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窮”更可怕的,是向孩子“哭窮”

比“窮”更可怕的,是向孩子“哭窮”

比“窮”更可怕的,是向孩子“哭窮”

比“窮”更可怕的,是向孩子“哭窮”

我們常常說,要富養孩子。行動上,做父母的,都是儘量給孩子最好的。但很多父母,一邊富養孩子,一邊又拼命跟孩子哭窮。

能給孩子買上千萬的學區房,孩子想要個300塊的變形金剛。

“不行!你知不知道爸爸掙錢多辛苦,就為了你能上好學校,我們每個月要交幾萬塊房貸。”

能給孩子報2萬塊一年的英語班,孩子想要個200塊的洋娃娃。

“不行!這個太貴,你不知道家裡很窮,有的那點錢都給你報英語班了。”

比“窮”更可怕的,是向孩子“哭窮”

類似這樣的事情有很多。

孩子挑食不吃飯。

“寶寶別挑食,這個銀鱈魚很貴的,媽媽都捨不得吃呢。”

孩子考試沒考好。

“我和你爸掙錢多不容易,你還這麼不爭氣,對得起我們每天累死累活嗎?”

“我們家沒錢”“爸媽每天累死累活”“這個我們買不起”……總是這樣向孩子哭窮,以為這樣就能讓孩子懂得:父母不容易、不能浪費、要勤儉節約。

比“窮”更可怕的,是向孩子“哭窮”

比“窮”更可怕的,是向孩子“哭窮”

哭窮的背後,是中國式窮人思維

但其實,並非如此。

哭窮的父母沒有意識到,他們會哭窮,是因為他們骨子裡有一種中國式窮人思維。

掙錢不容易,必須省,變態省

週週爸日子過得還寬裕,月入兩萬。三年前剛供完一套房,也換了一輛新車。

不過,週週說暑假要跟同學出去旅遊,他總是拒絕:“沒錢,在家待著。”

週週說高考結束要去考車,他也拒絕:“家裡哪有這個閒錢,你以後工作了再學吧。”

週週爸倒不是沒錢,以前每個月剛發工資,就要拿去供房,留不住錢。現在一掙到錢,就知道省。

週週再跟他爭取爭取,他直接甩話:“我四十多歲才學車,也沒什麼大不了。旅遊,我半輩子就沒去過哪兒,也沒缺塊肉。有錢人才玩這些把戲,我們沒錢人就得認命。

在週週爸眼裡,除了吃穿住,其他消費都是浪費。

比“窮”更可怕的,是向孩子“哭窮”

攢錢防身,變態攢

我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心怡從小被窮養長大,父母帶給她的理財觀就是攢錢。好像錢只有放在銀行裡才有安全感,每動用一分,安全感就會多一份威脅。

2009年北京房價低谷期,心怡手裡有三十萬,足可以湊個首付,按揭買個小戶型。但是心怡無論如何都捨不得花掉這三十萬。

快十年了,心怡存款數目確實多了,只不過她即使全部拿出來,也無法湊夠北京一套房的首付了。看著飆升的房價,身邊的朋友們都早早置辦了房產,身家百萬、千萬,心怡後悔莫及。但一切都遲了。

比“窮”更可怕的,是向孩子“哭窮”

比“窮”更可怕的,是向孩子“哭窮”

你哭窮,孩子接收到什麼?

很多父母喜歡當著孩子的面哭窮,“我們家裡沒錢”“我們很窮”。他們以為,多跟孩子講講父母的不容易,孩子就會懂事,體恤父母,畢竟“窮人的父母早當家”嘛。

卻不知,恰恰相反,父母哭窮,在孩子看來,就是我們家真的很窮。不僅如此,孩子會因為父母的哭窮,而產生更復雜的情緒:

自卑

之前網上有篇爆文《“媽媽,同學家有五套房,我們家有幾套?”你的回答很重要》,閨蜜娜依轉給我,說:“我小時候,非常羨慕過別人家很有錢。

我問,“哈哈,女孩子可能都有公主夢。你是不是羨慕人家住大房子,爸爸開好車,媽媽有好多漂亮衣服,孩子有很多新奇好玩的玩具。”

“不是,我小時候最想的是,家裡有錢的話,每天都能帶同學回家吃飯,不用每次跟爸媽一提,他們又要反對:‘天天請同學吃飯,不要花錢的嗎……’”

其實,請同學吃好吃壞,都很開心。讓人揪心的是,你的父母總是向你傳遞一個信息:我們窮得交不起朋友。

比“窮”更可怕的,是向孩子“哭窮”

壓抑

娜依現在帶女兒出去,三歲多的女兒只要多看一個玩具兩眼,她就主動買給女兒。

她特別希望女兒有個滿足的童年。

因為她小時候,活得特別壓抑。跟女兒一般大時,跟爸爸媽媽逛商場,一見到布娃娃,就哭著喊著要。

她爸媽從來都沒滿足過她,她再多提幾次,爸媽就說:“你怎麼這麼不懂事?我們家窮,你還要買這些沒用的東西。”

