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發達國家都在非洲,其他地區都是發展中國家的話,我們的審美是否會趨向認為黑種人比黃、白人種好看?

bsdjfb

我們對美的認知和評判是很主觀的,既受本土審美文化的影響,也受異域文化帶來的新鮮感的影響。比如我們會羨慕歐美人立體的五官和白皮膚,可沒有人能具體說出為什麼白皮就是比黑皮或黃皮好看,為什麼五官立體就比扁平好看,這些潛移默化的固有主流認知更多的是源於歐美文化藝術(繪畫、雕塑、電影、流行音樂等等)所帶來的強勢新奇感,而歐美國家在文化輸出上強勢的背後是其強大的國力,從這個角度講,題目中的觀點是有道理的。我們內心深處都有點認同“強大的即是正確的”這樣一個道理。所以我們會去崇拜和欣賞好萊塢的影星,並以此為審美模板,而很少會去關注非洲的明星。當然這也跟曝光度有關係,發達國家往往更重視文化產品的輸出和推廣,希望自己的價值觀和審美體系受到全球認可。因此,如果非洲成為發達國家聚集地,其文化必然崛起,對外輸出力量增強,其審美觀也必然會影響到他國。這讓我想起周圍有幾個外國朋友不只一次問過我,為什麼中國女孩那麼熱衷於雙眼皮和美白?深邃的雙眼皮和白皮膚這種歐美女性的標配在他們看來習以為常,甚至會故意去海灘曬黑,看來美貴在“稀有”,而並沒有固定的範式。


Miss文哲

有可能會

其實所有的審美都有著其深刻的物質基礎。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假說黑人會活到160歲,而白人只能活到50歲,你還會認為白人很漂亮嗎?

如果撇開一切因素,繼續將這種假設擴大,黑人可以活到1000歲,而白人只能活到20歲,那麼,你可以想象一下,再看黑人,你很可能會覺得他們和神一樣美,而白人則會醜陋不堪。

大眾的審美都是建立在社會學,環境學,遺傳學,營養學,文化倫理等等等等諸多因素的物質基礎之上的。

撇開這些因素,單純去說審美其實沒有多大意義。中國古代諸多的仕女圖,歐洲中世紀的《聖經》故事圖畫,包括日本,韓國等國家他古代女性肖像圖畫,無不以胖為美。

而到了現代,除了非洲和東南亞等國家的一些原始部落,仍然遵尋著以胖為美的審美觀點,其他絕大多數國家的大眾審美,都是以身體勻稱纖細為美。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其實從營養學的角度上來說很好解釋。這是因為在古代,大多數人因為糧食和醫藥用品等不足,都存在著營養不良的狀況,身體瘦削,多多少少都存在著病理狀況。即便是壽命也會因此而大打折扣。

而那些相對來說比較豐腴肥胖的人,一般說來他的營養狀況和生活環境相對那些營養不良的人來說,都要好一些,壽命應該也要長一些。受各種因素影響,人們自然會認為這種長相更符合美的範疇。

而反之亦然,隨著科學研究的發展,現在,人們已經完全認識到肥胖對人身體帶來的隱性傷害,比如三高或者心腦血管兒疾病發生機率的提高,都大大影響了人們對肥胖這種體型在美學上的看法。

而且同等條件下,那些體態纖細勻稱的人從統計學上來講肯定有比肥胖的人群危險疾病的發病率要低,意味著他們的潛在壽命會大大增加。

人都是一種趨利避害的動物,他們的審美自然也代表了他們潛意識裡的某種希望。也就是說他們認為美的東西,恰恰是他們潛意識裡希望得到的東西。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你說的情況如果真的有可能發生,那麼,真的很有可能全世界人的審美會跟著改變!


一樓是幾樓

如果發達國家都在非洲,我們審美一定會趨向黑人那種美,因為審美是屬於文化範疇,如果先進文化在非洲,那麼非洲的審美情趣也一定會是所有後進文化所進取的方向,我記得剛改革開放的時候,看到那些金髮碧眼的老外就跟金絲猴一樣,有的還穿得暴露,覺得真醜,不以為恥,現在想起來那是性感,真的很美。


9000000000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