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攜程迴應:不存在“大數據殺熟”?

奔跑小車車

這個問題,考拉君可以跟大家說一下,我跟攜程內部的朋友溝通後得到的結果。

他們內部反省的結果是:沒有大數據殺熟這回事兒,但因為供應商渠道不同,確實會導致有多種價格呈現。這和之前機票的捆綁銷售確實本質上不一樣的。

據攜程的朋友說,通常而言,同一家酒店,他們會有來自不同的線下旅行社的供應商價格,同時部分酒店還有直籤的價格,攜程的頁面上會同時體現出來,讓用戶自己去選擇。

但這造成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同一個酒店,用戶需要關注的信息超級多:來自不同供應商的價格、不同房型的價格、有窗無窗的價格、包含早餐與否的價格等等。

這完全違背了互聯網產品“要把用戶當傻瓜”的產品體驗,把訂酒店這件事兒搞的超級複雜。從體驗上來說,確實非常不好,而且很容易讓大家產生誤解。

最後,考拉君發現,每次梁建章宣佈退隱,攜程都會出事兒。james,你該重返前線了啊。


科技考拉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在攜程上定購酒店會出現同房不同價的問題。還有不同的手機,不同的賬戶會有不同的定價。網友直呼,大數據殺手真是無處不在。

對此,攜程作出了回應稱:經過調查,攜程沒有對使用同一賬號,在不同手機預訂同酒店同房型進行差別定價,網友看到的差價可能由於日期、支付方式、是否含早餐、取消政策,不同供應商等原因導致的不同。

攜程還專門舉例進行了說明,造成出現不同價格的原因可能會是①有沒有領取優惠券②根據用戶整體偏後所推薦的不同型號所決定③同樣的時間、同樣的酒店、同樣的房型,有沒有早餐價格也是不同的④不同的會員可以享受不同的權益,所以價格會與新人不同。

對於攜程的這次回應,有的網友表示:完全沒有說服力,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一個有幾年攜程經驗的人登錄手機蘋果app,再找兩個星座測的號,分別登陸一臺蘋果和安卓,然後三臺設備同時搜索相同的酒店,誰在說謊就一目瞭然了。

還有的網友表示自己調查沒用,必須找第三方誌願者對此調查。

更有網友直接@攜程,這個很容易測試出來,攜程自己敢直播一下嗎?用多個不同品牌不同運營商不同地區的手機,測試訂機票訂房間,看最終的價格。

攜程到底有沒有對用戶進行“大數據殺熟”還是那句話“誰用誰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