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滅亡,妻子勸東林丈夫同她投水殉國,丈夫說:水太冷,不能下

明朝和清朝的交替,是中國封建王朝更迭比較特殊的一個。因為這不是王權在民族內的交換,而是女真族取代漢族的統治地位。

因為這一特殊性,明清的更迭比之其他王朝來的更為慘烈。當時死傷的不僅是戰爭中的士兵,還有許多文武大臣、士族知識分子選擇自盡殉國,以全氣節。

今天民族大融合,咱們說56個民族都是一家人。但是當時不是啊,所以敢殉國而死之輩,是值得後人尊敬的。

明朝滅亡,妻子勸東林丈夫同她投水殉國,丈夫說:水太冷,不能下

有崇高氣節從容赴死者,自然也有貪生怕死,低頭臣服之輩。本文為大家講的這位降清儒士,後世評價不高,因為他首鼠兩端,反覆無常,他就是東林領袖錢謙益。

錢謙益蘇州府常熟縣鹿苑奚浦人,明萬曆三十八年探花出身。明一朝官至禮部侍郎,因與溫體仁爭權失敗而被貶,為東林黨領袖之一。

馬士英擁立福王在南京登基,建立南明弘光政權,錢謙益依附為禮部尚書。東林黨曾預謀立潞王為新主,事發馬士英盡誅東林黨人,錢謙益因為與馬士英等人交好而逃過一劫。

明朝滅亡,妻子勸東林丈夫同她投水殉國,丈夫說:水太冷,不能下

弘光政權建立不久,清軍南下很快兵臨南京城。面臨如此大難,其妻柳如是勸錢謙益與她一同投水殉國。

柳如是為秦淮八豔之一,後嫁給比她大36歲的錢謙益。妓女尚知為國殉節,然而錢謙益卻選擇了另一條道路。

據說柳如是與他來到水塘之時,錢謙益走下水試了下,然後說:“水太冷,不能下”。這就是說他不願意殉國,而柳如是“奮身欲沉池水中”,還被他給攔住了。

明朝滅亡,妻子勸東林丈夫同她投水殉國,丈夫說:水太冷,不能下

清順治二年5月15日,錢謙益率領群臣向多鐸投降。多鐸佔領南京之後,行剃頭令。百姓議論紛紛,當時因這個剃頭令而再次抵抗的不在少數。

《慟餘雜記》中記載了錢謙益的一個故事:多鐸下令剃頭,錢謙益對家人說:“頭皮癢的厲害”,就出門去了。家人以為他是找篦子篦發,但轉回來之時,錢謙益卻剃了頭,留著鞭子。

明朝滅亡,妻子勸東林丈夫同她投水殉國,丈夫說:水太冷,不能下

當時有詩人寫詩諷刺錢謙益:

錢公出處好胸襟,山斗才名天下聞。

國破從新朝北闕,官高依舊老東林。

錢謙益降清之後,任清廷禮部右侍郎管秘書院事,充修《明史》副總裁。錢謙益上京任職,柳如是不願隨同,留居南京。

明朝滅亡,妻子勸東林丈夫同她投水殉國,丈夫說:水太冷,不能下

諸如錢謙益降清的不少,但為何唯獨錢謙益評價尤其低呢?這是因為他在降清之後,又在背後詆譭清王朝,組織反清活動。

如此反覆無常,在明遺臣和忠於明的知識分子中評價不高,在清王朝也備受貶低,最後變成兩端不是人。

不管是降清還是抗清,總之錢謙益活到清康熙三年,以83歲高齡壽終正寢。後乾隆年間編《貳臣傳》,錢謙益入乙編,與洪承疇等人區分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