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鑽牛角尖的孩子,家長該如何正確引導?

風雨同舟20974

對於年齡小的孩子來說,對一件事情的執著,並非是孩子愛鑽牛角尖。而是小朋友在建立邏輯秩序上的一個必須過程。

比如吃飯時,兩雙筷子必須是長短一致顏色一樣,對於成人來說,特殊情況將就一下,吃飯筷子只要一頭能對齊是否長短一致無所謂都能夾菜,顏色不一樣也一樣夾菜。

可小朋友不行,差一點點就是執拗,絕對不能將就的。

比如出門的時候,只能走一條路,他可不管條條大路通羅馬的道理,只要沒有按照既定路線走,就認為是錯對,到不了,怎麼說都不聽。

其實這個時候,不是他鑽牛角尖執拗,只是他在建立秩序的銘感時期,在他腦海裡的邏輯順序就是如此,不可變更,變更了他就不認識了,這個時期一般在孩子的2-3歲表現的特別明顯。

在孩子建立秩序的敏感時期,他對事物的秩序有近乎苛刻的要求,他的秩序感,一旦遭到破壞或者遇到不服從時,孩子會感到焦急、執拗、不安,嚴重的還有極端反應。

不明就裡的家長可能會覺得,這孩子怎麼這麼犟脾氣,怎麼這麼固執,死鑽牛角尖。

5歲以後,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接觸的事物越來越多,秩序敏感期發育的好,自然而然這種現象就會消失的。

其實孩子在秩序敏感期發育是很重要的,秩序感好的孩子邏輯能力強,做事的條理性好,社交能力強。

秩序感發育不好,更容易性格偏執,鑽牛角尖。這個時候,家長要多多引導,注意觀察孩子的舉動,科學合理的來化解矛盾,不能以自己的主觀意識片面看待孩子的成長。

家長最重要的引導途徑之一就是傾聽,聽一聽她小腦瓜裡的想法,再做判斷。一邊傾聽,一邊交流,也要多鼓勵他,告訴他這樣做也挺棒的,但是換個方式是不是會更好,同他一起去參與新方式 。


左岸閱讀

愛鑽牛角尖的孩子也有可愛的一面,一般做事專注,善鑽研,做事有耐心,缺點是讓人感覺死心眼,愛較勁。做為家長,第一,要多鼓勵孩子,表揚優點,但同時也要指出不足之處,並指導正確方法。



第二,家長要有耐心,切不可急躁,要循善誘,耐心與其交流。女兒成績一向不錯,但作業非要作完才睡覺,星期天的作業也要在週五晚上寫完,眼看十一點了,我著急了,但又不能發脾氣,我耐著性子說:“熬夜不好,影響長高,會有黑眼圈的。以前我就有熬夜的習慣,有黑眼圈特難看,你自己看著辦吧。”果然不到五分鐘,她自己睡了。


葉芸芸飛

孩子愛鑽牛角尖,作為家長要先肯定孩子的進步和成績,同時啟發他們思考事物的真相。引導孩子換個角度來思考、解決,要讓他們知道,成功之路有很多種,解決方法也有很多種,這種方法不能解決的問題,換另一種方法說不定是件很容易的事。最重要的是要教給孩子擁有開闊的胸襟,學會向他人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