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是怎麼死的?

方才發現

程咬金(593-665)濟州東阿(今山東東平西南)人,原名咬金,後更名知節,小名阿醜。唐朝大將,封盧國公,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像排位第十九位。程咬金的成績單還是很牛的。那麼,這個牛人是怎樣死的呢?和平常人一樣壽終正寢嗎?



程咬金之死有民間和官方兩個版本,牛人之死和平常人不一樣。《隋唐演義》和《說唐》中關於程咬金之死是這樣描述的:有一次,程咬金在追擊敵人的過程中,將自己的板斧扔出去不料斧子迴旋至其手中,程咬金覺的神奇,我們都知道,程咬金就會三招半,原來是他夢中受高人指點,剛好記住了三招半——挖眼睛、劈腦門、剃排骨和砍馬腿。他見梅花宣斧自動回到了手中,以為是神仙助他。遂在馬上狂笑,不幸跌落而死。春秋君覺得是程咬金心臟病復發而死。

其實《隋唐演義》和《說唐》不是真實歷史,當不得真。真實歷史程咬金前半生確實轟轟烈烈,他跟隨秦瓊最早是在隋朝大將張須陀手下效力,後來投奔了瓦崗山的李密,李密和翟讓內訌,瓦崗山農民起義失敗,眾好漢星散。秦瓊和程咬金無奈投奔了王世充。後看透王世充時為人,轉投唐王李世民。



(程咬金劇照)

可以這樣說,程咬金轉投李世民後,終於遇到了明主,一心輔佐李世民坐江山。他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尤其是李世民玄武門之變的戰鬥中,程咬金出力不小,看看凌煙閣排行榜就明白了,此時排名遠在秦瓊之上。

程咬金前半活的很精彩,但是到了晚年,也許是覺得功成名就程咬金不思進取,並且變得貪財起來。尤其是在他和蘇定方,王文度北擊突厥的時候,程咬金是總指揮,他不聽副手蘇定方的計謀,重用小人王文度,並且聽信王文度假傳聖旨,王文度還把戰鬥中搶的財寶私分了(史載沒有說程咬金分了財寶)造成了戰事不利。

回軍以後,王文度被定為死罪,後來只是除名免職。程咬金默許王文度的違法行為,作為一個主帥就是失職罪。史書記載是這樣的:王文度“分其財,獨定方不受”,史書雖未說明程咬金也貪財寶,但“獨定方不受”,或表明程咬金自己也有嫌疑。

最後朝廷認定程咬金因逗留不進及不努力追敵,減死免官。程咬金晚節不保,殺降利財。雖然不久又被朝廷起用為岐州刺史,但程咬金上表“乞骸骨”,請求辭官。



(程咬金劇照)

麟德二年二月七日(665年2月27日),程咬金在長安懷德里的家中去世,享年七十七歲。李治下詔追贈驃騎大將軍、益州大都督,陪葬於昭陵。諡號襄公。同年十月十一日,葬於九嵕山之原。


秉燭讀春秋

程咬金:一個字,幹;進攻是最好的防守。



導語:上面這句話是《王者榮耀》中程咬金的臺詞,這裡面很多人物都是有歷史背景的。然後給程咬金金安排“幹”一字,程咬金生前究竟受到什麼委屈?

正文:程咬金生活在隋末唐初,家族中人世代為官。歷史上對他不僅有杜撰,也有事實情況。比如程咬金特別的勇猛善戰,但是使用的不是雙板斧而是槊。


程咬金年幼的時候正值隋朝末年,之後跟隨李密參加了起義軍。因為戰敗歸降於王世充,在他帳下結識了秦叔寶。之後兩人因為對王世充不滿,投靠了李世民帳下。之後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李密曾經稱讚他是“可當百萬軍”,然而他的死在小說當中被描繪的充滿了喜劇色彩。《隋唐演義中》程咬金並不是戰死沙場,而是大笑而死。

