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好社會,就是任何時候不會把人逼到絕境(黑白先生)

什麼是好社會,就是任何時候不會把人逼到絕境(黑白先生)

什麼是好社會,就是任何時候不會把人逼到絕境(黑白先生)

上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很多人失去了工作,馬路上到處是窮人和乞丐排著長長的隊伍領救濟麵包。當時,很多人對美國失去了信心,進而懷疑美國製度。這時羅斯福上臺了,他告訴美國人:“這不代表自由企業制度的失敗,相反是尚未經受考驗。”羅斯福新政時期,大量興建基建設施,比如投入巨資建設美國國家地質公園等等,注入流動資金提高就業,另外二戰的到來,又刺激了軍工,農產品等方面的需求,才使大蕭條徹底告終。

說句雞湯的話:危機,是險境和機會並存。危機伴隨著歷史的延續,客觀上也促進了社會的進步,文明的發展。

在最困難的時候,往往最有方法解決問題。人有無限的潛力,能被逼迫出來,只要解決了,就成功轉化為升級的經驗。在抱怨埋怨的時候,正是發現自己不足的時候,立刻找到辦法解決,就能迅速提升自己。

所以,任何時候,哪怕是真正到了絕望的時刻,也不要放棄希望之光!

正如美國經濟大蕭條,各行各業凋零,電影娛樂卻異常繁榮。秀蘭鄧波兒是那個時候最著名的童星,她用的手帕、服裝、肥皂、內衣到玩具娃娃等被人們瘋搶一空。在這段時間經濟特殊時期中外媒評價“那天真無邪的美好,讓正在困境中的人看到了希望和未來”

如今的美國到處體現著美國人的開拓精神。不斷創新及唯材是用是美國賴以成功的原則,美國不斷從世界各地吸納人才到本國發展,使美國成為科技大國。

平等及公平的社會,使人民都有發揮所長的機會,其著重自由及系統化的社會結構亦吸引了世界各地人民到美國發展。

所有的這些發展,離不開羅斯福奠定的基礎,可以這樣說,羅斯福是美國曆史上迄今為止在任時間最長的總統,他履任於危難之際,以其傑出的智慧帶領美國民眾走出了20世紀兩次最大的危機——大蕭條和第二次世界大戰,被譽為與華盛頓、林肯齊名的最傑出的美國總統。

當年,智囊團在他宣誓就職時準備的演講辭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們正在努力建造一個為更廣泛的人們所共享的社會。但羅斯福沒有照原話念,而是把它改為:“我們要建立這樣一個國家,在這個國家裡,沒有一個人被遺棄。”

不要讓任何人失去生活的信心,不要讓任何人處於絕望中,公平和正義對每一個人都重要。

所以,一個好社會就是建立起一套制度與機制,不讓任何人感到走投無路,不會把任何人逼到絕望的境地。其實,每一個絕望的人都是其他人的潛在威脅,一個社會,人們就如同坐在一條大船上,社會失去公平和正義,就會使有些人絕望。絕望的人毀掉自己的同時,也可能同時毀掉其他人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