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加一年級孩子的識字量?

小蜻蜓946


在我接觸的孩子中,確實有些孩子識字量比較大。6歲達到2000字以上有不少,但是大部分孩子,識字量基本都是在幾百個這樣的水平。我的理念是孩子認字不要太早,但是也不能太晚。大致5-6歲左右,需要給孩子逐漸地開始識字了。日常生活中,應該輕鬆地給孩子每天積累幾個生字詞,堅持非常重要。舉個簡單的例子,每天認識5個生字,一年下來也就有一千多個了,對嗎?

首先,早期的親子閱讀是應該有的,一開始父母需要做的事情比較多。給孩子選擇合適的讀物,找到孩子的興趣點。每天堅持給孩子讀一小段文字,慢慢進入點讀的示範。整個過程中,記得不要急功近利地要求孩子記生字,而是擴大孩子的聽力詞彙。


等孩子的聽說都發展不錯的時候,開始運用字卡跟孩子玩識字遊戲。你可以準備一塊小黑板,或者是在家找到一個可以貼字卡的地方就可以。每天貼上5-10個字,早上帶著孩子讀幾遍,晚上帶著孩子讀幾遍。跟孩子約定好,如果學會了,就可以把這個字收到紙盒中。為了克服遺忘,我們需要在週末的時候把這些認識的字重新拿出來複習一次。當然,如果孩子遺忘了,家長也不要批評孩子,否則容易產生排斥心理。比較好的方式可以用遊戲的心態,讓孩子自己從這些字卡里面一個一個的念,唸對的可以繼續放在盒子裡,沒有讀對的重新貼到牆上。

認字的同時,閱讀必須要同步進行。提升孩子識字興趣的其實是能夠閱讀,但是一些孩子可能會依賴父母,不喜歡自己閱讀。這時需要父母創造一個環境,慢慢放開,鼓勵孩子自己讀,並且把自己不會的字做個標記。比較好的做法是大人和孩子各自讀自己的書,在家庭中創造一個讀書的氣氛。


每個週末準備一個讀書時間,大人孩子一起讀書一個小時。此時家長可以給孩子總結一下當週的生字收穫,做好記錄,鼓勵孩子下次取得更好的成績。同時可以設定一下小小的獎勵,比如如果孩子取得進步的話,大家可以一起出外面玩一次孩子比較喜歡玩的遊戲。比如我的孩子喜歡玩角色扮演,平時工作忙沒時間玩,週末的時候可以玩上半小時。一方面改善親子關係,另外一方面可以提升孩子的閱讀渴望,讓孩子有成就感。

對於閱讀材料,建議從孩子喜歡的內容開始,大量泛讀。但是大人也要注意,有些孩子平時看的電視或者接觸的東西過於暴力或者內容不夠健康,大人一定要有意識地把孩子往健康的內容上引,不能一味的簡單的順著孩子的心思。原則上,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性,但是不能完全撒手不管。


最後,讀書之後,需要有個溝通的過程。簡單的交流書本的內容,可以瞭解孩子吸收了什麼,能夠幫助大人及時瞭解孩子的內容想法。在讀完一本書之後,適當的討論是我們引導孩子的必要步驟。


總結起來,就是幾句話:

創造環境,引導興趣,遊戲為輔,大量閱讀,持續積累,提升成就感。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接觸過許多一年級學生,父母和老師對學生的識字問題都很焦慮。一年級識字量少,原因有很多種,最常見有如下兩種原因:


1、很多家長在學齡前不重視識字,上小學後識字量少,基礎薄,但小學對識量的要求又很急迫,短期內,使學生的識字壓力很大。

2、識字方法有問題

看看看看小學一年級上學期課本上的生字

有心人就會發現:

1、 這些生字都是散的,大多沒有關聯,學生識字只能是死記硬背,回生率達到70-80%(學過幾天后又忘了)

2、 針對生字,沒有什麼專門的詞句訓練,比如:立,讓學生組詞,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是回答:起立、立正

3、 課本上的歌謠、短句過於口語化,且與生字關係不大,都是獨立的一套,看圖寫畫也很困難,對於識字也沒什麼幫助


這種狀況,也會導致學生對漢字沒有了興趣,走入一個死循環,識字越來越困難。


有什麼解決之道呢?


