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取木生火造就火幣

風暴來襲

與此同時,火幣、OKEX、幣安等平臺也遭到越來越多的質疑。今年3月10日,一個叫“Sylvain Ribes”的國外作者發表了一篇題為《追蹤虛假交易額:一場加密瘟疫》的文章,在文中,作者通過公開數據分析得出結論:中國的OKEX 、火幣、幣安等數字貨幣交易平臺都存在成交量造假的行為,其中,火幣網81.8%的成交量來自“刷單”。

除了成交量被質疑,近期外界對數字貨幣交易所操縱市場、系統安全缺陷、集權中心化等問題的詬病不絕於耳。

3月初,正是兩會進行時,某自媒體發表的《莊家杜均》一文將杜均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杜均瞬間成為被幣圈黑幕的幕後大老闆,而杜均同時是財貓、火幣的創始人。這場輿論的風波將杜均推上黑莊的同時,也讓李林所在的火幣大受打擊。李林第一時間站出來力挺自己的兄弟。

李林:取木生火造就火幣

頻繁的ICO跑路事件以及數字貨幣市場的熊市,讓參與者煩躁不安,他們急需找到一個發洩途徑。這時候的火幣就成了發洩的絕佳之處,輿論持續發酵,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局面,性格內斂的李林,精神極度崩潰。對於一個執著於幹好一件事情的人來說,輿論和聲討在他們面前更顯得難以招架。

在種種壓力下,OKEX創始人徐明星一會表態“隨時願意捐獻公司”,一會又稱反對區塊鏈“去中心化”、要維護區塊鏈的“大中心”……李林的心中自然也是難以平靜的,與徐明星一樣,李林也做好了放手的準備,他甚至提出了自己離開火幣網的時間表。

財富和成功的另一面是畏懼和孤獨,藏在套子裡的李林在最深處攫取利益,也在最深處承受恐懼,儘管包裹得嚴嚴實實,但不安和焦慮的氣息總能透過縫隙散發出來。

李林手中的火焰也在這動盪不安的環境下,艱難地燃燒著。

竿頭直上

年少時的李林作為家中的長子,聰慧懂事。為了減輕家人的負擔,學習的同時還肩負起照顧年幼弟弟的任務。相比其他無憂無慮的同齡人,李林從小就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需要什麼。那時的他,是一個對一切事物充滿好奇的男孩,崇拜愛因斯坦,喜歡看名偵探柯南,這些邏輯推理讓他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許正是這“優美而嚴謹的數學”,不知不覺間奠定了他日後的創業方向。

高考完後,李林沒有像同學一樣去放鬆,而是在2000年的時候去外面系統學習了office。因為大學課程學習遊刃有餘,他開始鑽木取火,在一次次的磨練中去找到燃燒的可能。也就在這時候,他開始寫文章、讀書,散文詩歌哲學歷史無不涉獵,他最愛去的便是圖書館。他還抱著吉他參加文藝匯演,迷上了象棋,經常跟同學“殺兩盤”。可以說同濟四年,是他綜合素質提高最快的時候。

2005年,僅僅複習了4個月的李林考上了清華大學的研究生,來到了北京。“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真的就決定了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李林深以為然。身邊很親近的同學有福建省的狀元,有麥肯錫工作的學長,也有四大投行的精英。畢業之後這些天之驕子們也活躍在社會各個精英階層,“做金融的最多,從事本專業的反而少,我反而是個例外,去了甲骨文,專業非常對口。因為是外企風格,公司環境很不錯,人際關係也相對簡單。”

在甲骨文的日子,工作輕鬆,雖然他經常的“小聰明”會得到經理的偏愛,但越來越安逸的李林開始覺得生活失去了挑戰性。於是他經常和一幫同樣混IT界的技術男們下班後開聚,討論社會上最前沿的項目和技術,分析還有沒有什麼“可以抓住的創業機會”。 小小的火苗開始攢動,一縷縷青煙升上了雲端。

2008年底,人人網、開心網等社區網站一片火熱,而這也讓李林這團“火焰”蠢蠢欲動,他彷彿看到了理想中的世界。在李林看來,人人網是給學生的,開心網是給白領的。能不能有一種社交網站,可以通過人際關係來解決生活的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計劃後,2009年6月,“友誼網”應運而生了。 “都是一些熱血青年,看來光靠理想就想改變社會,還真是挺難的事兒。”李林邊說邊笑,第一次創業失敗對於他而言並不是什麼沮喪的事,“就當是10萬元讀了個MBA,這樣看我還是賺的。”在他看來,這次創業最深刻的教訓是不僅要找準定位,還要做“離錢很近的項目”,要有個清晰的盈利模式。那麼第二次創業就不能犯同樣的問題。

