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迪拜開公司,還去非洲剛果做慈善


本期的主人公是一位八五後男士,他在迪拜開公司做生意,並且還經常去非洲做慈善,讓他帶領我們看看他在迪拜和非洲的生活吧!

先來張溫度表的特寫,這就是最真實的迪拜!

阿拉伯國家的開齋節就跟我們過春節一樣,在開齋節期間,暖心的阿拉伯人頂著四十多度站在路邊給大家送吃的。

收到一盒包裝精美的食品,我們看看有什麼。

有面包,椰棗和水,在伊斯蘭國家,開齋節時候的分享是非常重要的。

這就是阿拉伯國家最具特色的椰棗。

再看看收到禮物時候的室外溫度,四十六度,真佩服這些阿拉伯人!

跟大多數人一樣,我們對貧窮和慈善都停留在新聞報道上,希望有機會我們可以切身經歷。

男主人公去了非洲剛果一個穆斯林小學做慈善。

校長是一個印度人,在剛果生活25年了。

學校一切免費,包一頓午餐,學校200多學生,大多數是為了能有口飯吃而來學習。

校長很和藹,學校也很溫暖。

經濟來源主要依靠民間穆斯林協會,而捐款箱都放在迪拜的很多商場裡,大家隨手把零錢放進去,這個學校就是靠商場裡的捐款箱生存。

世界很多角落都有我們看不見的貧窮,看不見需要幫助的人.....

這是非洲剛果菜市場的一角。

這是男主人公給這所非洲學校捐的文具。

每做一次慈善就是對自己心靈的淨化。

這個剛果的小孩見到男主人公的車,一臉痛苦的站在車窗邊伸手要吃的,男主人公給了他500剛果法郎,然後拿起手機準備拍照,小孩立刻迅速順了順頭髮拿衣服擦了擦臉挺起了腰面對相機.

這是男主人公回到迪拜參加婚禮,場景與在非洲差別太大。

結婚的是一對生活在迪拜的中國新人。

婚禮是在帆船酒店旁舉行,風景宜人!

最後送上典型的迪拜生活,男主人公在迪拜衝沙的照片,也許大家很嚮往,覺得很好玩.

但其實生活在迪拜的中國人生活是很枯燥的,他們甚至一週會結伴與小夥伴衝沙三四次.這也是他們為數不多的休閒方式了。海外中國人有意思的生活形形色色,千差萬別。小編會持續為大家展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