父母的每一聲哭窮都在告訴她:乖孩子不能提要求。久而久之,她有什麼需求,都本能地壓抑著。因為一提,又成了“不懂事”。

成年後的娜依特別懂得,為人父母,最大的修為就是體諒孩子的需求。

比“窮”更可怕的,是向孩子“哭窮”

沒安全感

普通人會遇到哭窮的父母,名人也會。

張愛玲出身名門,父母都很有錢。後來,父母離異,17歲從父親家逃到母親家。

比“窮”更可怕的,是向孩子“哭窮”

(張愛玲)

張母不算窮,但經常跟張愛玲哭窮:“僅剩的一點錢,都給你讀書了。”

張母哪裡是沒錢,她大把大把的錢,拿去打麻將,打輸了就跟張愛玲哭窮:“昨天麻將又打輸了,我們又沒錢了。”

十幾歲的張愛玲,住在母親的屋裡,聽著她天天哭窮,覺得如果不是因為自己,媽媽不會那麼窮。

在母親的哭窮里,張愛玲越來越沒安全感:親母女,明算賬。她供我讀書的錢,我遲早是要還的。

比“窮”更可怕的,是向孩子“哭窮”

(張愛玲的母親黃逸梵)

父母哭窮,孩子會覺得我們窮人做什麼都不配。

父母哭窮,孩子會覺得我不能向父母提要求的。

父母哭窮,孩子會覺得我不能成為父母的拖累。

比“窮”更可怕的,是向孩子“哭窮”

父母哭窮,孩子長大會怎樣?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就像春天埋下一顆種子,是好是壞,要秋後算賬。父母哭窮,孩子小時候可能怕窮,長大以後,更可怕的是,十有八九逃不出心窮。

所謂心窮,即使自己有錢,還是習慣性認為自己配不上好東西。

比“窮”更可怕的,是向孩子“哭窮”

米粒姥姥她們小區的李阿姨,是個典型的60後。她成長的年代,物質非常匱乏,父母對她的教育就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後來,她自己掙錢了,也省不得花。年輕那些衣服,四十年如一日還穿著。最可怕的是,需要定時更換的內衣內褲,她也捨不得買好的,換新的。也不管貼身衣物變不變形,穿不爛就不換。

老覺得:穿在裡面,又不給外人看,哪有那麼多講究。

省下的那些錢,老公拿去包小三。

真如心理學家李雪說的:“若父母沒有覺知,把匱乏感和愧疚感傳遞給孩子,那麼孩子未來跟金錢的關係也將沉重而艱難。”

比“窮”更可怕的,是向孩子“哭窮”

所謂心窮,也是極度摳門,捨不得付出。

更多的人,是小時候父母對他哭窮,長大後他對父母摳門。

嘉浩就這樣,以前他要什麼,他老爸只會說:“家裡沒錢。”現在角色轉換了,他老爸老了,一身慢性病,每個月要問他拿錢看病,他也學他爸當年的樣子:“又要錢?我沒錢。”

父母是因,孩子是果。有因才有果。

所謂心窮,還是非常短視,規避任何風險性投資。

曾經的同事曉航就是這樣,父母從小跟他灌輸“我們家這麼窮,全靠你了,你可不能輸”的思想。

現在公司一個通知出來,他從不關注有什麼成長性,只盯著它的風險看。

因為怕風險,他8年沒漲工資都懶得跳槽。因為怕風險,他手頭攥著20萬閒錢,也不做投資理財。因為怕風險,他30歲了也沒主動跟女生表過白。

總而言之,能立竿見影看到效果的,他才願意投資。能萬無一失得到收穫的,他才下定決心付出。

比“窮”更可怕的,是向孩子“哭窮”

比“窮”更可怕的,是向孩子“哭窮”

有錢沒錢,都要給孩子陽光的童年

還是心理學家李雪的故事。

她說,她小時候家裡也沒錢。不過她父親總是讓她感覺童年過得很滿足。

她想要八分,父親會給她一角。

她想要一角,父親會給她一角二分。

擁有的,比想要的多一點點,就是幸福。

多一點點,在父母的能力範圍內,在孩子的需求之外,是回應,更是驚喜。

一個健康的消費教育應該如此,讓孩子明白,有多少錢,就在能力範圍內創造多大的幸福。不偷不搶,也無需用哭窮。

相關閱讀

生育即將全面開放!呵呵,又來騙我們生孩子了!

一夜落戶30萬人!全國最牛的學區房在哪個城市?居然是它!

愛孩子的家長千篇一律,會懲罰的父母百裡挑一

陳冠希都是好爸爸了,你家的豬隊友竟然還在打遊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