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謝謝您

還沒關注?

妈妈,谢谢您

快來點這裡

妈妈,谢谢您

導語:亦師亦母何其幸,也有風雨亦有情。母親節即將到來,媽媽,我想對您說——

妈妈,谢谢您

媽媽,謝謝您

廈門市檳榔中學 洪瑾宜

妈妈,谢谢您

我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學過一篇課文,叫《我的媽媽》,文中的媽媽是位教師。當時那篇課文中對媽媽的描寫,什麼“齊耳的短髮”“會說話的眼睛”等,覺得分明寫的就是我的媽媽嘛。以至於課後佈置作文要求寫“我的媽媽”時,我幾乎想原封不動地將課文照抄一遍。

那時教我這篇課文的陳老師,就是我的媽媽。

母親高中時遇上“文革”,沒上大學,後來當了小學教師。在我小學畢業那年,她參加了全縣教師的技能競賽,成績優異,獲得了脫產到大專學習的機會。畢業後母親就成了中學教師。已是3個娃的媽的她,脫產讀書,十分辛苦,幸得同為教師的父親給予了巨大的支持,她堅持了下來。人生在於不斷拼搏,這是母親為我們做的榜樣。

20世紀80年代初的鄉村,文化生活並不豐富,“六一”節在電影院裡上演的文藝演出是鄉里老少喜愛的“盛會”。我在文藝演出中表演了獨唱,表演完後父老鄉親都跟我打招呼,指點著說這是陳老師的女兒。一開始,我小小的虛榮心不免膨脹,以為自己簡直像明星一樣,後來漸漸明白,人家認識我,喜歡我,和我打招呼,其實是因為我那受人尊敬的母親。作為一名鄉村女教師,母親不僅是稱職的,甚至可以說是優秀的,鄉村裡那些或淘氣或拘謹的孩子,經過母親的教誨後多有長進,於是純樸的鄉親們對母親的尊重就轉化為對我的讚美。

母親是個典型的文學青年。我念小學的時候,母親就給我們姐弟仨訂閱了《兒童文學》《少年文藝》《中國少年報》等刊物,這在鄉村十分少見。甚至《大林和小林》《窗邊的小豆豆》這樣的兒童文學作品,我們也都在小學時就已涉獵。這些讀物伴隨著我們度過了美好的童年。母親常和我們一起讀書看報,並把這些內容輻射向她的學生。

我讀中學的時候,家搬到了縣城。那時家裡又多了一些刊物,《中篇小說選刊》《收穫》《十月》《臺港文學選刊》等,那是母親百忙之中的精神食糧。我對文學的熱愛,想來也是源於母親的潛移默化。感謝她,讓我們從小養成了閱讀的習慣,讓我們從書籍中豐盈內心、充實靈魂。如今,已退休多年的母親依然孜孜不倦地捧讀著新出版的各種文學類書籍,她那顆求知的心,依然年輕,充滿活力。

我念高中了,母親擔心我早戀,就常常教育說女孩子不要太花枝招展。我曾遺憾,在我處於花季之時母親讓我穿得太樸素了,而今想來,在那個年代,在那樣閉塞的小地方,母親的低調是在保護我。但母親對我感興趣的事情卻從不橫加阻攔,比如鼓勵我參加“十佳歌手”賽、支持我假期和同學騎自行車出遊等……有些時候,我的小小出格行為,母親也“睜一眼閉一眼”,因此我的高中生活真算是多姿多彩。如今,我已成為一名音樂教師,遇到學生的各種狀況,我也學著不急於下判斷,“睜一眼閉一眼”的教育法多數時候都能收到不錯的效果。

2016年,由於二孩政策實施,學校面臨師資緊缺問題,已擔任中學音樂教師20年的我突然被安排擔任班主任工作,母親第一時間表示了支持。她說,當教師,沒有當過班主任,還是有缺憾的。當班主任這一年來,我遇到各種問題時就回想母親會怎麼做。當了一輩子班主任的她,其實並不需要具體給我指點什麼,我只需閉上眼,就能想起她對學生的愛與包容;只需想到如今學生們對她的愛與掛念,就懂得當初她是如何付出。僅此一念,我便又擁有了前行的力量。

都說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我擁有一位當教師的母親,何其幸運!今天,在母親節即將到來之時,我突然覺得我應該以女兒和學生的身份,為母親獻上祝福,對母親說一聲“謝謝您”。

感謝母親為我們培養了不少良好的習慣,感謝母親給予了我們許多美好的品質,感謝母親以一生的經歷為我的教育工作提供了寶貴經驗。

亦師亦母何其幸,也有風雨亦有情。

(原文刊載於《福建教育》總第1142期)

妈妈,谢谢您
妈妈,谢谢您

排版|林小晶

在這裡,打開教育生活

鼓屏16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