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雲計算的運維工作

如何做好云计算的运维工作

隨著工業4.0的興起,雲計算已經從實驗階段轉化為具體實施階段。除了部署相應的軟件、硬件和虛擬化資源,還有一個問題擺在我們面前,如何運維雲?如果沒有清晰的雲運維規劃和手段,雲數據中心將難以高效的運轉起來,所以雲運維對於雲建設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那麼,雲數據中心與傳統的數據中心運維有什麼共同點和差別?做好雲運維應該關注什麼?該如何選擇一個合適的雲運維工具?上述問題都是應該是雲運維過程中會遇到的。下文會針對這些問題展開詳細論述。

一、雲運維與傳統數據中心運維比較

“雲是數據中心的新IT形態”,雲與傳統數據中心的建設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企業提供IT服務。運維人員的職責都是保障IT服務的質量,圍繞服務等級協議SLA展開各種運維活動。然而在運維技術、管理模式、財務流程、服務分級、業務要求、運維職責劃分等方面兩者又有所不同。

相對於傳統的數據中心,雲數據中心的服務特徵更加明顯,雲數據中心將基礎設施(IaaS)、平臺(PaaS)、軟件(SaaS)以服務的形式提供給最終用戶,它利用虛擬化、SDN等技術將網絡、計算、存儲以及應用等資源池化,通過自動化技術按需為用戶分配IT資源。因此在雲運維中IT請求交付(Request Fulfillment)流程的地位不斷突出,也使得雲運維顯示出明顯的運營性質。

雲也改變了傳統數據中心的財務管理模式和採購模式,傳統數據中心原來的採購流程變為了服務審批流程。要申請雲數據中心資源,面向雲業務的計費系統也應運而生。雲計費除了用於真正的收費場景外,更多的時候應用於企業內部,通過內部核算,也就是經濟槓桿去有效約束IT資源需求,形成在服務質量和IT資源間的平衡,有效提升IT資源利用率。

雲數據中心對IT服務交付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云數據中心的基礎結構卻比傳統數據中心更加複雜,手工交付難以滿足雲服務交付的速度要求,更容易發生故障,自動化交付就成為了雲服務交付的必要手段。

在傳統數據中心,運維人員需要關注基礎設施的維護,而在在混合雲和公有云應用場景中,應用管理的地位更加突出。運維人員不必關心部署在公有云上的業務所依賴的基礎設施,而業務監控的職責也轉移給公有云提供商。公有云提供商不但要保障IT基礎設施本身,還要更加關注承載業務的運行狀態。

二、雲數據中心運維簡介

在雲數據中心維護過程中,雲服務請求交付系統、計費組件以及自動化部署組件已經從雲運維繫統中剝離出來,形成相對獨立的運營平臺—雲平臺。雲平臺提供了服務目錄、自助服務檯、雲服務自動部署、以及一體化的計費和核算功能,因此雲平臺對雲數據中心的正常運轉至關重要。而傳統的網絡監控、服務器監控、機房監控、業務監控、事態管理、變更管理、問題管理、配置管理對雲數據中心而言依然不可或缺。

雲平臺是雲數據中心的對外服務和展示窗口,是雲租戶對雲數據中心的直觀體驗。雲數據中心運維是雲服務水平的後臺保障,二者就像客機上的空乘和地勤一樣,在雲數據中心缺一不可。

1、雲運維過程中需要關注哪些問題?

選擇開放架構

雲雖然已經到達了可實際部署階段,但是雲平臺架構、計算虛擬化技術、網絡虛擬化技術、雲與大數據的配合等技術依然發展迅速。為保障雲運維的持續發展,應該優先選擇正在不斷演進的開放平臺作為基礎架構。

CMDB作用愈加明顯

在私有云和混合雲應用場景中,高度集中的業務、高度集中的設施、廣泛應用的虛擬化技術、眾多的雲設施和軟件供應商、多樣的雲服務消費者,以上這些因素組合在一起,使雲運維的複雜度成指數級增長。雲數據中心的設備信息、應用信息、策略信息、維保信息、組織信息、負責人等各維度的信息交織成複雜的關係網,實際運維時如果能從這張關係網中將所關注的信息抽絲撥繭,將大幅提升雲運維的效率。反之如果沒有有效手段管理這些關係,雲運維可能會變得混亂和無序,運維效率低下,使雲服務體驗大打折扣。設計合理的CMDB(配置管理數據庫)恰恰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途徑。CMDB自動同步配置項信息,將割裂的各維度信息關聯在一起,幫助雲運維人員全面、準確和及時地瞭解業務相關的組織、資源、環境和服務等不同維度信息,使運維人員快速準確地瞭解事件影響範圍,作出正確的決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