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失眠”并非完全由后天因素所导致,遗传基因也发挥重要作用!

科学家发现“失眠”并非完全由后天因素所导致,遗传基因也发挥重要作用!

失眠

失眠是最常见的健康问题,很多失眠严重的人不仅影响工作和生活,还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以往医学界一直认为,失眠是由于后天与心理相关的因素所导致的,如:很多患有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患者都会伴有失眠的症状,一些由于工作或学习压力大的人也会出现失眠。近日的一项研究则打破了这一传统的认识,科学家首次找到了与失眠相关的遗传基因,该研究已经发表在了著名的《Nature Genetics》科学杂志上(DOI: 10.1038/ng.3888)。

科学家发现“失眠”并非完全由后天因素所导致,遗传基因也发挥重要作用!

神经元

这次研究的规模非常庞大,国际上多个国家的科学家都参与其中。该研究一共建立了11.3万人的研究队列,科学家对这些人的基因和睡眠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最后一共发现了7个基因与失眠相关。这些基因的功能主要与DNA向RNA的转录和细胞内囊泡的出胞作用有关,预示着其可能与影响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交流有关。MEIS1就是这7个基因中的一个,之前已经有研究显示其与另一种叫做不宁腿综合征的睡眠相关疾病有关。同时还有几个基因也证实与焦虑和抑郁有一定的关联性,进而证实焦虑和抑郁不仅是导致失眠的后天心理因素,同时其与失眠还有这共同的物质基础。

科学家发现“失眠”并非完全由后天因素所导致,遗传基因也发挥重要作用!

基因的载体DNA

应当说这次的研究是突破性的,其直接改变了以往人类对失眠的认识,为未来更深入的了解失眠的机制奠定了基础,更使失眠成为一种可治愈的疾病带来了希望。此外,这项研究也提示,以往所认为的心理因素,并非完全没有物质基础或者主要由后天环境因素所导致,其本身也有先天遗传因素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