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鉛筆的用途--每天給孩子一個育心故事

一支鉛筆的用途

紐約的里士滿區有一所窮人學校,它是貝納特牧師在經濟大蕭條時期創立的。1983年,一位名叫普熱羅夫的捷克籍法學博士,在做畢業論文時發現,五十年來,該校出來的學生在紐約警察局的犯罪記錄最低。

為延長在美國的居住期,他突發奇想,上書紐約市市長布隆伯格,要求得到一筆市長基金,以便就這一課題深入開展調查。當時布隆伯格正因紐約的犯罪率居高不下受到選民的責備,於是很快就同意了普熱羅夫的請求,給他提供了一萬五千美元的經費。

普熱羅夫憑藉這筆錢,展開了漫長的調查活動。從八十歲的老人到七歲的學童,從貝納特牧師的親屬到學校的考題,總之,凡是在該校學習和工作過的人,只要能打聽到他們的住址或信箱,他都要給他們寄去一份調查表,問他們:聖·貝納特學校教會了你什麼?在將近六年的時間裡,他共收到三千七百六十五份答卷。在這些答卷中74%的人回答,他們知道了一支鉛筆有多少種用途。

這個奇怪的答案引起了普熱羅夫的極大興趣,他決定對貝納特的教育進行深入研究。他先走訪了紐約市最大的一家皮貨商店的老闆,老闆說:“是的,貝納特牧師教會了我們一支鉛筆有多少種用途。我們入學的第一篇作文就是這個題目。當初,我認為鉛筆只有一種用途,那就是寫字。誰知鉛筆不僅能用來寫字,必要時還能用來做尺子畫線,還能作為禮品送人表示友愛,還能當商品出售獲得利潤。鉛筆芯磨成粉後可以做潤滑劑,演出時可臨時用於化裝;削下的木屑還可以做成裝飾畫。一支鉛筆按相等的比例鋸成若干份,就可以做成一副象棋,可以做成玩具的輪子。在野外遇到險情時,鉛筆抽掉芯就能當做吸管喝石縫中的水;在遇到壞人時,削尖的鉛筆還能作為自衛的武器……總之,一支鉛筆有無數種用途。它讓我們這些窮人的孩子明白,有著眼睛、鼻子、耳朵、大腦和手腳的人要是有無數種用途,並且任何一種用途都足以使我們生存下去。我原來是電車司機,後來失業了,但是你看,我現在是一個皮貨商。

普熱羅夫後來又採訪了該校的其他一些畢業生,發現無論貴賤,他們都有一份職業,並且都生活得非常樂觀。

普熱羅夫再也按奈不住這一調查給他帶來的興奮,調查一結束,他就放棄了在美國尋找律師工作的想法。匆匆趕回國內。目前,他是捷克最大的一家網絡公司的總裁。2000年聖誕夜,他通過伊妹兒給紐約市政廳發了一份調研報告《醒著的世界及它的休眠狀態》,算是對前任市長的報答。

一支鉛筆的無數種用途,改變了多少普通人的命運啊!而我們的孩子,難道會連一支普通的鉛筆都不如嗎?大詩人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千古一嘆,不正是對一支鉛筆無數種用途的教育意蘊的點睛之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