星星之火,在李林身上滅了一處,又點燃了另一處。

就在“友誼網”即將終結之時,李林經開始策劃另一個創業項目了。當時又趕上了團購網站的火爆登場,眾多網站雲集的當時,每個團購網站都有上線的新產品,但用戶使用卻並不方便。比價網站也就成了團購一族的新時尚——2010年6月1日,李林的第二個家公司“人人折”正式上線。

李林認為,這次創業雖然離錢很近,但可發展的空間並不大。“行業越來越集中,就越沒有未來。下游企業雖然成本很低,但也要看上游網站的發展情況,沒法發展壯大。”

重新尋找火苗,儼然已經迫在眉睫,2012年,李林眼前閃爍出新的火焰——比特幣。

燎原之勢

在分析了整個行業的上下游,排除了礦機礦池這些生產環節的硬件市場後,李林瞄準了二級兌換市場開始第三次創業。這次不是0起步,2012年5月15日,他 買了正式域名huobiwang,最後確定公司註冊名稱為“火幣網”。“要火嘛,紅紅火火,而且木生火呀。”李林解釋名字裡的小深意。

因為之前的團隊已經很成熟,所以這次他先直接拉了不到10個人過來一起做,後來又發展到三四十人。2013年9月1日,火幣網正式上線,定位為中國最專業的比特幣交易平臺。一般平臺賺的都是交易手續費。但火幣網一上線,李林就昭告天下說永久免除手續費。這一舉措給業界帶來各種震撼,也讓火幣網這匹黑馬一出道用戶量便扶搖直上,一點星星火苗,乘風而上,形成了燎原之勢。

意氣風發的李林開始思考通過資本角度讓平臺跑的更快,當時拉來了兩個天使投資人,一個是新東方創始人之一徐小平,一個是被騰訊收購的康盛創始人戴志康。大家一拍即合,兩位大咖拿出了幾百萬元的天使投資。

2014年底,李林在董事會上提出要從公司層面考慮針對火幣網的投資用戶設計投資產品,最初的想法是成立一個一站式的交易平臺財貓網,為了讓平臺更專業,李林拉來了清華大學同寢室兄弟,原中信證券VP、全球最佳分析師高耀華出任財貓網的COO(首席運營官)。高耀華曾在證券公司被稱為券商分析師中的最強大腦。財貓網成立之後迎來了首個產品股票配資,上線不到兩個月,就創造了10億元成交量的奇蹟。

2017年對火幣網來說是非同尋常的一年,這一年,各類數字貨幣價格暴漲,吸引了無數新的投機者進入市場,火幣網甚至為了抑制投機而決定收取手續費。但另一方面,隨著ICO發行氾濫、威脅到金融系統穩定,監管的大棒如期而至。

李林:取木生火造就火幣

鑽木取火

輿論的浪潮逐漸退去,希望的火苗生生不息,雖然不知道李林在風暴之後有沒有戰勝自己的心魔,但是我們看到火幣依然在堅持著。近段時間,火幣韓國站上線的消息至少讓我們看到李林並沒有放棄。

李林:取木生火造就火幣

在不計其數日日夜夜不懈堅持下,這不起眼的火苗蔓延到了整個比特幣的世界中,火幣網如今日交易比特幣數量超過20萬枚,單日交易金額超過10億人民幣,佔據全球比特幣交易市場50%以上的份額,成為目前全球交易量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臺。

而就在近日,火幣集團旗下Huobi Labs與天涯集團旗下天涯金服在海南就區塊鏈技術應用以及資源整合等領域達成戰略合作關係並簽署協議。

李林:取木生火造就火幣

初夏的氣溫還帶著些涼意,深夜的星空璀璨閃爍,冷冷的月光籠罩著寂靜的大地。在高樓聳立的京都一角,一座大廈的二層依舊燈火通明。坐在電腦前的這位青年眉頭緊鎖,對他來說這一年的每天都充滿了挑戰。他此刻已經身心俱疲,目光卻被窗戶上的LOGO深深吸引。火幣這兩個字像漂浮在黑暗中的一團火炬,在他心頭熊熊燃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