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兩重天!吉利和海馬同是國產品牌,年利潤竟差800億?

在中國,汽車行業之間的銷量爭奪從未停息。從2017年上市車企發佈的業績預告來看,各車企利潤相差非常懸殊。國內最大汽車集團上汽公司以680億元的總利潤傲居榜首,與2016年同期相比,增長7%,約合人民幣22億元。而造車新勢力的代表樂視集團,因其流動性風波及資金方面等影響,經營虧損約116億元。

冰火兩重天!吉利和海馬同是國產品牌,年利潤竟差800億?

其實在銷售盈利中同樣表現卓越的還有廣汽集團、吉利集團,盈利均超過百億。究其原因除家庭購買汽車的比例上升之外,盈利公司的管理模式、新品開發、技術研發等皆可圈可點,為企業的長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並且在零部件進口的關鍵成本環節,與外資企業的合作中調整股份佔比,從而擴大利潤空間。

冰火兩重天!吉利和海馬同是國產品牌,年利潤竟差800億?

喜人的形勢之下也有憂患,處於整個車輛銷售博弈中弱勢的一汽夏利、海馬公司就沒有那麼樂觀。2017年盈利額分別以虧損17億和虧損10億收官。產品結構缺陷、產銷結構低、盈利能力弱、資金鍊斷裂、管理層混亂等都是導致車企公司慘敗的原因。然而與樂視相比,這樣的業績真的完全算不了什麼,早在2016年8月,樂視集團花費200億元,全力打造自己的汽車工廠。然而隨著樂視老闆賈躍亭的逃跑,該汽車工廠也因資金不足,人心渙散,不得不歇業停工,導致業績一落千丈。

冰火兩重天!吉利和海馬同是國產品牌,年利潤竟差800億?

強者恆強,弱者恆弱。品牌薄利多銷的原因很多,產品、市場、客戶、成本、經營,這些都非一日之功所能扭轉。這場競爭,註定是強者淘汰弱者,快魚吃慢魚。大膽預計,5年之內,將會有大量汽車企業倒閉,退市,整個市場也將面臨著大清洗格局,未來市場將會有更懸殊的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