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究竟有多英勇?讓戰神墓前的石雕群告訴你


大破匈奴,直取祁連山,封狼居胥……與冠軍侯霍去病有關的事蹟,每個歷史片段都讓後人看得熱血沸騰。

然而,這個讓匈奴痛訴:“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亡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的不敗戰神,卻在24歲英年早逝。英雄雖已不在,但“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壯語依舊迴盪在耳邊!

但我們依舊能從霍去病墓前的石雕群,感受到墓主人生前的權威和功績。我國現存最早而又保存完整的成組石雕,便是陝西興平的西漢霍去病墓前石雕群。

霍去病墓共有石雕十六件,均“就地取材”,採用秦嶺山區硬度很強的花崗岩石雕成。圖為伏虎。

圖為其作品因材隨形,渾厚朴拙,手法極為簡練傳神,是舉世聞名的藝術珍品。

動物雕像如躍馬、臥牛、臥象、伏虎、野豬、怪獸吃羊等,原散置墳“山”上,以象徵“山草肥美,六畜蕃息”的祁連山。圖為臥羊。

圖為臥馬,這種大刀闊斧的手法,樸實的造型,不難看出受到漢代霍去病墓前那些氣勢軒昂,莊重雄壯的石雕作品的影響。

魯迅先生說“惟漢人石刻,氣魄深沉雄大”,是很正確的。這批樸素無華而又光焰四射的霍去病墓石刻,為我國雕刻藝術史譜寫下一頁光輝的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