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近期大跌的原因真相大白 或為IPO擴容更改發行制度

今天相信股民們很不開心了,或者說這幾天都不開心,因為大盤又一次暴跌了,盤面一片慘綠,今日截止收盤,滬指報3446.98,跌0.97%;深成指報10864.34,跌2.65%;創指報1697.39,跌2.17%。數百隻股票被封住跌停板,像樂視網、ST保千里這樣的就更不用說了,完全沒機會。


按理說,大盤經過一段時期的上漲應該有所回調,但是要特別說明的是,本次的上漲,多數個股並未跟漲,各種原因涉及敏感,我不多說,但是這次調整幅度之大,之猛,很多人摸不著頭腦,結果今天一則新聞出來,真相大白了,證監會為了更多IPO,或將改革制度,讓更多的企業進入A股。廢話不多說,看看這則新聞:

證監會系統2018年工作會議再次釋放支持新經濟發展的重要信號。中國證券報認為,提升服務新經濟能力,強化孕育經濟新動能功效,將是未來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重要內容,包括且不限於改革新股發行制度、完善多層次市場體系、培育風險投資基金、擴大雙向開放等。

從境外成熟資本市場的發展經驗來看,高效、完備的資本投資機制及配套服務體系,對支持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具有分擔風險、融資扶持、價值發現等重要作用,有助於培育發展經濟新增長點。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當下,創新驅動、內生增長、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資本市場的有力支撐。其中,如何解決創新創業企業“最先一公里”的資金來源問題,是資本市場提升服務新經濟能力的關鍵。

從制度的包容性和可適應性來看,我國新股發行制度還有較大的改革空間。不少創新創業企業不僅無法滿足A股上市的財務硬指標,還存在VIE架構、股東人數超過200人、同股不同權等情況,難以滿足現行A股IPO要求,故只能選擇境外上市。在此方面,2018年監管工作會釋放明確信號:吸收國際資本市場成熟有效有益的制度與方法,改革發行上市制度,努力增加制度的包容性和適應性,加大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支持力度。可以預期,一方面,新股發行制度改革特別是創業板方面的改革值得期待,“把好企業留在國內、讓好企業儘快上市”將是監管層努力追求的目標。另一方面,境外上市的優質紅籌股、中概股迴歸A股的制度安排或得到進一步完善。

從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來看,廣覆蓋、多渠道、低成本、高效率、嚴監管是發展方向。目前,我國有1500餘萬家中小微企業、30餘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迫切需要多層次股權市場的多樣化服務。如何加強各層次股權市場之間的有機聯繫;如何進一步挖掘區域股權市場、新三板市場的塔基功效;如何進一步提升新三板市場的交易活躍性、融資便利性,都需要在法治化、市場化的改革路徑上給出答案。

從投資者培育角度來說,價值挖掘、風險識別、理性投資的能力要求更高。一方面,大力發展創業投資、天使投資、私募股權基金是應有之義。創新創業企業死亡率極高,具有高風險、高投入的特點,亟需天使基金等風險投資主體的發展,彌補信貸融資的侷限。另一方面,個人投資者對投資創新創業企業也應具備更高的風險承受能力和包容度,牢記投資有風險。

或許是市場神經敏感,但是看到這樣的信息,難免用腳投票,畢竟股市資金量有限,不停地擴容,萬一其間有問題的企業上市之後,最終又可能成為一個又一個用來“收購韭菜”的地雷,就像樂視網等,當然還有其他擔憂的原因,咱不敢多說

A股近期大跌的原因真相大白 或為IPO擴容更改發行制度

近期A股慘烈下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