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學裡評教授都需要什麼條件?

餘夕陽

不同的學校標準不同。比如211、985學校標準比起一般大學,顯然要更高。

但不管標準高低,幾乎所有的大學,都會為高聘設置一個基本門檻,滿足了這些基本條件,才有資格競聘教授。


這些基本條件不外乎:課題、論文、專著、獲獎這幾項。相對而言,排名靠前的大學,對這些基本條件,更注重“質”,一般大學對“量”更關注。

課題、論文、專著、獲獎也分三六九等。課題項目:國家層面的課題、省市層面的課題、企業贊助、自籌經費的課題,級別依次遞減;論文:SCI、CSSCI、核心期刊、一般期刊論文級別依次遞減;專著,根據出版社等級依次遞減;獲獎,從國家、到省市、到學校,等級依次遞減。

有不少同學在985、211,我所知道的教授評聘基本條件:國家課題或到校經費達到20萬以上的省部級課題,6篇CSSCI核心或SCI以上論文,其中,相關領域的頂尖級期刊論文要達到2篇以上;還有專著;1年出國訪學經歷。

在我們學校,這個門檻相對就低很多,比如僅要求核心期刊論文、省部級課題即滿足基本條件。

但是,滿足了基本條件遠遠不夠,還需要橫向比較,教授職位不是無限量供應,有指標限制。一般一年一個學院平均1-2個教授名額,所以競爭很激烈。競爭的硬件就是:拼數量和質量。為了確保勝算,大幅度超過基本條件是必須的。

比如我當年競聘教授職稱,靠的是20多篇核心期刊論文,其中10篇以上C刊論文,1本專著,1個國家社科規劃項目,1個省社科項目拿下的,這個條件已遠超出學校規定的基本門檻很多。

當然,如果有轟動性的科技成果,學校為了留住人才,還可以特事特辦,直接跨越,從講師一步跨到教授也是可能的。


以上,供參考。


孫衛華

回答者定位為C9高校,目前是副高職稱,一般是副高五年後評教授,當然可以破格,不過條件很高。

我校在教授申報方面主要涉及到師德師風、教學要求、科研要求以及破格科研要求等四個方面。

在師德師風方面,我校要求“師德師風表現良好,無師德失範行為,師德考核須合格及以上。”

在教學方面,我校規定每年至少為本科生獨立開設一門課,周學時不少於 2 學時,並且在課堂教學質量測評中,測評得分不能低於4.5分(5分滿分),同時,還應該積極參與本科生的實驗、實習、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等指導工

作;獨立或者合作開設一門研究生專業課程,指導完成一屆碩士研究生,其中要求,培養質量良好以上。

就高校教師面對的科研壓力而言,我校規定,應該長期專注於本學科某一或者兩個領域和方向的研究,能獨立開展研究工作,取得了具有較高質量和一定數量的研究成果,規定任現職以來主持1項國家級課題或2項省部級課題,或者以橫向課題來替換,即社會科學學科申請人獲得橫向經費60萬元以上、人文學科申請人獲得橫向經費30萬元以上,不過這只是一個省部級課題的替換,所以課題經費壓力也巨大;此外,還需要發表12篇CSSCI及以上的論文,其中還必須包括1篇一流論文等;還有個附加條件是,積極參加學校與院系單位的發展規劃、學科建設、平臺建設等工作;積極參加國際國內學術交流活動;積極參加社會服務活動。

當然,也有破格條件,主要集中在科研方面,不過每個都很難,比如說獲省部級科研成果一等獎第一名;至少發表 5 篇 CSSCI 一流期刊論文或 SSCI/A&HCI 期刊三區以上論文;至少發表 2 篇 SSCI/A&HCI 二區以上期刊論文;或者是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

因為高手如雲,以上條件只是最低條件,到最後,水漲船高,30篇論文的牛人都不能稱為牛人了。

亞歷山大。

圖片源自網絡~~


南大毛維準

不同層次大學裡評教授的基礎條件還是有差異的。比如雙一流大學裡晉升教授一般都要有國家課題立項、國家級重點刊物發表的論文、國家出版社出版的專著以及省部級科研獎勵,而普通院校的教授崗位資格要求的課題級別很可能是省市級立項,核心期刊論文、一般出版社的著作或教材以及省市獎勵即可。


大學裡評教授也並不是說“基礎條件”達標就一定能成為教授的,教授是需要評的,要有名額限制,比如一個學院可能會有2、3個專業,同一年度達到基礎條件的老師數和學院能分配到的教授名額數很可能就不對等,出現“順差”的幾率非常小,而一旦出現了“逆差”,評定教授的條件可能就從上述“基礎條件”搖身變成了“平衡條件”。尤其是當兩個“基礎條件”基本一致的老師都在申請教授的時候,專業發展優先級別、人際關係狀態、領導欣賞程度、社會聲譽指數等“平衡條件”就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這些大學裡評教授的“無形條件”,往往比“有形條件”更成為大學老師評教授的“枷鎖”。

其實,一個好的大學,好的學院裡的教授評選結果是能讓每一位老師心服口服的,當良性循環形成時,這個學院的學科發展也一定會越來越好。每一位老師都畢竟是讀了二十幾年書,都是期待教授評定公平公正的。可當“平衡條件”發生作用的時候,“基礎條件”中的“質量優先指標”就被視而不見了。


女大學教師

說起大學裡評職稱都是淚,在大學工作深有感觸。每個大學對評職稱要求不一樣,但主要從學術論文,科研能力,教學能力和國際化四個方面來考核。


論文主要考核論文的數量和質量,我們學校一般要求副教授SCI5篇,其中還有論文分區要求,正教授要求更高。

科研主要考核承擔的國家項目,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

教學能力主要考核教學獲獎和教學工作量。

國際化考核出國交流時間,次數還有國際會議等!學校不一樣可能差別較大。


江河湖海HHU

1.論文

2.課題

3.專著(正教授)

4.課時量

5.人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