,合計下來月人均的工資也就一萬出頭,是一個有點讓人心疼的數字。互聯網圈內福利待遇超級好的騰訊,在2017年年報中公佈的數據是人均月工資6.5萬元,換算成人均年工資超過70萬元。

五名高管人均年薪4000萬元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再來一組數據估計小米的員工會更心塞。

雖然小米年均人工資很低,但是高管卻很高。根據公轉書中透露出來的前五名最高薪人士2017年總薪酬達到1.96億元,這還是壓縮之後的薪酬,在2016年最高曾高達2.82億元。

這意味著2016年前五名高管人均年薪5600萬,雖然2017年降低了一些但是仍然接近4000萬元。

貼心的小米還列出了這5位高管薪資的分佈範圍,其中年薪在1-1.5億元的有一位,並且從2015年至2017年三年都是一位;而年薪在3000萬元-1億之間的高管有2名;2016年尚有一人年薪1000萬元以下,在2017年上漲超過1000萬元,這意味著五名高管集體躍升千萬元以上。

這個高管團的收入和同行業比確實有點高。根據最新2016年A股董事長薪資排行榜看,薪資最高的海通證券總經理助理林湧年薪不過1549萬元,2017年金融業整體的高管薪資均值也僅為2316萬元,不論是整體還是單值和小米比都差遠了。

放在港股裡面,這個薪資也是非常高的。如果大家不健忘的話,上一次港股高管薪資引起熱議的是楊元慶,其2015年年薪高達1.1896億元的年薪,登頂中資港股“最貴”,被稱作中國最著名的“打工皇帝”

但是楊元慶這些年的成績已經非常明顯,不僅差,還在最近被踢出了恆生成分股,高薪與糟糕業績形成幽默對比。

從現在的數據來看,小米高管團隊中哪一個超過1億元高薪的人,大概率上市超過楊元慶的收入了,不知道這個到底是好還是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