必須使用有效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識字興趣,再加大識字量


小孩子看漢字是一幅畫,是一幅幅抽象畫


根據本人的經驗,使用人字學習法教授學生識字過程中,從多角度全面學習識字、理解字、組詞、造句及經典閱讀,孩子就不會出現忘記的問題:


簡單舉例說明下,如生字


1、圖形記憶,造字本義學習: 生,土上長草,地上草初生

2、象字根一樣組合拼拆: 生,由土和草獨體圖形組成,熟悉獨體文、合體字

3、畫與寫,把漢字當成畫來學習,通過畫漢字接觸、熟悉、理解並記憶漢字圖文

4、邏輯思維的方式,讓漢字活起來

5、識字以歌謠方式,更好的理解漢字的字義

6、組詞造句,並將國學經典句子嵌入識字當中

7、漢字玩具方式,寓教於樂

8、漢字繪本形式

9、漢字視頻,一字一視頻,將漢字變成一幅幅圖像

還有多種方式,暫不介紹了


使用多維啟蒙方式,培養孩子的識字興趣,且漢字本身就蘊含著左右腦的思維(繪畫、音樂屬右腦,邏輯、抽象屬左腦)。不把識字當成一門課程去死記硬背,孩子有了興趣,才會有好效果。


這樣教一年級的學生,不到300識字量,最好的識字記錄:三天,每天2小時,增加1500字。當然,效果好壞,也是因人而異,但上述方法效果甚佳,對於零基礎的外國人,一天1.5小時能識11-15個字,能組詞、成語、短語及句子。


.


我是漢字谷主,【專注說文解字、識字啟蒙、語文教育等漢字產業,古汀漢字谷 獨創的《人字學習體系》(人字學習法、快速識字、漢字創新思維、漢字國學、古詩文理解等)】




漢字谷主

《文心雕龍·知音》裡有言“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孩子的識字就如同識樂、識劍器,需要大量的看讀寫。

多看

現在網上有很多的識字視頻,把一個個漢字拆成好幾部分,以形象加深孩子對漢字印象。例如“飛”字,將“飛”拆成“⺄”和“〈”,其中“⺄”變成一隻小鳥,“〈”變成小鳥的翅膀。單看一個飛字,沒有任何的特點,就是由兩種筆劃組成的字。當作者將“飛”字拆開變成小鳥然後以動畫的形式播放後,孩子能馬上感受到一隻鳥撲騰翅膀,也理解了“飛”字的意思 。



多讀

多讀課本。一年級要求掌握的字總共300個,總的來說,字詞量不多,一天一個字,一年也掌握好了。再加上書本里有那麼多課文,每天在課堂上,肯定會朗讀課文的,孩子在上課時通過讀課文,不僅能學好課文,也能從書本吸取識字表每一個字的大致意思。



多讀繪本。現在市場上的繪本五花八門,各種資料也層出不窮,帶孩子看經典的繪圖,不是那種小書攤上隨便畫畫的繪本。經典的繪本不僅能給孩子帶來的視覺上衝擊,獲得內在的教育價值,更能讓孩子在圖畫裡明白就這幾個字能將這兩大頁的圖案表述出來,明白文字的魅力所在,產生濃厚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後,孩子還有什麼理由去拒絕如此好玩的事呢?

勤寫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強調的是閱讀的重要性,同時也寫出了下筆時的神態,栩栩如生。我們腦海裡彷彿出現了一個小孩左手扶紙,右手握筆,提筆寫下一個個可愛漢字的美好畫面。縱然看得再多,讀得再多,不會寫也是白搭,識字的最終結果還是寫。掌握好漢字的書寫規範,筆順的書寫順序,也利於加深對漢字的理解。



注意事項

從易到難。孩子寫字從簡單的字開始,找些筆順少的,如剛開始的“一、二、三、四、五、天、地”,這些字都是筆順較少的,孩子易識記,易書寫。

由少至多。才學會寫字的一年級孩子,寫字是一項大活,握筆姿勢,書寫姿勢都需要注意,讓孩子規規矩矩地坐一兩個小時是不現實的,所以剛開始時就簡單寫幾個字,寫完讓孩子玩他想玩的。用心寫了,就容易記住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若有不同意見,歡迎指點評論。喜歡就關注我哦!


陽光下的偎依

增加一年級孩子的識字量,方法很多。在大城市裡,孩子上學坐公交車,家長可以讓孩子去學習公交車的站牌文字,既可以讓孩子熟悉自己的行車路線,也可以讓孩子認識更多的文字。

每天讓孩子讀書。一年級的小盆友讀書識字量有限,但是漢語拼音是學習過的,購買課外讀物的時候先考慮帶不帶漢語拼音。讓孩子讀故事,在讀故事的過程之中學習文字。很多孩子喜歡看的動畫片都有卡通書出版,既可以讓孩子擺脫電腦電視,還可以培養孩子閱讀習慣。

在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多讓孩子些漢字,少讓孩子寫拼音。一些漢字幫孩子拆開來看,例如漢字“如”,可以拆寫成一個女字旁和一個口字。這個過程需要爸爸媽媽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刻意幫孩子去學習寫字,簡單字寫漢字,難字儘量寫漢字,實在寫不好在考慮拼音。


