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被擠公交老人撞到,有人提議:限制老人早晚高峰優惠,你怎麼看?

河南交通廣播

關於老年人早晚高峰期乘公交出行,已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

關於這個問題,大致有兩種意見。

一部分人建議,取消早晚高峰期老年人乘坐公交車優惠的政策,希望老年人能夠錯峰出行。

另一部分聲音則稱,老年人何時出行是他們的自由,不能因此就限制他們出行,限制他們享受該有的社會優惠福利。

兩種說法,都有其理由和道理。目前,我國正逐漸進入老年社會,步入老年行列的人在不斷增加。早晚高峰期搭乘公交車的小矛盾,可能會越來越凸顯。

早晚高峰期,搭乘公交車的以上班族和學生居多。而且,除節假日外,多數公交車每天在這兩個高峰期,基本都是人滿為患,擠的水洩不通,年輕人都被擠的難受。在這種情況下,對於老年人是存在一定危險性的。畢竟年紀大了,骨質疏鬆,身體也禁不住擁擠、折騰。尤其在上下車時,由於人多擁擠,極容易出行摔倒等狀況。因此,基於對老年人自身安全的考慮,確實不適合在這兩個高峰期出行。

特別在早高峰時,無論上班族還是學生,都在趕時間。而老年人基本是為了乘車去遛彎兒、鍛鍊、買菜等,時間上早一點晚一點都是不影響的。希望儘可能多給年輕人騰出點空間,爭取點時間。

我們每個人家裡都有老人,也有上學、上班的年輕人。應該相互理解,儘量別因為此事而成為兩個對立面。

至於大家建議的,取消老年人高峰期乘車優惠,這個辦法可能會起到些許的效果,但也不一定能解決問題。如今,很多老人也不在乎那三兩塊錢,該出行還是會出行。所以,限制出行不是根本的辦法。可以考慮高峰期增設老年人定點專車,與年輕人分開搭乘。既不影響老年人的出行需求,還緩解了年輕人的乘車問題。

要合理的解決這個問題,還需要大家的集思廣益,人多點子多,總會有一個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

朋友們有什麼好的點子嗎?說說看。


龍族社


確實,上班族急著上班、學生趕去上學、老年人趕著買菜晨練……早高峰令人很頭疼。


作為一名資深公交上班族,在杭州多年,至今沒有遇見過公交車不給老人和孕婦讓座的。一次都沒有,事實上,現在的上班族多是大學生,道德素質還是比較高的。但是像新聞裡這位王女士遇到的這種事,還是可能存在的。但是,我覺得這跟老人坐不坐公交貌似聯繫不大。或者說這是個特例。

我們先了解下事實情況。


杭州的王女士,最近乘坐公交車時就發生了點不愉快.....這個王女士是個孕婦,“前幾天我在坐公交車的時候,站在門口。那天人也比較多,快下車時有個年紀比較大的大媽從裡面拼命地擠出來,邊擠邊用手攉邊上的人,示意讓開。結果下車的時候就撞到我肚子。問題倒不大,但我下車的時候追上她,和她說‘你前面撞到我肚子了’。大媽只是看了我一眼,然後就自顧自走了。”


相信坐過公交的人都懂的,在上下班高峰期,不管是上車還是下車,都是人擠人,想挪動一下都不行。雖然對於大媽看一眼就自顧自走了這種行為並不提倡,但是把這事放大到所有老人好像有些以偏概全。


不過,我覺得這個新聞只是一個引子,因為大家的關注點更多的在於通過限制老人來減少人流量。就像那位王女士提出“能不能在我們上下班的早晚高峰期,像這種有老年卡、優待卡的這些老人,限制他們的優惠政策?那麼我想他們就不會跟我們擠了。”


因為對於上班族或者高年級學生來說,每天站著去上班或上學,確實挺累的。而老年人時間自由,如果他們能為學生和年輕人“讓道”,錯峰出行,那算是兩全其美。

事實上,在上海其實已經有過成功先例,那就是取消老年免費卡。“2016年6月26日起,上海市停止實行70歲以上老人持“敬老卡”免費乘坐公交車及地鐵的政策。”據相關報道,實行新政當天,公交車上的老年乘客比以往減少了八成以上,確實起到了早高峰分流的效果。


所以,對於事件本身,我希望大家能夠理解,也別把鍋甩給所有老人,都不容易,希望相互照顧,尤其是對於老弱病殘孕和小孩,我們這些年輕人儘可能的在他們下車時幫忙扶下或者多空出點位置方便他們下車。


而對於限制老人優惠卡這樣的,也許短期內不太容易實現,年輕人為了生活奔波,老年人為了子女操勞,都有理由,都不容易!所以,大家也不妨退一步,年輕人提前出門10分鐘,老年人晚出門10分鐘~



說到這,不得不說下,我九點上班,離公司20公里,轉兩趟車,按時間算7點30出發,時間綽綽有餘,但轉車時已經是八點,基本上遲到的多。為了避免早高峰,現在我7點20出發,基本能提前20分鐘以上到公司。所以我想早出門10分,不算什麼難事吧!


