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知青下鄉是如何買生活用品的!


六七十年代北大荒建場時期,經濟發展慢,交通不便捷,物質匱乏,連隊的人想要買生活必需品,只能等著別人騎三輪車來賣貨,所以就有了這種“流動貨車”,雖然車上的東西不多,但依然受到大家的歡迎。

農場初期,還沒有逢十大集,各連隊交通也不夠便利,商店經常組織職工售貨到基層,居民得實惠,商店得效益。

六七十年代開始有了集市,每逢陰曆初五、初十,天還沒有亮,知青們就迫不及待和當地的老鄉們一起去趕集。而且由於當時物資匱乏,去晚了就買不到需要的東西了。圖為知青與老鄉們在挑選自己需要的生活物件。

墾荒時期,職工群眾生產生活物資匱乏,商販利用推車、轎車等作為流動售貨車,到各連隊銷售商品,這也成為那個時代獨有的記憶。

之後連隊裡就有了供銷社!那時的農村對於供銷社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供銷社就象我們現在的超市,人家需要的一些東西都可以在這裡買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