妙語盒子



2.生活中處處留心,可以增強孩子的識字積極性。例如去飯店可以嘗試著讓孩子看菜單點菜,孩子既能吃到可口的飯菜,又增加了詞彙量。

3.走在街上一些商鋪的名字和廣告牌上的生字都可以指給孩子讓他認。


4.對孩子感興趣的車牌或者車標誌,還有自己的名字,家人的名字都可以優先教會孩子。

5.看電視的時候也是增加詞彙量的好時機,一些動畫片和歌曲的字幕可以讓孩子認識。


6.做一些生字卡片,用做遊戲的髮式可以讓孩子在愉悅中增加識字量。


微笑的朝陽84

識字量並不能代表些什麼,識字能力的積累靠閱讀,分享我家孩子的閱讀感受:

從孩子兩三歲開始,就已經堅定信心要持續陪伴孩子閱讀,只要沒大事,每晚一定堅持讀故事,孩子最初把繪本上的大字看成圖片,孩子以記憶圖片的方式記住了不少漢字。

讀的多了孩子認識的漢字就越多,除了讀日常生活中和孩子一起積累也很重要,廣告宣傳單,公交站臺,樓宇廣告等只要有孩子看過的漢字都會指出來,讓孩子認和讀,慢慢的積累,孩子讀書也越來越自信。

上小學之後,閱讀量大帶來的潛在理解能力的提升,對語文和數學學習都有幫助,但是在一二年級閱讀量大並沒有帶來分數上的差距,在三四年級時差距開始凸顯。

但是隻有閱讀並不能帶來好成績,聽老師的話,配合老師搞紮實基礎學習,比如漢字、生詞、背誦,同樣很重要!

所以,識字並不是第一要緊事,要緊的是讀書,讀好書,讓孩子耳聰目明!


九鬥學生心理

第一,選擇孩子喜歡的拼音讀物。

我會根據孩子的興趣,選擇他喜歡的書,帶拼音,而且篇幅不能太長,讓孩子自己去拼讀,通過閱讀,增加識字量。孩子已經能夠拼讀拼音,自己拼讀,來讀懂一篇自己喜歡的文章,孩子會特別有成就感,從而更加喜歡閱讀。

第二,跟孩子一起玩文字遊戲,再遊戲中識字。

把生字做成遊戲卡片,比如,一張卡片的正反面寫上不同的漢字,比賽誰先讀出來。親子游戲,在陪伴中學習。

第三,在生活中識字。

我們生活離不開漢字,走在大街上,一個門頭,一個廣告,一個宣傳語,都是漢字,我們讓孩子自己去讀,不會的可以交給他,讀錯的糾正。記得有一次兒子問我:“媽媽,這上面怎麼是人口?”,我一看是入口,然後找一個人字,讓孩子對比,找出區別,這樣孩子一下子記住了兩個字。

培養孩子閱讀興趣,閱讀量上去了,識字自然就多了。


西熙小愛


比起識字量,我個人更關注孩子的表達能力,欣賞圖畫的能力。

1,識字不是一個問題。一年級會識很多字的孩子,長大後未必多麼突出,就算是語言學家。所以我們不必對識字太過糾結。

2,一年級的孩子有六歲多的,有七歲多的,個體有差異,家庭背景不同,識字多少並不是一個硬性的指標。

3,一年級的孩子還處在適應集體環境的特殊階段。能夠更好地表達自己,與其他的小朋友和睦相處,按照自己的內心,真別權威與自己的界限……確認自己是一年級孩子最重要的。

我們家的孩子讀了五年多的繪本,也沒認識很多字,但她會用書塔建好玩的過家家故事,比較於別人家的認識很多字的孩子,我對自己的娃有信心。讀書多的孩子肯定有後勁。


彤同飛

我認為沒有必要糾結識字量,而應該關注閱讀量。

字要放在活潑生趣的語境去理解,孩子們才能吸收更多。字是為閱讀服務的,不要本末倒置。

關注的重心應該是孩子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興趣。只要孩子主動閱讀,主動思考,主動通過書本找到自然的美、生活的樂,他的識字量自然就會上去。


父母必修課

孩子剛從家庭進入學校,從家庭生活進入集體生活,從專門為他建立的家庭秩序進入受到約束的公共秩序。這一年,他需要在適應和改變中獲得自信。學習從來就不是快樂的過程,更談不到愛了。快樂來自於戰勝困難後的滿足。

所以,建議不要糾結於幾個生字,請用鼓勵和讚賞幫助孩子先把自信確立起來,讓他有勇氣去面對困難,體會客服困難獲得成功的喜悅。

人家都記得住,你怎麼就記不住?這樣的指責,會把孩子毀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