可靠福祉

怎麼說呢?自己是位雙胎孕婦,不坐公交,但是偶爾需要乘坐地鐵,之所以懷孕7個月還冒險開車上下班,基本是讓“老人家”逼的。國家人口老齡化嚴重,現社會上的老人基本都是建國初期趕上國家好時候,城市幾乎人人有退休金,而他們很多也是城市招工上來的農村人,有錢有閒,年輕時經歷動盪期,加之回老家時自覺優越或者別人給其優越心裡,再加上很多為工廠比較早的工人,都是老師傅,建國後工廠管理鬆散,等等諸多原因導致了現在他們的心裡歷程。比如我父親就是這樣,經常說他可是一點用沒有,在我們跟前也挺祥和一老人,但是出了門經常幹出一些讓老媽都崩潰的事,比如嘴碎、非要上班點出去買菜,老媽讓其在外面吃早飯過了早高峰再回家,非要擠回家,還拉著買菜的車,明明他們小區就有菜市場,人的教育、見識、經歷都是可以成長的,唯獨思維方式和心理太難了,老媽是大夫出生,副院長退的,和老爸的心理和思維方式簡直天壤之別。

當然,學習上海的方式理論上可行,可是一樣並沒有減少多少,老人還是一樣的出行

對於一些城市的公交上車刷老年卡時就語音播報給老弱病殘讓座,抱著孩子的大肚子孕婦上車的沒人理睬,老年人讓很多群體敬而遠之。地鐵上,今年遇到四次老年人讓孕婦讓座的情況,有兩次孕婦至少6個月,特別想說地鐵相對較穩,你看著挺硬實,站站不行嗎,都被同事給拉住,但是明顯感覺到部分老人“欺軟怕硬”,其中一次和一位孕婦坐的兩人座,一位老大爺看了看我,聽著我講電話是本地人沒要求坐外面的我讓座,讓裡面的妹妹讓座,女性同胞,別管自己是不是本地人,也不管自己過的怎樣,不管工作、家庭、生活,任何場合,不卑不亢,自己的寶寶需要自己保護,至於其他人,你現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精靈兔寶寶

有很多好的方法可以解決,關於老人藉著自身優惠福利政策,在公交車上給人造成的不便。可是,偏偏官兒們就是不作為,不接受,不採納。而且,藉著民怨四起之際,輿論報道的頂峰,去漲價乘坐公交車費用。美其名曰:為解決公交車老人問題。還找“磚家”給民眾解釋,1、漲價後老人乘坐公交車就會減少,因為老人心態錢,也就不會毫無忌諱的隨意乘坐。2、公交車運營不掙錢。漲價後會提供更好的服務。總之一堆堆的愚民之說法。一個三線城市,大部分人每月收入薪資2500元上下。坐公交車費用卻漲價為2元一次,老人用卡1元5角一次。而且,原來的鐵西到鐵東的直通車,大部分都改成到站前中轉換車。上班乘坐公交車費用就要花費4元,下班呢。一天車費8元錢。一個月收入多少?試問一下北京一線城市,公交車費才多錢?一個月收入多少?簡直讓人無語。

避免老人公交車問題方法:

1、設置時間,改老人卡全天使用為限時使用。9點30分之前老人卡乘坐公交車無效。傍晚17點 到 20點 之間老人卡乘坐公交車無效。

2、設置專車專卡。專門設置幾輛公交專車。此車只有擁有老人卡可以乘坐。老人卡乘坐非專車公交車,無效。乘坐非專車公交車,不享受優惠,一樣花錢。


貧僧演松

誰都想趕快上車回家、上班,但車的容量有限,不能容納過多的人,從而導致上車的乘客爭先恐後,車內的乘客擁擠不堪。

那麼,如何杜絕此類現象的發生,本人有以下幾點建議:

1,增加公交車數量,增大公交車容量。

公交車的數量的增加和容量的增多,必然能緩解乘客上下車擁擠和車內擁擠的難題。

2,在上班族和學生乘車時段內,禁止老人乘坐公交車。

因上班族和學生都得遵守作息時間表,對時間的嚴求很嚴,遲到、早退都不允許。而退休老年人無時間限制,可不與有時間約束的人爭公交車。

3,建議在公交站點多安置些座位,讓老年人有充分休息的場所。

人老了,腿先老,誰都想趕緊上車找個坐位,回到家歇息。可在公交站點長時間等車,必定增加老年人腿部的承受力,迫使老年人抓緊上車的緣故。如能在公交站點多增加些座位,這樣,老年人的身體得到充分休息,他們也就不急著擠公交了。

4,在上公交車時,應排隊上車,而車內應嚴控乘客數量。

如乘客都能排隊上車,就沒有擠公交車上車的煩惱。控制好車內乘客數量,就避免人擠人的尷尬場面。

5,老年人的公交優惠政策不應取消。

誰都有老的時候,給老年人的乘車優惠,體現了黨和政府關心老年人、愛護老年人的尊老、敬老的思想和行動。

只不過引導和勸說老年人要有高姿態,體涼年輕人的苦衷而不是去與他們爭公交車。在公交站點應安置專業或自願者,在早晚下班高峰期,用擴音器宣傳、引導、疏解密集乘客,長此以往,人們就會互相涼解、互相謙讓、互相理解,公交秩序會井然有序,達到理想效果。