一說:作戰之時使出了迴旋斧的武功,因此認為斧子是個寶貝。在馬上狂笑之時,不小心跌落馬背。二說:程咬金本來在薛府鐵丘墳前悲痛不已,未曾想三聲追魂炮,張、武兩黨人頭落地。程咬金突然一陣狂笑,因為沒有緩過勁死掉了。

但是真實在歷史上哪有這麼戲劇,程咬金最後是病死的。唐朝建立後被派去對戰突厥,沒想到晚節不保,竟然殺降謀財。回京之後東窗事發,官職被貶。後來雖然恢復官職,但是已經沒有臉面留在朝廷,之後請辭回家。因病重逝世於665年,享年76歲。


史之策

相傳程咬金力大無窮,無人能敵,他手拿兩把斧頭,始終找不到對手,再一次戰爭中,對手因為打不過程咬金就逃跑,,程咬金氣的一直追,可怎麼也追不上,於是把斧頭向上一拋,結果遲遲不見斧頭掉下來,於是開懷大笑,說:“我是天下第一,誰能打敗我!”誰知道斧頭墜下直接砸到程咬金的頭顱,原來程咬金是被自己的斧頭砸死的。

(程咬金劇照—姜武)

當然這個是民間流傳的,只是為了宣揚程咬金的厲害之處,那麼歷史上真實的程咬金是怎麼樣的?

我們印象中的程咬金是個混世魔王,口頭禪是:“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若要打此過,留下買路財”,可是歷史上真實的程咬金卻不是這樣的。

(程咬金劇照—張衛健)

程咬金程知節(公元589年~公元665年),現在的山東人,活了77歲,對於古代來說,已經算是不得了了,首先糾正幾點,歷史上的程咬金並非草寇出身,而是有名的世家大族;他的武器也不是斧頭,而是馬槊(一丈八尺的矛);並不是我們所知道的只會三板斧,而是武藝高強,千軍萬馬中取上將首級的人物。

那麼真實裡的程咬金是怎麼死的呢?

程咬金最先起義是因為朝廷橫徵暴斂,加上流寇燒殺搶掠,於是他組織百姓對抗他們,後來流寇越來越多,程咬金人手不夠,就投靠了李密,李密對程咬金也是青睞有加,讓程咬金擔任驃騎將軍;後來在與王世充軍隊對陣中被重傷,回去後得到李密的褒揚,奈何王世充部隊窮追不捨,李密扛不住,最後投降了大唐,可是秦叔寶和程咬金被俘,王世充也很重視他們二人,但是程咬金私底下和秦叔寶說王世充為人沒有肚量,有愛詛咒發誓,他們二人決定逃離,另投明主。(程咬金和秦瓊)

終於在一次與唐軍作戰中,李密安排他們一起對抗唐軍,他們騎上馬行走了一百步,隨後下馬行禮,說明自己的心意並感激王世充的厚愛,王世充軍中沒有人能留住他們,只能眼睜睜的看他們離開。投到李世民麾下,程咬金深得李世民愛戴,李世民讓程咬金擔任了秦王府左三統軍,這才最大限度的發揮了自己的才能,因為之前李密很少上戰場,而李世民南征北戰,有句話說“兒子打江山,父親坐天下”說的就是李世民李淵二人,正是李世民每次出戰都親自前往,程咬金也擔當重任,上陣殺敵,戰功顯赫,受封為宿國公。

李世民因功績太高,已經威脅到了太子李建成,李元吉為了能更好的對付李世民,竟然調離程咬金,程咬金死活不肯離開,他說:“如今齊王明擺著要調開我,如果我走了,等同於秦王斷了一直臂膀。”所以根據程咬金墓誌銘上記載,程咬金是全程參與了玄武門之變的。

最後在貞觀年間,歷任瀘州(今四川瀘州市)都督,左領軍大將軍,受封普州刺史,改封盧國公,李世民也把程咬金列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內,李世民去世後,李治繼位,即唐高宗,公元656年,唐高宗派程咬金討伐西突厥,程咬金不負眾望,頗有廉頗當年的風範,大破西突厥。後來因為下令屠殺了投降的胡人被免去官職,後來又得到啟用,但此時程咬金已經年邁體衰,主動告老還鄉,得到批准後在家頤養天年,公元665年,程咬金去世,朝廷追贈他為驃騎大將軍、益州大都督,陪葬於唐太宗的昭陵。


