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陳景潤算出了1加2,但是1加1卻算不出來!

陳景潤在一個貧寒家庭出生,家中兄弟姐妹比較多。陳景潤出生後,父母為了養活他,便向鄰居家借米湯來餵養他。陳景潤自幼乖巧懂事,父母幹農活時,家中弟妹就由陳景潤照顧。

等到哥哥從學校回來後,陳景潤便央求哥哥教他數學知識。母親見陳景潤學習刻苦,便將他送到學校讀書。陳景潤的學習成績非常好,1948年2月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英華書院。後來,陳景潤又以優異的成績被廈門大學數學系錄取。

1966年,陳景潤算出了1加2,但是1加1卻算不出來!

1973年4月,陳景潤在《中國科學》雜誌上發表了論文,《大偶數表示為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兩個素數的乘積之和》。這個被人們通俗地稱為1+2的命題的證明,距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的終極證明,僅有一步之遙,它立即震動了國際數學界。

因為他這個文章一發表之後,國際就是搞這個工作的英國的數學家。那時候已經出版一本書,叫《篩法的理論》的一本書,聽到他文章發表了,馬上就終止印刷。那原來就有十章,就把他這個,陳景潤這個篩法,這個哥德巴赫猜想1+2的論文,就作為第十一章列入這本書。

1953年,陳景潤從廈門大學數學系畢業後,分配到北京四中當數學老師,因教學口齒不清被辭退。1957年,在華羅庚教授的舉薦下,進入中國科學院數學所,從事數論方面的研究。

1966年,陳景潤算出了1加2,但是1加1卻算不出來!

在國際數學界,哥德巴赫猜想被譽為世界數學王冠上的明珠,陳景潤即痴迷於此。經過近十年的刻苦鑽研,到了1966年,他已經初步證明出了1+2。

大概那時候的最早的論文是200多頁,在專政之後呢他還思索這個問題,簡化這個過程,簡化到四、五十頁。

然而此時偌大個科學院,已經放不下陳景潤的一張書桌了,他被當作專政對象而反覆遭到批鬥。他以死抗爭才換來了少許的安寧。此後他棲身於一間鍋爐房改成的不足六個平方的狹小房間裡,而房間的電線都被剪斷了。

1966年,陳景潤算出了1加2,但是1加1卻算不出來!

三年多的時間裡頭,他就在那個沒有電燈的日子裡頭生活。在這樣的條件下,1+2被證明了出來,這是迄今為止在哥德巴赫猜想上,依然獨步世界的研究成果,距王冠上的那顆明珠僅有一步之遙。世界級的數學大師,美國學者安德列·韋伊曾這樣稱讚他,陳景潤的每一項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馬拉雅山山顛上行走。

陳景潤的秘書李小凝曾說,陳景潤在數學領域的貢獻,至少三十年內沒人能夠打破。而陳景潤的學術論文,估計全球能夠看懂的也超不過10個人。話說有一天,陳景潤上街去買醬油,買好醬油後,陳景潤便提著醬油瓶往回走。

1966年,陳景潤算出了1加2,但是1加1卻算不出來!

陳景潤突然想到一個很有趣的數學題,他便開始了心算。正當陳景潤專心致志地算題時,他沒有看到前方不遠處有一個電線杆。果不其然,陳景潤撞在了電線杆上,醬油也灑在了地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