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意恩仇的梁山好漢為何如此麻木不仁?

一說到《水滸傳》,眼前都會浮現出一百零八條好漢的鮮活面孔。幾百年過去了,梁山英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替天行道、除暴安良,都是有血有肉、真性情的好漢!可是如果細讀原著,我們會發現,並非如此,梁山好漢並不是我們印象中那樣敢愛敢恨、是非分明、嫉惡如仇,恰恰相反,在一些事情上,暴露出了他們的人格有很多缺陷,甚至畸形。

快意恩仇的梁山好漢為何如此麻木不仁?

先說林沖,他雖然身為東京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綽號豹子頭,其實有些懦弱。林娘子為高衙內調戲,因為畏懼權貴,他選擇了忍。被刺配滄州,陸謙火燒草料場,定要置他於死地,他忍無可忍,槍挑陸虞侯,雪夜上梁山。此時的林沖已變得嫉惡如仇、是非分明。可是他上山之後,面對白衣秀士王倫的百般刁難,他再次選擇了忍。後來晁蓋等人上山,他再次爆發,火併王倫,扶晁蓋坐了寨主之位。此時他再次回到嫉惡如仇、是非分明。可是到了宋江執政梁山的時候,他再次變回了那個軟弱的林沖。高俅被捉上山之後,面對著昔日的仇人,並且是血海深仇,他所做的也僅僅是“怒目而視,有欲要發作之色”,並沒有手刃仇賊。或許經過這幾次大起大落,他已經變得麻木了,面對仇人,已經恨不起來了,舉不起刀子了。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源於對權貴的畏懼。此時的權貴不是高俅,而是執掌梁山的宋江。宋江執意招安,因此把高俅捉上山之後,“納頭便拜,口稱‘死罪’”。領導如此,林沖只能選擇忍。可見,權貴可以使一個人失去真性情,變成另一個人。

快意恩仇的梁山好漢為何如此麻木不仁?

再說一丈青扈三娘,這個女人更是麻木的冷血,一門老幼,盡被殺了,她卻認了仇人之父做乾爹,又被宋江當做禮物送給了梁山上牛糞中的霸主——矮腳虎王英。“一丈青見宋江義氣深重,推卻不得,兩口只得拜謝了。”為宋江義氣深重所感動,只是個藉口,真實原因還是對梁山這個一把手的勢力畏懼,才扭曲了本來的性情。

快意恩仇的梁山好漢為何如此麻木不仁?

還有黑旋風李逵,他跟林沖、扈三娘不同,林沖、扈三孃的麻木根本原因是出於對權貴的畏懼心理。李逵不然,他絲毫不畏懼權貴,當他聽說宋江、柴進搶了劉太公的女兒時,便道“俺哥哥原來口是行非,不是好人”,“徑望梁山泊來”,“先砍倒了杏黃旗,把‘替天行道’四個字扯做粉碎”,拿了雙斧就要砍宋江。可見,他對權貴是不畏懼的。他的麻木源於他對宋江的盲目崇拜,以至於喪失了自我。動輒就要把自己的黑頭送給宋江,甚至為了幫宋江擴大勢力範圍,殘忍地斧劈了小衙內。面對一個四歲的幼小生命,能下得了手,其內心的麻木真是可怕。不僅對別人,對自己也是,被宋江灌了毒酒,也是無怨無悔。

當然,也有不為權勢所迫,守得住自我的。典型的有入雲龍公孫勝、花和尚魯智深、行者武松。為什麼這三位能守得住自身的真性情?從頭到尾活的都是自我?沒有出現人格分裂?根本原因在於此三位無慾,因此無求。公孫勝在梁山發展最好的時候退出,魯智深、武松在梁山軍徵方臘得勝之後退出。

所謂無欲則剛,很多人因為欲求喪失了自我,扭曲了人格,活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