羽評歷史

程知節原名咬金,濟州東阿人。程咬金系出名門,父親是北齊濟州大中正。魏晉時期選拔人才施行九品中正制。濟州大中正就是濟州選拔人才的官員,從出土的墓誌筆跡來看程咬金並非演義中的大老粗。程咬金善馬朔,並非使用的板斧。


隋末程咬金聚眾數百人保鄉里,後事李密於瓦崗。程咬金被李密選為親兵,也就在這時他第一次遇到了年長他18歲的秦瓊。可見秦瓊和程咬金並非自小熟識。

後瓦崗為王世充所破,王世充雖然很禮遇程咬金和秦瓊,但是秦瓊和程咬金認為王世充並非明主,喜歡賭咒發誓,像個老巫婆。陣前倒戈投靠李唐。後跟隨李世民破竇建德,王世充因功封為宿國公。

晚年任蔥山道行軍總管討伐阿史那賀魯,擊潰敵軍默許王文度假傳聖旨,貽誤戰機。後又殺降屠城,劫掠財物,被撤職處罰。這也成了他一生的汙點。667年2月7日77歲的程咬金病死在家中。葬於李世民的昭陵旁邊。


漁耕樵讀

程咬金,隨李世民南征北戰,是唐代開國一員大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青史留名的英雄人物。

作為濟州東阿人,程咬金自幼擅騎射,具有善戰和勇猛的特點,程所用兵器並非如演義中所描述的是板斧而是槊。

隋末時期,程咬金加入李密的起義軍,成為瓦崗軍的重器,後投誠王世充,又降李世民,為唐統一天下而作戰,唐太宗即位時,程咬金任左領軍大將軍、刺史、鎮軍大將軍等職。

據《隋唐演義》描述,程咬金在追敵過程中,將板斧扔出去,不料斧子迴旋至手中,程咬金覺得神奇,乃以為是寶斧,遂在馬上狂笑,不幸墜馬而死。

關於程咬金之死,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即薛剛闖了禍,連累薛家滿門抄斬,還立了鐵丘墳只有薛剛和樊犁花逃過一劫。

後薛剛反唐,為薛家平了反,程咬金一高興,在那狂笑,一口氣沒上來,就笑死了,其子一看父親死了,很傷心,大哭時一口氣沒上來,也死了,可謂笑死程咬金,哭死程鐵牛。

當然,歷史上真正的程咬金,是老死家中的,公元656年,程知節任蔥山道行軍大總管討伐西突厥,大敗西突厥軍隊,副手王文度殺降利財,程效金也得了份兒,英雄晚節不保,遂上表退休。公元665年,程咬金善終於家,被朝廷贈驃騎大將軍,賠葬昭陵。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2018年3月24日於杭州。


國平軍史

在隋唐演義裡說到程咬金在瓦崗山一深井裡發現了龍衣龍袍,並得一天書。上寫混世界魔王程咬全。因此程咬金被瓦崗寨眾英雄推為首領,當起了混世魔王,程咬金愛熱鬧喜歡唱酒。聽瓦崗寨的眾兄弟們說要是天天過大年哪多好呀,就能天天吃大肉喝小酒。程咬金想對,那才叫過上了好時子,混世魔王傳旨月月過大年,瓦崗山上好熱鬧,一年都在忙對年。因此,程咬金本有十二年的江山,一年就坐完了


程咬金是怎麼死的,史書說老死家中,薛剛反唐說笑死在薛宅鐵血墳,民間有笑死程咬金,哭死程鐵牛一說。據我深入研究,程咬金官至千歲盧國公,天天大魚大肉喝酒,不能是老死或笑死都因是心腦血管因起的死亡!


李兵v3nd

這還用說嗎?咬金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