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過了生死拐點的銅,將何去何從?

銅是一種過渡元素,化學符號Cu,英文copper,原子序數29。銅在地殼中的含量約為0.01%,在個別銅礦床中,銅的含量可以達到3%~5%。自然界中的銅,多數以化合物即銅礦石存在。純銅是柔軟的金屬,表面剛切開時為紅橙色帶金屬光澤,單質呈紫紅色。延展性好,導熱性和導電性高,因此在電纜和電氣、電子元件是最常用的材料,也可用作建築材料,可以組成眾多種合金。銅合金機械性能優異,電阻率很低,其中最重要的是青銅和黃銅。此外,銅也是耐用的金屬,可以多次回收而無損其機械性能。

美國在銅冶煉業和主要銅、銅合金半成品加工業有著極其悠久的歷史,它們銅主要用於哪些行業?未來走勢怎樣?貿易戰又對銅礦有怎樣的影響?

美國銅工業現狀

2017年,美國礦山可採銅產量相比2016年下降11%至127萬噸,但是由於銅行情上漲,總體產值卻增長13%,達到了約80億美元。

亞利桑那州是主要的銅產地,約佔國內產量的68%,其次是猶他州,新墨西哥州,內華達州,蒙大拿州,密歇根州和密蘇里州。

2017年投產了三座冶煉廠,三座電解精煉廠,四座消防煉油廠和十五座電解沉積設施。精銅和銅廢料被國內約30家銅材廠、15家銅線杆加工廠和500家鑄造廠以及各類銅消費用戶使用。43%銅和銅合金產品用於建築業;19%用於電氣和電子產品;19%用於運輸設備;12%用於消費品和普通產品;和7%用於工業機械和設備。

表1-1 2013-2017年美國銅產業狀況

熬過了生死拐點的銅,將何去何從?

美國銅的進口來源及世界銅現狀

美國進口銅的主要來源中智利佔46%、 加拿大30%、 墨西哥16%和其他8%,而且精煉銅佔未加工銅進口量的85%。

1998年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評估估計,美國已查明和未發現的資源中含有5.5億噸銅。

2014年美國地質勘探局對銅礦的全球評估顯示,已確定的資源含有約21億噸銅(斑岩銅礦佔這些資源的18億噸),未發現的資源估計含有35億噸。

表2-1 世界主要國家的銅產量及儲量

熬過了生死拐點的銅,將何去何從?

未來銅礦走勢向好

國際銅研究組預測全球精煉銅2017年消費量約為2400萬噸,略高於全球精煉產量。預計精煉銅產量和消費量與2016年相比略有上升,由於多個主要銅礦供應中斷,礦石品位下降以及新項目和礦山擴張普遍缺乏,預計礦產量將略有下降。

在美國,由於礦石品位下降、年初在銅價較低時減少採礦率以及天氣惡劣和技術條件複雜中斷採礦,導致2017年銅產量大多數下降。 由於冶煉廠因按計劃維護而關閉以及一家冶煉廠發生致命事故後停產6周,美國的精煉銅產量總計下降約8%。

到2017年11月,每月平均現貨銅價格在每磅2.55美元(5月)和每磅3.10美元(10月)之間波動。 預計全年平均每磅約2.80美元,比2016年的每磅2.20美元增加27%。這一增長部分是由於供應中斷,美元貶值以及中國持續的銅消費增長導致全球礦產生產下降。

中美貿易戰對銅礦影響

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銅消費國,國產銅遠不能滿足國內需求,銅原料極度依賴於國外進口。考慮到,中國已經終止了來自於美國的廢鋁減稅政策,那麼如果後市中美貿易戰繼續升級,那麼銅原料的進口很可能也會受到不小的鉗制。

據海關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自美國進口精煉銅0.21萬噸,佔總進口量的0.06%;自美國進口廢銅53.5萬噸,佔總進口量的15.1%;自美國進口銅礦43.3萬噸,佔總進口量的2.5%。

從數據上可以看出,中國自美國進口的精煉銅數量微乎其微,銅礦進口量也不大,廢銅進口量佔比卻達到了15.1%,這還不包括一部分經過香港地區流入國內市場的美國廢銅。據估計,2017年全年,中國自美國直接及間接的進口量應該在57萬噸左右,要遠遠高於其他國家。

今年海關方面公佈的數據:在國內對於進口固體廢棄物把控力度日益增強的背景下,2018年,中國前兩個月廢銅進口數據大幅下滑39.91%,然而來自美國和德國的廢銅進口量仍在繼續增長。其中,前兩個月來自於美國的廢銅進口量同比增長5.78%,為7.8萬噸,佔前兩個月中國廢銅進口總量的24%,這一比例也高於今年1月份的22%。

綜上,中國廢銅進口極度依賴於美國,而且未來進口自美國的廢銅佔比可能會繼續加大。一旦後市中美貿易戰繼續升溫,從而影響到廢銅進口的話,那麼必然會使得國內廢銅市場貨源更加緊張。

另外,雖然國內廢銅市場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狀態,但是去年,國家依然出臺了廢七類進口禁令,可見國內市場的供需矛盾並不會對國家政策面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