平順吉祥18

我不坐公交車上班,因為我的單位就在我家樓下走路2分鐘就到,單位裡的同事都很羨慕我,到了單位姐妹們就會分享公交車上的新聞,當然說的最多的就是上的老人,比如高峰期間老人拖著購物拖車買的菜兩個小夥子費勁才幫忙抬上車,上車後拖車堵在門口就是不往裡進,把門口堵的嚴嚴實實,趕點上班族們乾著急沒得辦法,比如幾十斤的拖車年輕人拿都費勁,而所謂的老人拖著車真是健步如飛的攆公交車,上了車後腿也瘸了走路一小步一小步的挪,扶著欄杆也是東倒西歪就是站不住,一會靠在這個身上,一會又歪到那個身上,就看你坐在座位上年輕人讓不讓座。雖然我不坐公交車上班,但是我老公是公交車的司機,公交車司機的辛苦,只有我們做家屬的體會,比如老人上車不打卡司機師傅會告訴他要打卡,所謂的老人會破口大罵你算老幾我這個年齡國家都不要我的錢了你憑什麼還要我打卡,還有甚者連司機的祖宗八代也問候。雖然我不坐公交車上班,但是我每天接觸的都是,坐公交車上班的同事和開公交車的愛人。堅決支持乘車高峰時間和老人出門時間錯開,我會告訴我身邊不上班的朋友,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出行一定避開乘車高峰。


愛貝和點點的麻麻

支持。現在的老人太清閒了。為了便宜兩毛錢的菜坐公交車從番禺到廣州某處的一個市場去買兩斤青菜。關鍵還是組團去。大家都在排隊,本來排得好好的可車一來那些老人就擠了上去。搶不到座位就叫別人讓,不讓座就各種冷嘲熱諷的。更有的直接開罵。有的老人在番禺過廣州上下九喝早餐。地鐵他們不敢去擠。就去擠公交。我早上八點上班。那個點公交車基本上以老人為主。。就算上了車我們都是往後面擠,不敢在前面。萬一碰到了點。。分分鐘家破人亡。有時候寧願多轉兩次地鐵也不敢擠公交。。那些老人上車林黛玉。超市方世玉。廣場黃飛鴻。當初就是因為3號線擠不上。公交不敢擠才狠心買了臺車。


阿肥仔啊

我就想反問一下:提這種建議的人有沒有父母或者是爺爺奶奶?你們有沒有年老的這一天,如果有,到時候你的下一代這樣對待並厭惡你們,你們會作何感想?老人早晚高峰期出行,究竟是為了什麼?他們還不是出去當奴隸,送孩子接孩子上下學,出去買糧買菜辦家務,他們為的是不是還是下一代?

在社會公德問題上,不去提倡恭謙禮讓的優良傳統,反而什麼事都想著以強勢壓人,這是怎麼了?是人類社會的進步?還是一種自我為尊的退化?這樣的問題讓人感覺到即心寒又心疼!


冬青裡的駱駝草

中國逐漸進入老齡化時代,國家採取許多措施關注老年人生活,也包括老人出行旅遊觀光等等,都是給老人的福利。

老人公交車免費卡在許多城市都推行,有的是限次數免費,有的是限時免費,有的是減少乘車費等等,這些都是對老人的照顧。

問題中說到老人把孕婦擠了而不道歉就走了,這是個人道德素質問題。

如果說解決老人不同上班、上學的人擠公交擠地鐵,我個人認為限時免費比較好,比如上午7點至9點,下午4點半至7點期間不免費或適當折扣,其餘時間免費。可能會有效減輕高峰期壓力。如果老人有急事非要在高峰期乘車,那就跟普通人一樣,不享受老人的優惠。退休老人有時間錯峰出行,上班上學人員沒有更多的機動時間。

限制老人在高峰期出行是不行的,誰可能都會遇到急事,況且公交車、地鐵都是公共交通工具,不讓某些人乘坐是不公平的。


心意給力

現在社會,大多數的人們還是很有愛心的,很多人也會主動給老人,孕婦,抱小孩子的人讓座,但是也有不讓的時候發生,就早晚高峰期的時候,要是說限制老人出行或者利用各種手段變相讓老人不出行的,這個個人覺得不妥,如果按照各種理由說法的話,需要幫助的人如孕婦,抱小朋友等都不應該出行的,老人出行的理由也有很多,比如生病,送孫子上幼兒園等,再說了,人家愛什麼時候去什麼地方,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去限制別人!只能說我們心痛老人,給他們讓座,只能呼籲他們沒別的什麼事,為了自己和大家好,儘量錯開高峰期,大家相互理解,而不是採取一些限制手段,個人看法,不喜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