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到底有多重要?

對於孩子的教育,是為人父母一生都在為之鑽研的修行。

都說,父親的格局決定了一個家庭的方向,而母親的情緒決定了一個家庭的溫度。

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到底有多重要?

著名美籍華人趙小蘭在談到她為什麼能成功時說:我身後有一位成功的男人,我的父親趙錫成。他有6個女兒,4個哈佛,一個哥倫比亞大學,還有一個瑪麗女子學院。趙錫成有一句話,什麼是成功人士?自己事業的成功,只成功了一半,把自己的子女教育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到底有多重要?

胡適在《我的母親》一文中寫道,“我母親的氣量大,性子好,待人最仁慈,最溫和,從來沒有一句傷人情感的話”。

母親的和善並不代表無原則地縱容寵溺孩子,恰恰相反,母親管束胡適最嚴。她是慈母兼任嚴父,但她從來不在別人面前罵他一句,打他一下,她會給孩子罰跪,說理,無論怎樣重罰,她都不允許兒子哭出聲來,因為她教訓兒子不是藉此出氣叫別人聽的。

胡適在最後寫道:

“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到底有多重要?

教育孩子要有耐心,和孩子一起走過他孩提時代和青春歲月,雖然也有被氣瘋和失去理智的時候,然而,孩子卻在不知不覺中向我們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的視角是獨特的。

但孩子究竟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其實是跟父母密切相關的,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曾是內地第一代文藝範偶像的黃磊帶著多多參加《爸爸去哪兒》,讓大家都記住了黃磊乖巧懂事有擔當的女兒多多。都說女兒是爸爸的小棉襖,多多自然也是黃磊的小棉襖、心頭寶,但他在教育多多時該嚴格時就嚴格,剛中帶柔。

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那個愛讀書,鋼琴吉他樣樣精通的多多,而是那個徵求了爸爸媽媽同意,終於可以養狗狗的多多。

在爸爸去哪兒中,喜歡小動物的多多曾對攝製組送來的小狗乖乖愛不釋手,但是之前家裡不贊成養寵物,儘管看到多多要和小狗分開時難過的樣子,黃磊也沒有立馬答應多多,而是在跟多多溝通如何養狗,照顧狗狗,強調要承擔起照顧狗狗的責任,而不只是因為一時喜歡,並且讓多多徵求媽媽的同意後,才最終留下了小狗乖乖。

在跟爸爸媽媽溝通的過程中,多多並沒有哭鬧,而是講清楚自己的訴求,也說明白自己會如何去照顧乖乖。但當爸爸媽媽同意養狗後,多多瞬間哭出聲來。

這個過程,是一個平等對話的過程,也是一個讓孩子懂得承擔責任的過程。

正如楊絳說,好的教育不是被動受到管教,而是啟發學習的興趣和自覺,在不知不覺中受教。

為人父母,在批評孩子時候,你會反思自己嗎?

①孩子喜歡譴責別人,可能是你平時對他批評過多;

②孩子懶惰和依賴,可能是你替他做的事和決定太多;

③孩子容易對抗,可能是你對他太強制;

④孩子自私,可能是你對他太溺愛,要什麼給什麼;

⑤孩子習慣退縮、逃避,可能是遭到了你的輕視和打擊;

⑥孩子習慣埋怨,可能是你負面情緒過多;

⑦孩子不愛學習的時候,是不是因為你也不愛學習呢?

不要總是羨慕別人家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是天使,他們的到來是每個家庭最幸福的事情,好的教育觀,也會讓你的孩子成為別人口中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