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的徒弟,為什麼要比郭德綱的徒弟忠誠度高?

在中國,二人轉的泰斗是趙本山,相聲界的泰斗是郭德綱。兩人都收了很多徒弟,奇怪的是趙本山的徒弟比郭德綱的徒弟忠誠度高。這是為什麼呢?

趙本山的徒弟,為什麼要比郭德綱的徒弟忠誠度高?

(趙本山和徒弟合影)

趙本山是一名藝人,更是一名商人。走紅後,趙本山非常會變現,將影響力變成了現金。在通往變現的渠道上,趙本山採取了三種方式,一個是開二人轉劇場,一個是拍電影,一個是做實體。所有的這些都需要人,趙本山就開始陸續收徒。如今,趙本山已經收了10批徒弟,達到了86名。這些人是趙本山開二人轉劇場、拍電影、做實體的根基,賺得盆滿缽滿。徒弟們不但賺到錢了,名氣還大了,身價還高了。

應該說,這是一個最好的商業模式,郭德綱也學會了,收了很多徒弟。但是,奇怪的是,兩人模式差不多,但是趙本山的徒弟忠誠度高,這是為什麼呢?

趙本山的徒弟,為什麼要比郭德綱的徒弟忠誠度高?

(郭德綱)

1979年,郭德綱投身藝壇,先拜評書前輩高慶海學習評書,後跟隨相聲名家常寶豐學相聲,又師從相聲大師侯耀文,其間又學習了京劇、評劇、河北梆子等劇種,輾轉梨園多年。

1996年,郭德綱創辦北京德雲社。2005年起,郭德綱及其德雲社異軍突起,使公眾重新關注相聲這一藝術門類,實現了相聲的二次復興。

郭德綱知名後,也學趙本山的模式,開始大量收徒弟。除了靠岳雲鵬、孔雲龍、欒雲平而被人所知的“雲”字輩的幾十名徒弟外,郭德綱還有“鶴”字輩的幾十名徒弟,總數高達一百多人。

近幾年來,郭德綱退出德雲社的弟子中,有何雲偉、曹雲金、張鶴文、戴九安等等。在這些弟子中,出走事情鬧的最為沸沸揚揚的當屬何雲偉和曹雲金。何雲偉和李菁二人當年離開德雲社,之後更是大罵郭德綱,而郭德綱更是針鋒相對,要求將相當於師門輩分的“雲”字歸還。後來,何雲偉通過網絡平臺發聲,聲稱要將“雲”字歸還,不過老郭已經不當回事了。曹雲金與郭德綱二人之間的恩怨當時更是人盡皆知,特別是曹雲金洋洋灑灑寫下7000字的長微博,痛斥老郭的“罪行”,讓輿論對老郭的指責更是一波高過一波。

而趙本山的徒弟中,關小平離開恐怕少有人知道,更是鮮有聽到師徒公開決裂的醜聞,小瀋陽、王小利、大鵬等人更是在公開場合多次感謝老師。

趙本山的徒弟,為什麼要比郭德綱的徒弟忠誠度高?

(郭德綱)

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徒弟的成長經歷不同

趙本山的弟子大都在拜師之前小有名氣,身懷才藝,擁有上臺表演的能力。在拜師之前在社會上打拼過,知道生活艱難。也就是說,趙本山的弟子大都需要依靠師傅的名氣和人脈進一步打開自己的知名度,基本上就是一心一意跟著大哥幹。但郭德綱的徒弟在拜師之前,基本上是白紙一張,依靠傳統的方式拜師,衣食住行包括技藝的學習都依靠師傅,沒有什麼社會歷練的經歷,在師傅的羽翼之下成長,對自己和對社會現實都缺乏明確的判斷。當這些人一旦成名後,沒有學會感恩,公開和師傅幹仗。

2、在各自的領域,二人的影響力不同。

相聲除了郭德綱之外,還有馮鞏、馬季等老一輩的相聲人,以周立波為代表的海派清口,並且還不斷有年輕人不段創新的青春相聲等,所以嚴格意義來說,郭德綱只不過是相聲界的一個代表人物而已,絕對談不上NO 1.二人轉就不一樣了,從深耕的東三省,到廣為流傳的北方,只要說到二人轉,老趙就絕對是一座繞不開的大山,絕對是了領袖級別的人物。

3、二人的生活經歷有很大的區別

趙本山農民出身,自幼母亡,父親離家出走,跟著瞎子叔叔學藝,民間藝人賴以生存的拉二胡、吹嗩吶、拋手絹、打手玉子、唱小曲、二人轉小帽等技藝樣樣精通,在不同場合的演出造就了他察言觀色本領的同事,把苦難是為自己的財富,也能體諒他人的苦難,對待弟子上,可謂恩威並重。而郭德綱就不一樣了,在京津之地,可謂敵人眾多,回憶過去的一些人和事恨得牙癢癢,甚至在人去世的時候給人送去紅喜字。

種種原因,導致兩人徒弟的忠誠度不一樣。

(小貝說娛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