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養蝦模式,不做好這些關鍵點真的白搭

大棚養蝦模式,不做好這些關鍵點真的白搭

大棚養殖模式特點

“一層膜,兩重天”,是對大棚養蝦模式的最好形容,正是由於這層膜給予了棚蝦受天氣影響小、可控性強的特點,上海的大棚嚴格意義上講屬於棚中棚,設施化程度高、可控性強,一般單棚面積2-6畝,配淡化標粗苗池,棚內平均分為兩倉,單倉1-3畝面積,棚為全鋼架結構,中間採用水泥板或土埂堆積充當過道,採用橫縱兩層鋼絲固定塑料薄膜,畝造價13000-15000元左右(含人工)。

近幾年大棚進入快速發展期,大棚養殖反季節蝦蝦價高,利潤大,高投入高產出,但是這種高產出是建立在成功率高的基礎上。通過分析近幾年海大一線服務數據發現,搭大棚不等於穩賺錢,大棚模式也年年有虧有賺,大棚養殖模式的優勢只是相對優勢,如果對大棚養殖關鍵點把握不準,大棚養蝦輕則賺錢少,重則一樣面臨虧本的風險。

大棚模式關鍵點

1.大棚基礎條件和匹配建議:

(1)水源

配備深水井,養殖過程中定期添加地下水,安全且富含礦物元素,深井水對於中後期亞硝酸鹽毒性的緩解具有重要作用;養殖過程中儘量避免添加外河水,特別是周圍農作物使用農藥頻繁階段;

(2)蓄水池

有條件的養戶可以拿出10-20%的面積做蓄水池,一方面可以蓄存水質較好的外河水,另一方面對水質不達標的地下水可以進行預處理;

(3)增氧設施

0.75kw/畝的底增氧搭配1.5kw/臺畝水車,提高水車增氧機(對角擺放)的使用率,充分攪動水體調水增氧,同時減少有機質對投料區的汙染。

(4)加熱設施

大棚放苗早(2月中旬開始放苗),放苗之後都會有倒春寒現象,建議配備鍋爐,與加熱棒相比鍋爐具有加熱均勻、不受電壓影響、供熱水體大、保溫性能更好的優勢。如果苗池溫度得不到保證,蝦子成數即便不受影響但也不會良好生長,那麼即便早放苗也不一定會早上市。目前大棚早季放苗有越來越早趨勢,配備鍋爐顯得更加重要。

(5)苗池(棚中棚)規格

大棚內苗池屬棚中棚,溫度相對大塘有優勢,建議擴大棚內苗池面積,延長棚中棚的暫養時間,可有效提高放大塘規格,搶早上市;

2.防控好亞鹽

亞硝酸鹽問題是大棚養殖進入中後期必然面臨的問題,當池塘菌、藻對水體的淨化能力小於飼料投餵帶來的汙染能力時,亞鹽就會出現,上海區域一般畝投餵400斤左右時是亞鹽的臨界點,輕則影響產量,重則一夜之間導致虧本。

因此,如何防控亞硝酸鹽成為影響大棚中後期養殖順利與否的關鍵:

一方面定期補充地下水、並使用礦物補充產品;另一方面,使用適當微生物產品調節水體菌藻平衡,有效維持水質穩定,防止亞硝酸鹽飆升。

3.晚季棚蝦養殖:穩中求勝

“晚季總是比早季難養”是棚蝦養戶面臨的普遍現象,高溫帶來的直接或間接影響是晚季難賺錢的主要原因:

①高溫期苗種淡化質量弱,很多養戶晚季淡化方式簡單粗暴,且早季塘底未有效處理,蝦苗在淡化過程中容易被致病菌感染,導致體弱、抗逆性差;

②晚季溫度從高到低,前期投餵容易過猛,導致底質惡化,病菌滋生;

③晚季棚蝦出蝦容易受外塘蝦衝擊,蝦價低,不能及時出蝦,容易虧損。

針對晚季蝦難養,成功率低的問題,建議棚蝦養戶晚季精養或套養沼蝦,具體模式如下:

表1大棚晚季沼蝦放養結構推薦

大棚養蝦模式,不做好這些關鍵點真的白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