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天眼之父”,外國300倍工資留不住他,一心只想造口好鍋


當今的中國能成為世界強國,其實少不了那些大國利器在後面支撐著。然後,這些大國利器的背後又是一代代的大國工匠在付出著。就像中國的核潛艇之父黃旭華,在研製核潛艇時為了不洩密,隱姓埋名幾十年,這又是何等的不容易。若不是201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欄目的介紹,估計至今都沒幾個人會知道這位科學家。中國的天眼之父也不例外,他果斷拒絕了外國的鉅額工資,而他的成就讓中國先進了20年。

中國的天眼之父名叫南仁東,他和隱姓埋名30年的黃旭華一樣,鮮為人知。南仁東拼搏了半生引以為傲的“FAST”工程也是,除在專業領域外,同樣很少人瞭解。但是這並不影響他們在科學史上做出的巨大貢獻。

所謂的“FAST”工程,簡單的說,其實它的外形就是一口躺在貴州山區裡的“巨型鍋”,直徑將近500米。這口其貌不揚的巨型鍋有著“中國天眼”的美譽。這個天眼在中國甚至全球範圍內都有著無與倫比的地位。它的靈敏度比德國的Bonn望眼鏡高10倍,它的綜合性比美國最先進的望眼鏡高10倍。通過它我們可以觀測到宇宙的邊緣。


而這項在天文學領域佔據重要地位的工程,他的每一步都是南仁東老先生一步一步去跟進落實的。在南仁東博士畢業後,幾乎全世界的天文臺都想把南仁東教授留下,甚至想通過鉅額工資來挽留。可南仁東還是毅然決然的回到祖國,加入北京天文臺工作。回國後的工資待遇,拼命工作一年只抵外國工作一天的工資。

儘管工資待遇相差巨大,南仁東老先生還是積極投身“FAST”工程。南仁東老先生曾說:“地球上的事已經難以滿足我,我只是很單純的,想要看得更加寬廣、更加深遠。”他一心只想著國家的技術,而從來沒想過國家能給他的有多少。如今,南老已經去世了,而他的貢獻,那口巨型鍋依舊躺在那默默的為中國服務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